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湘博获赠38件巴考沉船出水文物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郭立亮 编辑:宋沛珊 2018-05-17 09:45:08
时刻新闻
—分享—

5月16日,德国收藏家提尔曼·沃特法(右)向省博物馆捐赠代表文物——明景德镇酱釉香炉。

  湖南日报记者 郭立亮 摄

  湖南日报5月16日讯(记者 龙文泱 通讯员 李叶)两天前,千年沉船“黑石号”的文物专题展览在长沙铜官窑博物馆开展。今天,“黑石号”的打捞者、德国收藏家提尔曼·沃特法向湖南省博物馆捐赠了38件巴考沉船出水文物。省博物馆专家说,巴考沉船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艘与明代郑和下西洋同时代的沉船,船上发现的大量中国陶瓷是明代初期海上对外贸易的重要见证物,对研究“一带一路”相关课题有重大学术价值。

  据提尔曼·沃特法介绍,1998年,他在印度尼西亚卡里马塔海峡西侧的巴考岛海域发现了这艘沉船。它距离“黑石号”的发现地点很近,出水文物大部分收藏在新加坡海事博物馆。此次捐赠的陶瓷文物是沃特法私人收藏的精品,共38件,其中东南亚陶瓷器23件、中国瓷器15件,包括龙泉窑青瓷刻卷草纹碗、明代景德镇酱釉香炉、景德镇青白釉印花碗及仿制中国瓷器、结合本土制陶工艺生产的各类东南亚青瓷罐等。它们器形规整,质量精美,能够代表巴考沉船的陶瓷组合和基本面貌。这是省博物馆开馆以来获得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海外捐赠。

  “各种证据表明,这是一艘15世纪早期(约明代永乐时期)的中国商船。沉船木材的碳14测定年代在1320年至1430年之间(校正年代)。同时,船上出水了大量‘永乐通宝’铜钱。”省博物馆陶瓷专家方昭远说,当时明朝实行了严厉的海禁,巴考沉船的出现证明,中国民间与东南亚地区的贸易往来仍然存在。从中出水的1600多件文物中,泰国陶瓷最多,中国陶瓷数量第二,它们大部分来自浙江龙泉窑和闽粤窑场,主要销往东南亚地区。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郭立亮

编辑:宋沛珊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文化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