当前位置:

【湘戏晋京】《我叫马翠花》:用喜剧风格表现传统美德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汤红辉 张玲 银铮铮 编辑:盛学运 2016-08-12 16:18:55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湖南地方戏剧艺术吸取了中华大地和湖湘文化的生命养分,历经久远、艰难的历史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不同风格特点的19个剧种。

  7月至9月,湖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精选了12台剧目,在北京各大剧院演出。这是湖南首次大规模集中展现具有鲜明特色的湖湘艺术元素、湖南地方戏曲和湖南艺术家风采的舞台艺术展演。

  此次展演,将充分展示近三年来湖南艺术创作工作取得的新成果,交流展现湖南优秀表演艺术家的精湛技艺,为湖南戏剧文化走出去搭建更好的平台,扩大湖南文化影响力。

  为此,红网特推出《湘戏晋京》系列报道。

由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新创作的现代花鼓戏《我叫马翠花》,将于13日在全国地方戏曲中心演出。

剧中饰演马翠花的演员张小虎是活跃在湖南花鼓戏舞台上的优秀青年演员。

剧中饰演女主角牛飘飘的叶红是国家一级演员,曾获全国地方戏曲折子大展暨戏曲青年演员大奖赛表演一等奖。

《我叫马翠花》以小人物的视角展现社会正能量,用喜剧形式描述身边的凡人小事。

  时刻新闻记者 汤红辉 通讯员 张玲 银铮铮 长沙报道

  盛夏长沙,热火流金。湖南省花舞台,更是热火朝天。

  由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新创作的现代花鼓戏《我叫马翠花》,在这里举行晋京之前的彩排。

  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主任罗维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叫马翠花》以小人物的视角展现社会正能量,表现普通人的中国梦,与时下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谋而合,“相信‘马翠花’晋京演出一定能引起首都人民的共鸣”。

  编剧:“马翠花”自然地流淌着质朴美德

  《我叫马翠花》是由湖南省著名剧作家彭铁森担纲编剧的新创作剧目,是作者继《走进阳光》《城市山歌》之后又一部反映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的现代都市剧,也是作者与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简称省花)的第三次深度合作。

  彭铁森是湖南安化人,国家一级编剧。他曾任湖南广电发展中心影视部创作总监,戏曲代表作品有《秋天的花鼓》《老表轶事》等,曾获飞天奖、曹禺戏剧文学奖、文华奖剧作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多项大奖。

  现代花鼓戏《我叫马翠花》主要讲述了青年农民马翠花和牛飘飘进城务工,偶遇流浪儿童马蛋,从不得已认下马蛋为儿子,到真心地把马蛋当做亲生儿子抚养,再到在一场突发事件面前,为了许多个“马蛋”的生命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的故事,塑造了马翠花、牛飘飘、杨家贵、洪花开、兰花香等一批鲜活的草根人物,表现了以马翠花为代表、身处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充满阳光的生活态度和他们身上闪烁的传统美德的光芒。全剧以轻松幽默的喜剧风格表现中华传统美德,在充满生活情趣中制造震撼,在爱情、亲情、友情之间描绘和检验真善美。

  该剧高扬主旋律,以小人物的视角展现社会正能量,用喜剧形式描述马翠花身边的凡人小事,以生动鲜活的喜剧人物和喜剧语言抒写阳光下真实的、普通人身上的仁义道德和生活梦想。虽然他们生活艰难,备受误解,却通过自己的善良最终获得了社会的认可,体现了小人物身上的闪光品质,形象地诠释了小人物心中的中国梦。

  彭铁森说:“在我看来,仁义是引导道德的坐标。‘马翠花’自然地流淌着质朴的美德。从乡村到城市,他以这种美德征服了偏见与傲慢,赢得了爱情与友情,获得了尊重与爱戴。美德的力量,震撼了他身边的人。”

  彭铁森透露,这个剧本他酝酿了5年,完成它却只花了4天,是家乡安化给了他创作的灵感,剧中的“仁义村”,“马翠花”的原型都来自安化山区。

  导演:这是一台“不按套路”的戏

  这是一部经过反复修改创排的花鼓戏,先后经过了著名导演熊源伟、何艺光的执导。

  2016版总导演何艺光介绍,作者以犀利的笔触揭示社会的集体文化迷失,从唯物质利益的社会风潮中找回民族主义自尊,以时代文化者的责任感提示我们除了关注经济发展的高歌猛进,更要关注全民精神情操的律行准则,在即将失去曾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品格的今天,将我们对于仁义的理想付诸在一个卑微的形象身上,顽强地以一种近似荒诞的戏谑之言讲述了他的世界观和时代责任感!

  何艺光认为,如果用寻常的思路去看待这个剧本,遵循经验化了的导演结构方法来建构叙事策略,以传统现实主义语境来诠释导演对于该剧的思想主旨。那我们就与剧本和作者的意图南辕北辙了,也是在艺术思路上失去了正确的方向。脱离了生活真实的事件和人性意识使我们敏感到,要透过艺术假象去揭示事物之真实——我们在被污染了的文化荒原上播撒仁义的种子!“基于这些思考,我们力求使该剧赋予某种辩证意义,勾勒出一群戴着面具的假面人与具体而生动的真实人的社会众生相,体验仁义和善良在这个时代的光荣绽放”。

  “湖南花鼓戏幽默、明快、接地气,很适合表现现代题材,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剧种。我乐于融入花鼓文化,于轻松诙谐之中讲述进城农民的蜕变渴求与艰辛步履,演绎底层百姓的邻里乡约与市井情怀,描绘芸芸众生的生存状态与精神底线。”2015版导演熊源伟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认为,《我叫马翠花》的剧本选择了与众不同的视角,不是表现进城农民工生活的苦难,而是描绘他们的梦想,表现了市井小民身上折射出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而且剧本的艺术创作很有个性。

  谈到该剧形式上的创新,熊源伟说,这是一台“不按套路”的戏。前一秒,演员们还说着地道的长沙方言;下一秒,他们就唱起了明快欢乐的花鼓腔。这一幕,演员们扮演着剧中的角色;下一幕,他们就化身为动感十足的舞者……“该唱时不唱,不该唱时偏唱,怎么好看怎么来。好看,好玩,有个性。”

  谈到创新,现代花鼓戏是“省花”的强项,与传统戏相比,现代戏的特色不仅表现在题材的时代性,还表现在花鼓音乐的改革与创新。

  “这部花鼓戏的曲词虽然沿用了老花鼓调,像《安东调》等,但其曲调进行了适合当今人口味的改革,让曲调更流畅,听起来更悦耳、动听。”《我的马翠花》的作曲、国家一级作曲欧阳觉文说,最主要的是节奏的自由化,“原来花鼓戏的节奏是‘四块’,板上钉钉的,不多不少,这部戏以适合人物的演唱需要为准则,有时会拖得很长。另外,还杂糅了现代舞蹈音乐的节奏元素;除了原来的二胡、锣鼓,乐队还配上了弦乐、木管,小提琴、大提琴、贝斯、长笛、单簧管、双簧管等西洋乐器。这样5个8度的音全有了,大大丰富了花鼓戏的音乐表现。”

  主演:花鼓戏最擅长表现“马翠花”

  剧中饰演马翠花的演员张小虎是活跃在湖南花鼓戏舞台上的优秀青年演员,他在花鼓戏《喜脉案》《老表轶事》《连升三级》和湖南本土方言电视剧《一家老小往前冲》中演绎的风格迥异的各类角色,深受观众的喜爱。

  在张小虎看来,塑造马翠花这个角色的关键是不能一开始就把他定位成一个英雄,他本是人群中一个普通的平凡人,要在细微的动作和表情中予以体现,随着剧情的发展,马翠花才逐渐成为别人眼中的“平民英雄”。

  “为了追求心仪的姑娘牛飘飘,‘马翠花’来到城里以捡废品为生,虽然是个被人瞧不起的小人物,但他有自己的精神追求,不是活在别人的世界里,而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现在的农民穿着打扮跟城里人也差不多,如何演出农民工的特质,让观众一看“马翠花”就知道是个典型的农民工呢?张小虎说,主要通过一些典型的、多次出现的动作。“比如说话从不高声,做事从不高调;别人说话他都是听得多,不轻易说出自己的主张;一群人做事,他从来都是躲在角落里。这些东西呈现在舞台上,观众心里农民工的形象便出来了。”

  当然“马翠花”也有个性。张小虎说,“马翠花”执著于爱情,坚信“只要你把爱情当猪养,精心侍候着,就不信它不长膘!”他朴实、仁义,剧中用一些小事件来呈现——他替人到下水道捡钥匙、帮人爬上树端寻猫、收养街头流浪孤儿、跳进山洪营救孩童等等,都展现了“马翠花”身上闪耀着的传统文化道德光彩。他活泼、幽默,生活充满阳光,“这一点是花鼓戏最擅长表现的内容。”张小虎说,这个剧的唱词、人物语言非常接地气,一场戏演下来,观众乐不停。

  而剧中饰演女主角牛飘飘的叶红是国家一级演员,曾获全国地方戏曲折子大展暨戏曲青年演员大奖赛表演一等奖,其领衔主演的《刘海戏金蟾》名满三湘。

  这是叶红第一次在现代戏中担任主角,“演传统戏和现代戏不同,传统戏讲究程式,演员的一招一式做到位了,基本上就不会‘筐瓢’。现代戏更讲究表演,人物的眉目传情、嬉笑怒骂都要契合观众的欣赏心理。”

  叶红认为,剧中的牛飘飘是一个可爱、泼辣又满腹生意经的“红薯西施”形象,她的身上有典型的湖南辣妹子特点。“牛飘飘的性格跟我本人有些相似,所以一定程度上我是本色出演,但不同的是牛飘飘身上的劳动气质,为了表现这一点,我细致观察了街边很多卖烤红薯的摊贩。”

  省花:“翠花”一定能引起首都人民共鸣

  作为现代戏创作的生力军,“省花”现代题材的剧目占该剧院创作剧目的60%,涌现了《三里湾》《补锅》《打铜锣》《野鸭洲》《八品官》《桃花汛》《乡里警察》《老表轶事》《走进阳光》等多部现代题材佳作,荣获文化部“文华大奖”“文华新剧目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等多项国家级和省级奖项。

  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主任罗维认为,《我叫马翠花》以小人物的视角展现社会正能量,表现普通人的中国梦,与时下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谋而合。作为参与晋京演出的重点剧目,《我叫马翠花》在原有的基础上,多次修改,多处推翻重新排演,只为打磨成精品,更好地适应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相信一定能引起首都人民的共鸣。

  目前,《我叫马翠花》已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舞台艺术创资助项目,并与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签约。今年5月,该剧入选2016年度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目,成为入选的全国25台剧目之一。


  相关链接:专家点评

  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家李春喜: 一台独具个性的轻喜剧现代戏

  在《我叫马翠花》中,我感觉到一种艺术家自由随性的创作心态,一个个小人物小事件,被信笔写来,演来,不但在追思场面,唱起了说唱的弹词,就连“月亮走我也走”的流行歌曲也入腔了。在这种自由的创作心态下面,舞台上就产生了一个独具个性的花鼓戏的轻喜剧现代戏。

  说几点印象深刻的地方:这个戏写了蕴藏在小人物、在普通人、在民间的巨大的仁义道德力量。马翠花是仁义村出来的农民,在他走进城市的过程中,他是个倒霉蛋:帮人去下水道捡钥匙,却要赔人家钥匙链;帮人家上树抓猫,却被泼了一头污水,说他是偷看女人洗澡;救助流浪儿,却被逼迫承认是自己的私生子,等等。在这些误解挫折面前,马翠花没有改变善良仁义的本性,他认下了儿子,他为爱情决斗,他在爆发的山洪中冒死抢救孩子们。马翠花的道德力量,终于赢得了人们的敬重,马翠花形象蕴含的美学精神,也应当能够赢得我们的现实生活,为当下建构核心价值观发挥作用。这,应当是这个戏的主创们所要实现的最高任务。

  这个戏的轻喜剧特点,常常来自于人物性格和周围环境发生的抵牾、错位、矛盾,所生成的喜剧性的戏剧情势。马翠花遇到的几件倒霉事,他的仁义行动和行动后果的抵牾错位,在我心里引起的,与其说是抱打不平,倒不如说是一种喜剧感,因为马翠花的品格是无可争议的,而马翠花的对手是明显的荒谬。特别是后面,编剧和导演精心营造的几个场面:业主们逼迫马翠花认子的板凳会议,展示了花鼓戏的载歌载舞的特点,好听、好看、好玩。雨夜马翠花和情敌保安队长,在情人和丈母娘面前争相表白、比武招亲的场面,演妈妈的演员韵味十足又载歌载舞的演唱,让观众一睹花鼓戏的剧种风采。活祭马翠花的非现实场面,让一对相爱的人,穿越现实时空和心理时空,用花鼓戏的传统曲调的对唱重唱,倾吐着相互的爱恋和思念,在虚拟的悲痛中,满足了观众对两个人应该终成眷属的喜剧性期待。

  这个戏的轻喜剧风格,除了编导的喜剧情势的营造,还得益于几个主要演员的表演。妈妈洪花开之外,马翠花和牛飘飘的表演,相比较那些外在的张扬的夸张的表演风格,感觉更加朴实、内敛,更加生活、真实。特别是马翠花,他的淳朴内敛生活的表演,完全符合这个来自农村的人物性格。他不是去刻意的表演喜剧性。他用真实感比较强的表演,人物的善良本性,去和一个有些荒唐的境遇进行对比传统,在一种对荒唐现实的否定中,喜剧性地突显马翠花的憨厚执着,他对仁义道德的坚守。我认为,这样的喜剧性,更具有打动观众的情感力量。

  导演对整个戏的把握是准确的。戏的结尾,他让马翠花走下台,走进观众席,融入芸芸众生,追光熄灭了,仍然能够听到他们快乐的喃喃低语声,这个处理,有力地表达了马翠花这个形象的意义,以及这个戏的主题。我只是觉得,结尾时他们三个人在台上的念白,台上的戏,可以再压缩一点,这样,马翠花回到观众中的处理,可能会更突出一些。山洪中救孩子的场面,那几条翻腾的白绸,那把由上而下漂在洪水中的绿伞,加上音乐音响的烘托,对于洪水,对于生命无助,等等的意象表达,很独特,建议能够运用更多的戏剧形式来使之更丰满。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汤红辉 张玲 银铮铮

编辑:盛学运

本文为文化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h.rednet.cn/c/2016/08/12/4059299.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文化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