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第六届艺术长沙展进入倒计时 主打国际化和学院派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胡兆红 编辑:秦芳 2017-12-11 12:12:51
时刻新闻
—分享—

  长沙晚报记者 胡兆红

  12月16日,第六届艺术长沙将开幕。艺术长沙,是由谭国斌及他的“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发起的双年展。从2007年北京到长沙的“艺术专列”开启到今年的第六届艺术长沙,“艺术长沙”已经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展的佼佼者。

  走过十年,这届艺术长沙又将带给人们什么?

  本届艺术长沙主打国际化和学院派

  布展,布展。第六届艺术长沙参展作品陆续揭开面纱。

  在长沙美术馆,英国著名雕塑家安东尼·葛姆雷的作品《临界质量II》于12月2日抵达,《临界质量II》由60个真人大小的铸铁人体组成,这些翻模自艺术家本人的身体的雕塑将以不同形式呈现给观众;专职艺术家肖昱以一种驻地艺术家的状态,带来15米直径的楠竹花朵、竹子无声影像、装置作品《漩涡》、竹影表演等系列作品。

  在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北京画院执行院长袁武的展厅,由六位百年伟人的巨幅肖像、三十余幅册页肖像和历史洪流中一些普通的群众肖像共同组成“大江东去”展览;资深艺术家何多苓展厅,由“俄罗斯森林”系列与“带阁楼房子”系列组成;四川美院院长庞茂琨的展厅,达·芬奇、扬·凡·艾克、委拉斯贵兹……这些大师笔下的经典之作,通过艺术家以自我入画,构建出古典与当代的新语境。

  这五位艺术家,无疑是当代艺术界的翘楚。参展艺术家的选定,延续了艺术长沙一贯的高门槛。

  “学术性是艺术长沙能够成为品牌的根本。必须要有特色,要有门槛,如果什么当代艺术,什么当代艺术家都可以进入,成了大杂烩,就没有意义了。”谭国斌说。

  拒绝商业运作,保持展览的纯粹和高品位,让艺术长沙迅速打响。“今年展览的一大看点,就是国际化和学院派。” 这场展览筹备了很久,“艺术长沙”不是办完第一届之后才进入第二届的准备;而是第二届还没有办,就开始定第三届的筹备;现在第六届还没开幕,就进入第七届的艺术家挑选了。谭国斌的设想是先做国内品牌,再做国际品牌,做完四届之后,第一步目标达到了,从第五届开始,“要在湖南做一个世界级的文化品牌。”

  坚守公共化品格,向大众推广当代艺术

  “艺术长沙”的关键词是当代艺术,为何选择当代艺术?

  “一切当代作品,都将成为历史。”谭国斌提到,在2005年准备筹备第一届艺术长沙的时候,当代艺术在长沙并不火,很多人都不认可。国内博物馆一直有一个偏执的理念,认为老祖宗的家伙就应该在博物馆,对当代人的作品有排斥。

  能进入美术史的一些艺术家,比如齐白石、黄宾虹,他们在世时,并没有多少美术馆和博物馆愿意去收藏他们的作品。谭国斌由此领悟到,艺术家常常是走在时代前面的,当代作品也可进入博物馆,因为现在的东西,也就是将来的历史。

  谭国斌走访了国外众多博物馆、美术馆,发现他们在展古代作品的同时也在展当代作品,用古今对话的形式来做展览,非常有新意。一些顶级博物馆,也收藏了很多当代的作品,从大都会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到蓬皮杜、卢浮宫,一样做当代展。“所以我决心做当代展,并且在博物馆做当代展,让当代艺术在博物馆引起重视、成为博物馆的收藏系列之一。”

  在这其中,谭国斌也认识到了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看到国外很多学生可在博物馆的一张画前上一天课,联想到很多中国人只是把美术馆博物馆当成旅游景点,拍两张照,走马观花看一下了事,让谭国斌深感中国艺术教育的不足。

  让谭国斌感觉欣慰的是,不赚钱、非盈利的办展让艺术长沙具有了公共化品格,起到了把当代艺术向大众推广的作用。看到展览时有很多学生去看,甚至有老师在展览前面对学生讲课的情景,谭国斌觉得一切付出都很值得,“今年来的安东尼·葛姆雷,是英国国宝级的艺术家,在中国上海和其他国家地方看他的展览,都是要收门票的,但在艺术长沙不要门票。”

  平行展和外围展共同构筑艺术盛典

  从2007年来自全世界的艺术家、收藏家和评论家搭乘专列参加“艺术长沙”,到2009年在一架满载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评论家、收藏家的“北京—长沙”的飞机上发布消息,到2015年邀请国际著名策展人托马斯亲自操刀,艺术长沙的每一个举动吸引了足够的注意力。

  随着2017年“艺术长沙”即将开幕,各种平行展和外围展也将陆续展开,比如美仑美术馆的品牌展览“双个展”将在“艺术长沙”开幕当天同期开幕。此次将推出的双个展是“李路明:出版-时间&方力钧手稿2012-2017”,以及“坏的又一天”姚益青、张宇飞、刘政昕三人展。

  主体展、平行展、外围展,将共同构筑艺术长沙的繁荣。这也是世界顶尖级艺术展的共同特征,比如五年一次的卡塞尔文献展、两年一次的威尼斯双年展。“今年刚举行的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除了主会场展览,还吸引了全球很多艺术家来做外围展,整个城市几乎所有的公共空间都是展览。展览已经成了这座城市的名片。”

  艺术长沙一直以来因为场地的局限,而被束缚了手脚,但是今年情况变化,众多文化场馆如谢子龙影像艺术馆等纷纷建成,为开展外围展提供了场地。谭国斌的目光又瞄准了未来,“下一届艺术长沙,在外围展方面将会有更多的惊喜。”

  对话谭国斌

  问:艺术长沙坚持了十年,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谭国斌:累,每届投资近千万元,并且绝大部分都是我自己掏钱。但艺术长沙在全国已经形成品牌效应,知名度已经很大了,并且成为了中央美院的课堂案例,很多艺术家都想参加,现在我们在做国际品牌。卡塞尔文献展、威尼斯双年展,起初也不是很有名气。我们的目标就是做世界级品牌,但需要一步步做。

  问:艺术长沙给长沙带来了什么?

  谭国斌:首先有个不错的艺术品牌,提高了城市的文化品位,带动很多观众走进艺术。很多世界上有名的艺术家,其实并不知晓长沙在什么地方,由于做艺术长沙,也在世界上推广了长沙。同时,来自全国各地的大量观众,也带动了城市的旅游、消费。

  问:艺术长沙是不是形成了某种模式,特色在哪?

  谭国斌:完全照搬别人的双年展,和别人的形式,不一定会成功,艺术长沙以每一位艺术家的个展的形式来做,是我们的特色,必须要有不同,否则没有意义;同时坚持学术性,请艺术家要有一个门槛。另外,从一开始,这个展览就杜绝商业元素的介入,保持纯粹。

  问:如何定位未来的艺术长沙?

  谭国斌:希望更好,希望有更多外国的艺术家过来,以后国外艺术家的比重还会加大。邀请这些顶级的艺术家来长沙,事实上要做不少工作,因为越是顶尖的艺术家越是挑地方。邀请全世界的艺术家、评论家、策展人、画廊老板等来长沙办展,并且要做成百年品牌,单靠几个人是不行的。我的心愿是政府接手,民营协助。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胡兆红

编辑:秦芳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文化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