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17“欢乐潇湘”海选精品迭出 群众文艺创作掀起热潮

来源:红网 作者:尹意 胡邦建 编辑:夏君香 2017-07-17 17:49:59
时刻新闻
—分享—

“欢乐潇湘·幸福衡阳·文明雁峰”群众文艺汇演活动现场。

常德市群星话剧团以退伍老兵王新法的先进事迹为原型创作纪实话剧《热血老兵》。

“欢乐潇湘”长沙市天心区专场,濒临失传的长沙大鼓重新登上舞台。

“欢乐潇湘·美丽张家界”活动将传统武术文化与群众文艺汇演相结合。

江永县文化馆组织艺术家深入源口瑶族乡大瑶山进行采风创作。

“欢乐潇湘·幸福湘乡”活动现场,群众认真观看文艺汇演。

  红网通讯员 尹意 时刻新闻记者 胡邦建 长沙报道

  一支支群众文化队伍参与其中、一件件原创节目登上舞台……三湘大地,“欢乐潇湘”活动成为“草根”文艺爱好者的文化“博览会”、民间艺人的“星光大道”、老百姓的“欢乐大舞台”。

  2017年“欢乐潇湘”活动今年3月在湖南全省全面启动。从台上到台下、从街道小区到田间地头,无数群众参与其中,在丰富百姓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在全省上下掀起了群众文艺创作的热潮。

  全民参与充分释放创作热情

  5月19日,“欢乐潇湘 文化益阳”桃江马迹塘镇专场,14支当地“草根”文艺队参加演出,村民联合原创的节目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其中,小品《婆媳欢》《欢乐农家》就地取材,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普通家庭,真实再现在艺术舞台上,展现了新农村的新面貌、新风尚。

  自“欢乐潇湘”活动面向全省铺开以来,文艺创作的热情在民间持续升温,从文艺团体到寻常百姓,从学生到老人,都积极参与到群众文艺创作活动中,带动了一批又一批爱好文艺的人真正“动”起来。

  6月初,株洲市天元区海选的舞台上,民间业余团队创排的旗袍秀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大家 虽然不是专业演员,但都有着传播旗袍文化的热情。”陈莉是旗袍秀的创演人员之一,爱好旗袍文化的她,一直在策划活动、编排节目。

  在众多群众文艺团队中,一支来自岳阳汨罗的团队与众不同。这是一支全由小区群众组成的新丝路军鼓队,既有20岁出头的青年老师,也有年近七旬的退休老人。“我们为了能参加文艺演出,便不分年龄和行业自发组建了队伍。”新丝路军鼓队队长何小菊透露,为编排好一档群众喜爱的节目,她们前后用时两个多月时间,村民还自筹资金4万多元,购买服装、道具。6月18日,“欢乐潇湘”汨罗专场举行,新丝路军鼓队带来的原创节目首次登上了文艺汇演大舞台。

  为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不少地方还组织专家参与作品创作。江永县文化馆以原生态瑶歌为重点,邀请县京剧协会艺术家参与创作,并多次深入源口瑶族乡背后冲进行风土民情调研,同时还组织创作人员深入兰溪瑶族乡实地感受勾蓝瑶文化,向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请教当地民俗舞蹈的音律和跳法,将采风的收获融入到创作作品中。

  突出行业特色创作行业作品

  “我来自君山,3年前来到甘田中心小学教书,这次文艺汇演,我们5位外乡老师特意创作了一个节目叫《我愿意》——我们愿意扎根在美丽的公田,愿意在这儿奉献青春。”这是岳阳县公田镇专场演出时,甘田中心小学教师杨柳动情的告白。在这个节目中,杨柳和其他几位年轻老师将二胡、古筝与流行歌、现代舞结合,多元化地表现节目主题。

  各市州在开展“欢乐潇湘”群众文化活动时,把活动与行业特色、人群特色、企业文化等结合,探索一条以群众文化活动为载体,促进行业文化建设的成功之路。

  身穿创文小马甲、手持“守礼”牌,由湘钢工会带来的《志愿者之歌》展示出文明劝导的姿态。“舞蹈以创文为主题颂扬志愿者默默奉献的精神。”舞蹈编排者陈晖介绍,排练的舞蹈演员有2/3是创文志愿者,本身对创文就有切身体会。

  民间文化为创作增添新元素

  每天茶余饭后,张家界市的老少爷们像商量好了似的,来到文化广场上学习传统武术,大家舞着、笑着,好不自在。

  由张家界市文化馆组织的“欢乐潇湘·美丽张家界”传统武术辅导员培训班于今年3月开班,培训活动结合传统民间文化元素,向市民展示了土家武术文化的魅力。

  “欢乐潇湘”活动期间,全省各地紧扣保护传承民族民间文化,弘扬优秀民间文艺的主线,编创了一批民族民间文化气息浓厚的原创节目。

  长沙市天心区枫韵艺术团创编、长沙大鼓传承人邓逸林指导的《中国好人——青山祠的女儿》构思巧妙,用长沙方言说唱,将濒临失传的长沙大鼓搬上了“欢乐潇湘”海选的舞台。“这个节目我们花了不少心思,从立意到编排,反反复复几个月才成型。”枫韵艺术团团长徐都匀透露,天心区还专门召开曲艺类节目研讨会,对传统文化进行关注和扶植。

  岳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岳阳花鼓戏、临湘嗡琴戏、平江花灯戏、洞庭渔歌等富有地方特色的精彩节目从活动中不断涌现。5月以来,岳阳楼区启动“万人唱渔歌”活动,每天在洞庭街道教渔歌、唱渔歌成了百姓喜爱的节目。

  衡阳雁峰区的“中华经典诵读”在中小学蔚然成风,创作的经典诵读《唐风宋韵》、古典舞乐《水调歌头》等,孩子们或吟或诵,或歌或舞,让现场观众领略了中华经典的神韵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怀化市麻阳县吕家坪镇在端午节期间举办了民间传统文化“山歌节”,新创的摇橹号子、河岸边山歌群唱对唱、龙舟竞演、老士迁届及民族动情的舞蹈,在宁静的长河小镇重现了沈从文笔下的繁华与热闹。

  鲜活事迹成为创作的丰富源泉

  在湖南发展的历程中,各行各业涌现出大批先进典型,这些鲜活事迹成为欢乐潇湘节目创作的丰富源泉。创作者们用歌曲、戏曲等艺术形式,热情讴歌他们的感人事迹和高尚情操,使群众在享受快乐的同时,也起到教育和引领作用。

  4年前,退伍老兵王新法不远千里从河北石家庄来到石门县薛家村义务扶贫,他自筹资金100多万元带领当地群众“拔穷根”,因为“义务扶贫”之举,他被村民选为“名誉村长”。今年2月,王新法因突发疾病,牺牲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由常德市群星话剧团全力打造的纪实话剧《热血老兵》,正是以王新法的先进事迹为原型创作的,经过反复修改,先后四易其稿,目前,正在“欢乐潇湘·常德市百团大赛”活动中进行演出。

  “欢乐潇湘”湘潭县专场,由县人民医院选送的情景剧《温暖》感动了台上台下每位群众。节目的原型是人民医院护士盛艳,今年年初在湘潭县东方红地下商场,一名男子突然晕倒在地,围观群众不知所措,30岁的盛艳来不及多想,放下怀中女儿,冲向倒地男子实施心肺复苏,成功挽救了一条生命。

  在欢乐潇湘的舞台上,有越来越多的“90后”“00后”参与到节目中来,为欢乐潇湘注入了年轻的血液,这是一种新风尚,也是一种新气象,通过引导和鼓励群众自编、自导、自演文艺节目,壮大了群众文艺队伍,培养了群众文艺人才,群众文艺创作的热情得到了空前释放。

来源:红网

作者:尹意 胡邦建

编辑:夏君香

本文为文化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h.rednet.cn/c/2017/07/17/4361274.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文化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