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甘小二副教授执导、华南师大师生主创的电影《榫卯》即将上映。此前,该片入围两个国际A级电影节,也已参加中国电影金鸡奖的角逐。《榫卯》创作灵感源于古建筑的消失,意在引起观众对逐渐消失的传统文化与人文关系的反思,而这正是华南师大师生参与“非遗”保护的一个缩影。当前,为保存和传递中华文明的圣火,政府、民间组织、高校等多方都在奔走操劳,而其中,亦不乏华南师大师生的身影。
“保护‘非遗’实是保护我们的生命”
“它是一种集体记忆,一种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也是中国传统人情冷暖的写照。”谈及昆曲,华南师大岭南文化研究中心核心成员、文学院副教授李静眸光闪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植于民族的传统文化,又潜藏于我们的精神基因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实是在保护我们的生命”。
然而,时代在疾驰,如果对“非遗”的重视和保护力度不够,则有可能将其置于小众化乃至式微的境地。在随机采访中,部分学生反映接触“非遗”的主要途径是大众传媒、旅游参观等,但大多数人对其具体定义和所含内容缺乏精确深入的了解。
“现在娱乐形式丰富,生活节奏较快”,李静认为,年轻人对非物质文化的了解尚浅,是“非遗”面临窘境的原因之一。但是,“非遗”与现代生活并不完全格格不入。美术学院副教授刘子川有一次带学生出外考察,看到餐馆里有一个中国花纹图案的冰裂纹隔断,“中国文化讲求‘图必有意’。冰裂纹就像冬天冰面上冰裂开的花纹,用在书法上,可告诫读书人要熬得苦中苦,才能考取功名。用在餐厅里也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追求和情结的寄托”。借此他向学生强调“设计需要从传统文化中吸取灵感”。
自2005年正式获批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至今,华南师大岭南文化研究中心已经出版一系列文化研究著作,举办多场学术交流活动,从“岭南文化与岭南学”“岭南文献与岭南学”等多个角度切入岭南文化研究的主题。此外,学校开设的昆曲公选课、家具设计等一系列相关课程也备受好评。为让学生近距离感受“非遗”的魅力,教务处曾邀请天缘京昆传习所的文学顾问蒋力等相关专家、学者到华南师大分享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传统文化本身的魅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认同。
“要重于应用,否则会淡出生活”
轻敲细凿、一钩一画、一扬一顿……“非遗”技艺历经几代人的长期沉淀,有着难以估量的历史厚度。华南师大师生接过前辈手里传来的接力棒,决心将文化遗产做成一种时尚。
师从昆曲大师裘彩萍,华南师大师资培训中心的唐亚厉一步一个脚印地苦学昆曲。一首《皂罗袍》反复不知唱了多少遍,但她丝毫不觉疲惫,更多的是对曲中的抑扬顿挫的沉醉。2013年,她与同事自发组成教工昆曲团。如今她的演出足迹遍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身体力行地守护这种活体文化。“现在的年轻人素质越来越高,昆曲虽然小众但并不缺乏观众,在简单的普及和推广后,在高校群体中能走得更广。”
而要将相对小众的“非遗”文化推广开来,与现实生活的结合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华南师大的漆画专业教授陈志强,20世纪80年代就建立了个人工作室,使这门艺术开枝散叶,门下的研究生更是成为发展广东省漆艺创作的中坚力量。35年的坚守,她总结出这样的规律:“漆器要重于应用,否则会淡出生活。”无限的探索与创新,从对现实生活的模仿,到尝试以宏观的眼光看世界,再回归到对花草植物的关注,陈志强始终在感悟生活后将自己置身于画作之中埋头苦干着。
美术学院的研究生郑为时紧随导师的脚步,致力于对广式家具的研究。“只有自己懂了,才能传达给别人。只有当群体都参与其中,‘非遗’才能传承下去。”为深入了解其文化内涵,她到广西参加东南亚的红木展,并在越南边境和国内一些贫困山区进行了大量的参观调研。
华南师大的学生创业团队——“剪爱”则创新性地将剪纸这项传统技艺与时下潮流的公益元素相融合,邀请佛山民间艺术社的剪纸艺人前来高校宣讲,现场向大学生传授剪纸技能并将所得作品进行义卖,在传递爱心的同时,也使这项技艺为更多人熟知和喜爱。团队负责人何潇斐说道:“传统的东西必须玩出花样才能吸引更多人去关注它,要挖掘一些能让华南师大人产生兴趣和认同感的东西。”
文化传承,从身边细微处入手
在师生的共同推动下,最传统的艺人、最时髦的设计师、专注研究的大学学者聚在一起,在高校实现了跨界交流,使“非遗”焕发了别样的光彩。但是,在资金、设备、传播范围等诸多方面,由校内师生爱好者自我发起的组织力量显得相对薄弱。目前,“非遗”活动的宣传范围仍过于局限,在高校与社会的沟通和对接方面效率不高。高校的“非遗”传播亟须更为广阔的推广平台,对此,唐亚厉呼吁:“光靠我们的力量还是太过弱小了,希望能发动社会多方力量来一起保护我们的昆曲。”而她本人也一直在奔走努力,“要组建一个华南师大教工戏曲社,走出我们的第一步,让京昆、让其他戏曲在我们华南师大开花结果”。
广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陆穗岗强调,传承“非遗”文化,“要通过政府进行输血性的保护,但更需要靠社会中的成员进行造血性的保护”。所谓“造血”指的就是往前发展,与时俱进。第二届广东剪纸作品展一改往常单薄纸张的陈列风格,展出了许多融入现代科技元素的立体器具,格外引人注目。利用现有测评系统的科技为传统工艺里的视觉流程、构图提供指引,这些作品沟通了新生代与传统“非遗”文化的桥梁,为“非遗”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可参考经验。
“从历史的发展来讲,任何一个巅峰不是一个人就能到达的,而要经过长时间的几代人的沉淀才能最终到达。”陆穗岗如是说。但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并不意味着非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成绩才算有所贡献。刘子川在课上为学生播放《我在故宫修文物》,目的就是让学生知道“优秀的文化一直在我们身边,而身边也有着一群同样年轻、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在阐述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似此,高校群体触碰到古老民族文化瑰宝时,为其中蕴含的永恒之美感染、激动。当丰厚的学识积累与富有创意的思维相碰撞,他们用现代的诠释方式赋予“非遗”鲜活的生命力,使其真正进入现代人的心灵和生活。(通讯员 陈林丹 周倩瑜 陈沁梓)
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
作者:陈林丹 周倩瑜 陈沁梓
编辑:周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