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湘西:拓展民族文化传承空间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张玲 编辑:周蒙 2017-06-07 14:25:48
时刻新闻
—分享—

湘西花垣县磨老村正在开展苗绣培训 麻老先摄 

  位于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处、武陵山区中心腹地的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于2010年5月由文化部批准设立。保护区总面积1.55万平方公里,涵盖整个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7县1市,总人口296万,其中土家族和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0%,另有瑶、回、满、白、壮、侗等少数民族在此居住。世界文化遗产永顺老司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古城,国家历史文化名镇里耶、王村、茶峒、浦市以及82个传统村落,1517处各类历史文化古迹,13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项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项目……在这片多民族聚居的土地上,厚重的历史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神奇的山水风光构成了极具湘西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地域文化。

  设立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7年来,湖南省和湘西州两级成立领导小组,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加大资金投入,设立专家委员会和县市非遗保护中心,积极调动社会力量,经过一系列艰辛实践和创新举措,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初步探索出了具有湘西特色的文化生态保护模式和实践经验。

  非遗传习基地覆盖城乡

  在永顺县双凤村土家族毛古斯(摆手舞)传习所,包括84岁的土家族摆手舞国家级传承人田仁信在内的8位传承人长期开展各类非遗培训活动,吸引了远近爱好者前来学习。“我们的培训班根据农闲时间不定期举办,每年四五期。传习所成立5年来,累计培训了2000多人次。”传习所负责人卢瑞生说,“传习所建立后,有了场地、音响设施和组织带动,双凤村的老年人、年轻人和孩子都加入了土家族毛古斯和摆手舞的队伍中,几乎人人都会跳。”

  目前实验区共有各级各类传习基地、传习中心和传习所60余个,以湘西州非遗馆为龙头,以县级非遗综合传习中心为骨干,以乡、镇、村传习所为基础的四级非遗传习基地体系已基本建成。总投资3.5亿元的湘西州非遗馆(博物馆)建设目前已完工,正在进行陈列布展工作,将于今年9月20日开馆。

  在州、县、乡镇、村四级非遗传习基地的基础上,湘西州还创造性地建设了大师工作室。在当地文化部门的支持下,土家织锦项目国家级传承人叶水云、刘代娥,踏虎凿花项目省级传承人杨桂军,苗画项目省级传承人梁德颂,蜡染项目州级传承人熊承早等大师纷纷建立了工作室,并依托工作室组建了专业团队,深入研发非遗项目及产品,创立民间文化沙龙。在湘西职业技术学院设立的叶水云大师工作室,几年来共培训学员200余人,搜集、整理土家织锦传统纹样并据其制作出传统纹样织锦100余幅,受到各大博物馆和艺术学院的追捧。

  民族传统节庆方兴未艾

  去年11月30日,湘西州花垣县的“苗族赶秋”作为我国“二十四节气”的组成部分被列入了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项每年立秋举行的苗民欢庆秋收、开展青年社交和民族文化交流活动,承载着苗族鼓舞、苗族接龙舞等30多个非遗项目。据花垣县非遗保护中心主任石穆炎介绍,近年来花垣县苗族赶秋活动累计吸引省内外游客8万余人,创造的经济总效益达1.5亿元,活动还吸引了江西、贵州、重庆、四川等省市的50余支民俗队伍参加,参与的演员人数达6000多人。

  设立实验区以来,湘西州将民族传统节庆作为文化生态保护的重要载体,对全州民族传统节庆进行了全面调查摸底。根据民族文化传统节日的特点,将100多个民族传统节庆分为民族传统节日(如苗族赶秋节、土家族舍巴节)、传统民俗活动(如清明歌会、接龙)、传统民族祭祀(如土家族八部大王祭、吕洞山苗族祭山)、文化旅游节庆(如武陵山文化旅游博览会、凤凰国际摄影双年展)四大类,并从中选择了29个有基础、有条件的民族传统节庆予以支持。

  在这些民族传统节庆活动中,湘西州坚持让群众当主角,各节目的演员都以当地群众为主,对本土文化的热爱极大激发了群众参与活动的热情。据统计,2014年以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开展各类民族节庆活动100余次,参与群众达40万余人次。

  整体性保护试点初见成效

  结合保护区内土家族苗族文化的存续现状,立足非遗整体性保护的需要,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过程中逐渐探索出一套文化生态整体性保护的湘西模式。

  2013年9月以来,湘西州在全州8个市县分别确立了1个自然生态、文化生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完好且民俗风情文化资源丰富的村寨作为整体性保护试点村寨,根据每个试点村实际情况,制定各具特色的实施方案。在试点村寨,重点开展传习所、生产性保护基地等阵地建设和民族传统节庆活动,提倡讲民族语言、着民族服饰、习民族习俗,维护青山绿水的生态环境,恢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空间。以此探索非遗整体性保护最具实效的范例,并计划在整个保护区内推开。

  有着5栋明代建筑、58栋清代建筑、34栋民国建筑以及土家风雨桥、冲天楼等特色建筑的龙山县捞车河村即是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确立的8个试点村寨之一。龙山县非遗中心副主任彭岸介绍,捞车河村有着土家织锦、摆手舞等10多项存续状态良好的非遗资源,被确立为整体性保护试点村寨以来,当地的非遗保护传承力度进一步加强,每年村里都举办5场以上的非遗展演和民俗节庆活动,每场活动的演员都有上百人,皆以当地村民为主。龙山县以土家织锦的故事为背景创排的乡村旅游剧《白果花》也计划在捞车河村冲天楼演出。如今的捞车河,文化旅游发展势头旺盛,村民们或成为文化活动的主角,或当起农家乐老板,尽享文化带来的经济红利。

  “在整体性保护过程中,我们坚持‘四个结合’的工作方法,即把非遗保护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机结合,与传统村落保护有机结合,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机结合,与群众受益有机结合,逐步探索具有湘西特色的文化生态整体性保护之路。”湘西州文广新局局长罗亚阳表示。

  此外,该实验区的抢救性保护和生产性保护也卓有成效。组建了非遗数字化保护中心,现已全面完成苗族鼓舞、土家织锦技艺、凤凰纸扎、酉水船工号子和土家族哭嫁歌5个国家级项目的数字化保护。生产性保护工作也在保护区全面展开,极大惠及了当地民生,保护区内现有1个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和12个州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以落实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为契机,重点扶持土家族织锦技艺、苗族银饰锻制技艺和湘西苗绣非遗产品的提质升级,打造了一批非遗生产性保护龙头企业,并与国内知名服装品牌木真了联合设立了湘西传统工艺工作站。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张玲

编辑:周蒙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文化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