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耄耋老人73万字新著 话说龙之传奇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魏枫 编辑:周蒙 2018-01-08 10:45:16
时刻新闻
—分享—

杨青正在查阅资料。

杨青从图书馆、不同年代艺人那里抄录的资料。

  □文/图 魏枫

  “从有记忆的时候开始,我就知道,爸爸一辈子都在研究‘中华龙’发源的母地。省文联副主席李鸣高还组织专家学者到家观看,专门研究。”近日,记者来到市国土局宿舍楼,采访了85岁高龄的民间学者杨青及其妻子李运芬、儿子杨再平,以及湖南人民出版社老社长李建国。

  “八百里洞庭水茫茫,南蛇戏水姐戏郎。南蛇浇得天上水,我姐缠得水中龙。南蛇脱壳就变龙。”50年前,杨青发现他搜集的这首乡里情歌,竟然隐藏着一个千古秘密:有关龙的传人学说。于是,学术探寻之路在他的脚下延伸……

  历程

  搜集2000多万字资料,续著73万字作品

  记者在杨老的卧室看到,靠墙的书柜里除了装满了各种学术专著外,还有一叠叠发黄了的手抄资料。随手打开,上面工工整整地书写着密密麻麻的文字,抑或插入各种各样的图腾符号,散发出一股淡淡的书香。因为年代久远,纸张有着不同程度的磨损,有的文字也有些模糊不清。李运芬则从书柜抽屉里清理出一大捆笔,估计有200多支。“都是他写完的,还扔了不少呢。”

  “既然认定中国的龙是南蛇变的,就要找出南蛇是什么。为此,我规定自己每个礼拜都到图书馆看书。凡是有‘蛇’‘龙’和‘文明起源’这几个关键词的书,都看,看了就抄。宁乡市、长沙市的图书馆这方面的书全部看完了。至今保存完好的这些手抄资料,有2000多万字。从1980年代初期开始,估计抄了10年资料。”杨老激动地说。

  “实际摸索这些东西,他是从1970年代之前就开始了。他和一些知识分子、民间艺人长时间呆在一起。出于偶然,从那里获得了知识和灵感。”李运芬回忆,“他天天往艺人家跑。他说,这些东西要是不收藏起来,传承下去,今后就没了。”

  为了搜集资料,杨老变身漆匠、放排客、扮禾佬、猎人等等,足迹遍布湖南省及周边省份的山山水水。“1965年春,我口里唱着‘漆匠传统有名气,唐尧虞舜作漆器’的山歌,挑起漆担登上雪峰山,而后进入武陵山区的苗家和瑶家。只见各家各户的的橱柜、床桌、箱桶皆添置一新,主家好客迎宾,漆匠手艺东呼西叫,应接不暇。为了深入了解‘南蛇变龙’在少数民族心理的印记,就经常向苗瑶巫师求教,白天做漆,晚上采写。还参观一些民俗活动,查阅了一些历史资料,进行了综合研究。”杨老侃侃而谈,述说着在长达10年变身中的传奇和心得体会。

  “他这个人,其他东西不买,只买书。笔,写一大捆;床头灯,换了无数盏。躺着写,坐着写,到现在都一样。半夜时节醒来就睡不着了,起来写书。我就怕影响他,他就不怕影响我。这几十年来,没睡个好觉。我老是对他说,我要换床铺跟你睏不好。”记者一提起杨老是如何创作的事,李运芬显得特别激动:“我们都反对他,意思你都这么大一把年纪了,日子也好过。人家说他,‘你被电脑害了’,他说‘值得。’说一定要搞完这本书,才肯放手。电脑都搞坏几台了,日背夜背,背得做梦。好多人说他痴呆了,走路也是念书。跟同学到外面玩,分不清东西南北。崽对我说,爸脑壳有问题了,妈,您走路的时候,要挽着他的胳膊咯,怕出问题。我推测了,没痴呆,就是书,装一脑壳的书。”

  “我用了10年时间,写了它的起源、发展和演变历史,共写了73万字的《中华龙文化源流史》。”杨青说。

  反响

  年代久远,无法定论

  那么,杨青为什么要50年如一日执着地破解“龙的谜团”这一独特的学术难题呢?

  杨青说:“我想,既然在故土宁乡黄材获得了炎帝姜姓《美女教》‘南蛇变龙’的宗教,又与黃材‘厉山国’出土的商代‘四羊方尊’(羊为姜之初文)及‘人面方鼎’(即娘娘女神)相合,这就是母地的一种恩赐和启廸。寄寓着研究‘南蛇变龙’的文明起源及‘和谐’哲学传统的,非我莫属。真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须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告子下》)。就是这种民族的大任迫使我忍辱负重地在逆境中奋起,立志把它写出来。”

  杨老回忆,他的论文在网上发表以后,就引起了当时的省文联副主席李鸣高重视,主动来信邀请他去面谈。“要求我把那些搜集的巫术资料复印出来,好好保存。‘这个东西非常宝贵。’说我的主题很好,提议,‘你写一本《洞庭湖的龙文化史》’。

  “这本书写的很不容易,首先要确定龙是什么,是如何从洞庭湖区传到北方的。而考古学家、历史学家,都说中国文明史起源于黄河流域,至今还是这个论点。还有的说,中国文明起源于四面八方。有的说来源于西方传播。”杨老的新著《中华龙文化源流史》,则构建了不一样的风景。

  杨老认为,他的新著《中华龙文化源流史》共12个章节,分为上、中、下三册。该书改写了“黃河源头论”和“多源一体论”,确立洞庭湖区是生态龙和文明源起的母地,在理论上与世界文明起源相接应;“龙的传人”世系是以“龙母”联姻,凝聚氏族部落图腾形成全国大统一的文明;“龙的传人”文明,是在原始祭台对天人关係的模拟中产生的科学文明、礼制文明和哲学文明的发展。

  原湖南省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文选德在杨青《洞庭湖区的龙文化·序言》中评价说:“本书综合运用唯物史观,通过以图腾生态文化学缀连历史学、考古学的综合研究,以龙文化的形成规律为主线,突出阐明了洞庭湖文化区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奠定了中华历史文明的基因,重构出一个个新的文化观念。”

  作为《中华龙文化源流史》审读专家、湖南人民出版社老社长李建国是这样评价的:“杨青认为中国龙文化起源于洞庭湖区域,特别提到宁乡市是核心地带。这是他的一家之言,因为那么久远的事情,谁又说得清楚呢?”

  人物名片

  杨青(原名杨茂青),1932年出生于宁乡黄材镇井冲村。系市国土局退休干部,毕业于宁乡师范。1950年奔赴抗美援朝前线,立功入党,后送修东北师大。1967年开始搜集民间资料,迈开学术人生之路。著有《洞庭湖区的龙文化》《洞庭湖区——文明的起源》《中华龙文化源流史》等,计180多万字。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魏枫

编辑:周蒙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文化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