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陈先枢:铁面御史赵启霖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陈先枢 编辑:夏君香 2017-07-17 11:31:13
时刻新闻
—分享—

铁面御史赵启霖

  赵启霖(1859—1935),字芷荪,号漕园。湖南省长沙府湘潭人。光绪进士,1906年迁监察御史。颇具维新思想,屡上书论改革官制、禁烟、练兵、办高等实业学堂,并将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从祀文庙。1907年,上《劾段芝贵及奕劻、载振疏》,揭发段以10万金向奕劻祝寿,用以贿买黑龙江巡抚事,反遭诬革职。旋得陆文慎等营救,得起复。1909年任湖南高等学堂监督,旋署理四川提学使。次年以母老自请开缺回长,后任船山学社社长多年,著述终生。著有《瀞园集》六卷行世。

  御史生涯

  赵启霖少年家境贫寒,天资聪颖,得到族戚资助,16岁时入县学。光绪八年(1882)以优贡生任教职,十一年(1885)中举人,十八年(1892)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光绪三十二年(1906)正月,补河南道监察御史;九月,掌江苏道监察御史;十一月,兼署山西道监察御史。任职期间,诤谏言事。短短一年中,上疏11道,吁请澄清吏治、禁绝鸦片、改革教育、兴办实业、赈济灾黎,被誉为一时之清议。又请将明末清初三位启蒙思想家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从祀文庙,为时人所称道。

  对于时弊,作为御史的赵启霖,抨击不遗余力,但同时又积极提出建议。他针对当时练兵的弊病,上陈《练兵不可徒袭形式折》,指出当时练兵,“一切仿效洋人”,又仅“袭其皮毛”,以致“甲午春间,北洋海军会操,军容之盛,中外称颂,及中日交战,望风溃败”。他以冯子材大捷于谅山,孙开华大捷于沪尾为例,说明中国传统的治兵之法大有可取之处,宜“参用”,强调“师外人之长”时,必须“细按中国情势,以求实济”。

  20世纪刚刚开局不久,清廷就连其所谓“发祥地”东三省的命运都不能掌握在自己手中,日、俄两国竟然在“第三国”中国的东三省领土开战。战后,中国虽保住了东三省,但东三省北面的俄国仍虎视眈眈,而南面“日本此时已渐渐在南满站稳脚跟,最后将能威胁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赵启霖对于当时东三省局势甚为关切,认为“东三省为根本重地,近来介于(日俄)两强之间,协以谋我,日甚一日”,而吉林将军达桂等人“贪污猥杂,朋比为奸”,乃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正月上疏弹劾,终致达桂等5人被革职。

  参劾“贝勒爷”

  东三省形势急迫,清廷不得不采取措施,结束满洲人边疆故乡的特殊政治地位,在该地建立了正规的行省制,设总督、巡抚代替昔日的将军。然而就在此时,清廷的当朝权贵仍旧不改其劣性,在人事安排上仍然要搞“权、钱、色”的交易。

  光绪三十二年(1906)直隶候补道员段芝贵以1·2万金购歌妓杨翠喜献于农工商部尚书载振(奕劻之子)为妾,又以10万金为庆亲王奕劻祝寿。段芝贵在第二年的“东北改制”中竟越级任命为黑龙江巡抚。此事一发生,朝野上下,人言藉藉,顿时舆论大哗,报纸讥评,连东京报纸都详纪其事。但大多畏惧权势,不敢撄捋虎须。赵启霖从国家大势出发,认为黑龙江位处边陲,为东三省重中之重,值此日俄交涉多事之秋,应当选取能臣。然而,摆在面前的事实却是朝廷偏偏要安排一个声望、才能、品德、资历、级别均很可疑的段芝贵担此重任。出于言官职责,赵启霖挺身而出,以其愚诚,慷慨陈词,指出他们“置时艰于不问,置大计于不顾,尤谓无心肝,不思东三省为何等重要之地,他族逼处为何等危迫之时,改设巡抚为何等关系之事。此时交通贿赂,欺罔朝廷,明目张胆,无复顾忌,真孔子所谓是可忍,孰不可忍者矣。”此疏一上,朝廷震动,不得不撤去段芝贵布政使衔,并且不允署理黑龙江巡抚,同时开去载振的一切差缺。

  乌台三霖

  清廷为缓和舆论,派醇亲王载沛、大学士孙家鼐前往天津访查。他们不明察事实真象,根据一面之辞,指控赵启霖“于亲贵重臣名节所关,不详加访察,仅以毫无根据之辞,率行入奏,任意污蔑。”于是赵启霖被“即行革职,以示惩儆。”赵启霖落职,当时舆论大哗,上海《申报》以“不畏强梁”为题抨击此事,并附《翰林打虎》漫画。而且还有以此事为素材,撰写小说、戏剧及仿《长恨歌》作诗的。赵启霖由此直声远震,与江春霖、赵炳麟被时人称为“乌台(即御史台)三霖”。

  赵启霖去职消息传出,当时就有湖南提学使吴庆坻发电报到北京,要他回湘,监督高等学堂,并且认为赵启霖的学行“在湘中士大夫当首屈一指,余所最心折者”。赵启霖启程返湘,京师士大夫更是纷纷馈赠为别,“乃至数十人集会饯行,摄影为别”。路过汉口时,张之洞对于赵启霖也是“款留盘桓”。此时,“乌台三霖”另外两人江春霖、赵炳麟及陆宝忠等为赵启霖交章保荐。赵启霖四月落职,六月复官。一去一复,何其迅速。事后,赵启霖在《余尧衢同年七十序》中说:“一二人之出处,若渺小不足道,而惟原消长存亡之肇端,宁得谓无关乎。”陆宝忠评论赵启霖此举说:“京师久旱得雨,论者以比洪北江。”宣统元年(1909),赵启霖任湖南高等学堂监督。不久,任四川提学使。宣统二年(1910),见清政不纲,以母老乞养,遽自引退。

  老年出山

  船山学社成立于1914年,是民国时期湖南非常重要的学术团体。但后来 “遭遇世变,未能发展。社章所拟发行学报、补校遗书、设立图书馆诸项,皆以款绌中止”。1931年,船山学社社员雷铸寰、张炯、石广权、彭兆璜等19人联署呈文省政府,申请改组湖南船山学社。雷铸寰等人力推望重乡国、学富五车的赵启霖出山主持船山学社的重组工作。1932年6月,船山学社董事会成立。9月,召开社员大会,选举产生正副社长。结果赵启霖当选社长,陶思曾当选副社长。从此船山学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船山学社改组后,最重要活动是组织会讲,讲演内容与当时湖南省主席何键倡导的读经运动紧密相连。赵启霖制定的《会讲规约》规定,“每周于日曜日集社会讲”,讲友为该社社员,“遵照社章于哲学、政学、文学三科中各自认定一科,其讲题临时自定之”,但国内外名人莅社则延请为临时讲友。讲演比较灵活,内容不限于预定的讲题,听众不限于本社社员。赵启霖又续刊《船山学报》,重新制订《湖南船山学社学报章程》。船山学报刊发的文章以国学研究为主,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推动作用。赵启霖把自己的最后岁月献给了振兴船山学社的事业。

  赵启霖既以气谊高海内,又擅长诗联,晚年曾作自挽联:“故国竟何如,千秋自有公评在;浮生长已矣,万事惟馀积愧多。”76岁卒,葬湘潭青山桥栗山嘴城子屋场后山。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陈先枢

编辑:夏君香

本文为文化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h.rednet.cn/c/2017/07/17/4360889.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文化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