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考古人走出国门 支援“一带一路”考古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李国斌 黄钰舒 编辑:袁思蕾 2017-05-23 10:37:21
时刻新闻
—分享—

  原标题:湖南考古人走出国门,揭开孟加拉国一段被遗忘的历史——湖南支援“一带一路”考古

  湖南日报记者 李国斌 通讯员 黄钰舒

  5月21日,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柴焕波起程去西藏,追访高僧阿底峡传道的足迹,然后将带领考古队到阿底峡的故乡——孟加拉国毗诃罗普尔继续进行考古发掘。这将是他们第四次赴孟加拉国考古。

  位于南亚次大陆的孟加拉国,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文化部出台的《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提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实施考古合作、文物科技保护与修复等项目,实施文物保护援助工程。早在2014年至2016年,湖南考古人就走出国门,揭开了孟加拉国一段被遗忘的历史。

  湖南考古支援孟加拉国

  毗诃罗普尔,是孟加拉国恒河之畔的佛教遗址,兴盛时期在公元8世纪至12世纪。2014年1月,中国驻孟加拉国大使馆与湖南省文物局联系,希望湖南为孟加拉国毗诃罗普尔遗址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提供支持。经过几个月的协商及现场考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了以柴焕波为队长的考古队。2014年12月,湖南考古人首次走出国门,对毗诃罗普尔遗址的考古发掘正式开始。

  到2016年底,中孟联合考古队对毗诃罗普尔遗址进行了3次考古发掘,发掘总面积达4400平方米,发现了大量佛塔、道路、灰坑、不同时期的陶器组合等。还发现了两组庞大的佛教遗址群,这在孟加拉国历史上尚属首次。柴焕波介绍,在孟加拉国,公元800—900年间的历史记载比较少,毗诃罗普尔遗址中所获取的信息,对于建立孟加拉国的历史编年,具有重要的意义。

  罗普尔是毗诃罗普尔遗址群非常重要的一个遗址点。2015年冬,考古队在此发掘出一个长宽均在60米以上的“十字形”中心圣地建筑。这个规模庞大、具有不同功能的大型佛教遗址,正好与文献中的都城相印证,一个湮没已久的中世纪神秘古城,从文献和传说中,走向公众视野。湖南的考古人,为一个遥远国度揭开了一段被遗忘的历史。

  中国考古技术赢得尊重

  谈起这次合作,柴焕波难掩自豪、兴奋之情,他说:“我们的工作为人类留下了一个伟大的考古遗址,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不过,湖南考古队和孟加拉国考古队的合作并不是从一开始就顺畅。

  柴焕波说,这些年中国经济的发展有目共睹,然而考古技术如何,孟方队员开始并不知道,他们的专家大多接受的是西方训练,中孟双方在考古发掘方法和理念上是有差异的。“刚开始他们并不信任我们,好在我们几个人各怀绝技,磨合一段时间后,对方就心悦诚服了。”柴焕波笑着说。

  理念不一样,沟通就显得很重要。毕业于北京大学的考古学博士、联合考古队中方队员李意愿英语很好,难度很大的专业英语也能张口就来。他说,在孟加拉国英语虽是官方语言,但用英语沟通时,由于双方都带着各自的口音,要完全听懂很困难,双方的沟通经过了一个磨合、适应的过程。

  随考古队同行的,还有器物修复人员。当修复人员将一件件破碎的陶片修复成完整器物时,孟方专家惊讶、佩服之情溢于言表。他们以前在考古时从来没有这么做过,甚至提出要聘修复队员到孟加拉国的大学当教授。

  湖南考古人的专业水准,在南亚次大陆赢得了尊重。在孟加拉国朋友眼中,湖南考古队员就是贵宾。

  行囊里带着腊肉和“老干妈”

  置身于不同的国度和文化,湖南考古队员也经历了种种不适和挑战。

  “每个菜都有一股咖喱味,我们开始很不习惯。”考古队员莫林恒告诉记者,孟加拉国人主食是牛肉、鸡肉、鱼肉,也有蔬菜,但做法与中国迥异,所有的菜都煮成糊糊状,且咖喱味很重。因为天气较热,当地人一般都是吃冷饭冷菜,而且习惯“手抓饭”。

  尽管孟方为迎合中国考古队员的口味,已经做了最大努力,但毕竟做不出中国菜的味道。“我们每餐保留了一个中国菜,就是鸡蛋汤,用鸡蛋和水加上在附近中国商店里买的佐料做成的汤。”李意愿说。

  前往异国他乡,考古队员的行囊中带着腊肉、“老干妈”。每餐饭,“老干妈”是必不可少的。汪华英等几位从事修复的女队员笑称,在孟加拉国“老干妈”成了“亲妈”。“带去的‘老干妈’吃完了,我们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找了很久才找到,一次买了一箱。”李意愿说,每个月,他们会抽时间去达卡,饱餐一顿中国菜。

  孟加拉国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湿热多雨多蚊虫,加之考古地点离城市远,水电线路老化,供水供电很不正常,湖南的考古队员遇到了酷热和蚊虫的挑战。莫林恒说,由于空调不能用,只能用最原始的方法驱赶热气和蚊虫。床上常有跳蚤,有的队员身上起了很多疱。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李国斌 黄钰舒

编辑:袁思蕾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文化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