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邬建美湘绣作品入围中国工艺美术双年展

来源:潇湘晨报 作者:徐海瑞 编辑:夏君香 实习生 施文 2018-08-02 17:16:17
时刻新闻
—分享—

  对于湘绣而言,这是一个令人惊喜的消息——8月18日,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邬建美创作的湘绣作品《虎食人卣》,将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亮相,参展2018年“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

  作为代表中国当代工艺美术最高水平的国家级制度性展览,“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 ”每两年举办一次,其入展作品均经过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专家委员会的严格评审。

  其实,在当代工艺美术领域,湖南人邬建美是个“熟面孔”。作为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邬建美的作品曾先后16次荣获国家级金奖,其中“山花奖”三项、特等奖一项,并曾任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中国(深圳)文博会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等多项国家级工艺美术活动评委。

  说到此次入围“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邬建美并不意外。她告诉记者,这次的参展作品是湘绣《虎食人卣》,是她精心创作的“青铜湘绣”系列作品中的一件。该系列作品可谓耗费了邬建美的大量心血,从创意到制作,邬建美亲力亲为,成品受到业内外的高度认可。其中,《四羊方尊》《后母戊鼎》分别被国家文物局和国家博物馆收藏。

  用湘绣表现出三千年青铜器的鬼斧神工,这种文化的创意与融合引发了中国文艺界的广泛关注。2017年1月7日,中国文联“百花迎春”春节晚会上,邬建美的湘绣作品《四羊方尊》《人面方鼎》《虎食人卣》《后母戌鼎》等通过电视荧屏,走进寻常百姓家。

  邬建美所绣的青铜器,都是历经千年沧桑而出土的国宝文物。如何通过手中针线还原青铜器的色彩与质感?邬建美做了大量的工艺探索和创新。在绣制《四羊方尊》时,邬建美运用了8个色相、近百种色阶变化的绣线,使用掺针、混针、滚筒针、散套针、齐针等针法,边绣边混色。

  “四羊方尊众多类似羊角的祥云勾,只能用一丝线,甚至半丝线来绣。”邬建美说,因针脚短、丝线细、掺入的色彩多,这幅只有90×70厘米的作品,她历时两年多才完成。这幅作品甫一亮相,便有评论认为,“以刺绣表现青铜器,是邬建美之于刺绣的独特贡献,也可见她‘承古法而不拘,创异针而求新’的主观能动,和举轻若重的审慎与匠心。”

  【艺术家简介】

  邬建美,出生于湘绣世家,从事湘绣事业40年,上世纪80年代初考入长沙市湘绣总厂,2004年单位改制后,成立美伦湘绣。邬建美坚信无论科技如何发展,经由人脑思考、手工创作的艺术不可被机器替代。美伦湘绣坚持精品刺绣的艺术性和纯手工,并力求原创契合时代潮流的作品。作品从立意到成品,坚持使用纯手工绘画、纯手工刺绣,旨在将“画”“绣”两项手艺巧妙的结合,传承与发展湘绣的“技”与“艺”。

  现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文化名家暨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中国十佳民间艺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刺绣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刺绣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刺绣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长沙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文联第十大、中国作协第九大代表大会代表。曾被中国文联推荐中央宣部审批参加中国文联第十大、中国作协第九大联合晚会表演,并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曾任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委,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评委,湖南省“三百工程”专家评委、湖南省工艺美术大师评委、湖南省高级工艺美术师评委等省内外工艺美术类专家评委18次。

  作品十六次获国家级金奖,包括山花奖三项、特等奖一项,省级文学艺术奖、民间工艺特等奖各一项、金奖三项。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国家工艺美术馆、国家文物局、国家钓鱼台国宾馆、俄罗斯驻华大使馆、中国抽纱刺绣博物馆、美国驻新加坡大使馆、香港文化资源中心等收藏,曾在法国卢浮宫、国家博物馆、深圳文博会、中国故宫博物院、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中国钓鱼台国宾馆、北京保利集团、上海世博会、北京奥运会和港、澳、台及韩国、新加坡等处展出。

来源:潇湘晨报

作者:徐海瑞

编辑:夏君香 实习生 施文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文化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