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综合报道
澎湃新闻获悉,为迎接庚子新春,北京画院美术馆将于2020年1月10日至2月10日期间推出“灼灼其华——北京画院藏写意花鸟画精品展”。展览聚焦近现代写意花鸟,展出北京画院珍藏的吴昌硕、齐白石、陈半丁、汪慎生、李苦禅、王雪涛、崔子范等11位名家的近60幅珍品,几乎可以见出中国近现代写意花鸟画的“半壁江山”。
齐白石《绶带牡丹》
北宋《宣和画谱·花鸟叙论》云:“诗人六义,多识于鸟兽草本之名,而律历四时,亦记其荣枯语默之候,所以绘事之妙,多寓兴于此,与诗人相表里焉。”在中国画中,凡以花卉、花鸟、鱼虫等为描绘对象的画,称之为花鸟画,而写意花鸟画即用简练概括的手法绘写对象。
“灼灼其华”出自《诗经·周南·桃夭》,意为花之繁盛。北京画院公布的资料显示,展览以写意花鸟为脉络,这一展览将通过“钟灵毓秀”“红花墨叶”“竹下清风”三个板块,讲述了20世纪初期北京画坛写意花鸟一科的主流之貌;展现了花甲之年毅然变法的齐白石所开创的红花墨叶大写意之风;探讨了白石门生花团锦簇,大师之下如何再出大师的艺术传承之路。
北京画院是新中国成立后筹建最早的画院,齐白石是北京画院第一任名誉院长。在他辞世后,他与北京画院的关系并未终止,甚至在另外一个层面才重新开始、真正展开:遗作捐赠、纪念馆筹建、旧居维护等等都与北京画院不无关联;同时北京画院也浸润于齐白石艺术的滋养和社会影响,齐门高足王雪涛、崔子范等成为继齐白石之后,中国花鸟画坛弘扬传统的艺术名家;新世纪北京画院又以齐白石艺术的研究出版、展览以及纪念馆重建、故居开放等活动为津梁,成为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一方重镇。齐白石与北京画院之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形成了一段足以写入历史的艺林佳话。
齐白石作画旧影
“海派”吴昌硕以篆籀入画,借金石气托载墨饱情深,一改清代花鸟大多取法恽寿平没骨写生之风,齐白石受其影响。且京派巨擘陈半丁、王梦白皆出自缶老门下。前者坐镇北方画坛,是南风北渐的重要推手,后者有逸群之才,与陈半丁、齐白石、邵逸轩同执教于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中央美术学院前身),桃李满园。这几位可谓主导了京城写意花鸟的艺术风貌。然初来北京的齐白石,本走的是八大冷逸一路,无奈门庭寂寥,决心求变。于是参酌吴昌硕笔意,又融入了自身独特的天然之趣与人间的烟火气,因此在那个或恪守传统,或追慕现代的艺术浪潮中独树一帜。而白石门下,有李苦禅以大写意绘鹰鸟,笔简意繁,又有王雪涛以小写意画鹤雀,形似神俏。正所谓“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可见中国画传承重在学其神髓,而非形貌。
吴昌硕《 牡丹石榴》
陈半丁 《珠罍罍》
李苦禅《墨笔花鸟》
中国花鸟画自唐代由工笔趋于写意,经五代形成野逸与富贵两派分野。随着笔墨的发展衍变,写意花鸟于明清日臻完备,且有了徐渭大泼墨写意和八大山人简笔写意的率意与空灵。待到近代风云变幻下既传承亦有嬗变,涌现出如吴昌硕、齐白石等个性鲜明独特的大家。
在展览中,北京画院对中国写意花鸟画的发展流变进行了系统梳理,旨在探寻写意花鸟画的传承与革新,弘扬传统绘画中所饱含的人文精神和诗性意蕴,试图对当代画坛创作提供有益启示。同时,此次展览也是继何镜涵写意楼阁、明清写意人物之后,再一次探索中国画的写意精神。力求通过多次展览与诠释,将中国画最本质的精神与内核传承下去。
汪慎生《 荷花翠鸟》
近年来,随着北京画院研究与展览工作的体系化与深入化,典藏工作也更加注重建构基于画院学术定位的收藏体系:一方面力主于近现代名家收藏,一方面不断完善京派画家的整体面貌。这次,北京画院梳理典藏精品,以写意花鸟为题,将众多压箱底作品甄选、亮相,一展时代大观。吴昌硕的《牡丹石榴》,画风浑厚古拙,以个性笔墨营造色彩诗境;陈半丁的《珠罍罍》,画面典雅苍润,意境疏朗雅逸;齐白石的《仙鹤》,以浓墨渴笔绘鹤身,用一抹朱砂点鹤顶,吉祥喜庆又仙气十足。李苦禅的《墨笔花鸟》以书风入画,沉厚遒劲、朴拙阳刚;王雪涛的《紫藤白鹇》抓住白鹇啾鸣瞬间之势,写生功夫深厚;崔子范的《朝露》深得白石写意精髓,在传统与时代、现实与浪漫、具象与抽象间随意游走,稚拙天真、浑厚苍劲……
展览期间,北京画院美术馆还邀请花卉艺术老师为展览设计专属插花盆景,装点勃勃生机。
(本文文图据北京画院公布的资料)
来源:澎湃新闻
编辑: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