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与法治的较量
——《幸福到万家》剧评
文丨杨金
在北京卫视、东方卫视黄金档及优酷联播的电视剧《幸福到万家》近日圆满收官,该剧微博话题阅读量突破48亿,正片播放市场占有率冲到30%,形成了口碑与热度齐飞的局面。
《幸福到万家》改编自陈源斌创作的经典长篇小说《秋菊传奇》,讲述了新时代农村妇女何幸福嫁到万家村后,因为跟村委书记万善堂结下梁子,不得不在村民的舆论压力下离开家乡去城市打拼。之后从只会做体力活的普通妇女成长为回到万家村开办民宿,带领万家村走上幸福大道,真正走上乡村振兴之路的领头人的故事。
题材选择上,抓住了农村社会的痛点
本剧选材为农村,虽然我国城镇化发展很快,但是农村的占比非常高,而且很多城镇的人都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因而这个题材对很多人而言是亲切的。《幸福到万家》以民间化的视角,观察当下的乡村生活,通过乡村新女性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揭露出乡村存在的深层次的问题,抓住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痛点,非常具有真实感。
事实上,农村现阶段虽然解决了物质上“穷”的问题,但是在精神文化方面并没有完全跟上,剧中的恶俗婚闹、征地纠纷、顶替上大学等具体的事件,以小见大,把农村落后的习俗,欺软怕硬、抱团排外的落后观念,深陷困境时的无能为力、法律意识的缺失等等问题真实地演绎了出来,让观众体会到很强的代入感。
人物塑造上,性格鲜明接地气
《幸福到万家》聚焦普通人的成长,同时以群像展现乡村生活百态,剧中的每一个主要角色都很生动、有着明确的人物性格,让观众愿意与角色共情。
一开播,各色人物就在“婚闹”中轮番亮相。何幸福与王庆来大婚当日,姗姗来迟的村支书万善堂、执意新人给万善堂行大礼的公婆、肆无忌惮对何幸运闹婚的万传家……将农村社会生态中最典型的性格特征展现了出来。王家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小门小户,骨子里有着封闭保守的小农思想,加上人性中的慕强、寻求保护的心态,使得他们更加忌惮权利。所以在何幸运被恶性婚闹之后,王家第一反应不是讨要说法,寻求法治渠道解决问题,而是为村委书记的儿子万传家找借口开脱。因为何幸福的正当防卫,王家公婆碍于村委书记在村里的威信,害怕万善堂的报复,害怕村里人的排挤,不仅不断给自己的儿媳妇施压,竟然还主动去万家道歉,进门下跪。这些情节对农村内部小门小户的农民在处事方面的顾虑表现得特别精准,能让观众在身边的农村人中找到影子。
细节把控上,合理到位不做作
所谓“细节决定成败”。一部好的电视剧,不仅要有好的剧本,也要有演技在线的演员,更需要注重细节的剧组。整部剧看来下,剧组对很多细节的把控追求精益求精,把乡村故事讲得更有生活气息。
比如,何幸福大婚的场面十分喜庆,接新娘子的车队中,前面是洋气的小轿车,后面有装满挂着红绸缎的嫁妆货车,还有一辆车拉着敲锣打鼓的乡村乐队;婚礼上的红拱门、大鞭炮,热热闹闹的流水席上鸡鸭鱼肉样样俱全,让观众看到了农村已经改变了土、穷的主基调,见证了生活富裕的农家新面貌。另外,剧中的服化道并没有刻意美化乡村的环境,符合剧情背景。比如,人物衣着方面,何幸福穿着领口松松垮垮的线衣、何幸福妈妈的衣服竟然是开线的;室内布景方面,桌上摆的电饭煲、茶壶、暖瓶等,有着因为用的时间长铁片凹陷的痕迹,塑料外壳也是氧化褪色……将一个处于旧与新交接时期的农村呈现在了眼前。
剧情设计上,契合时代大趋势
《幸福到万家》剧情发展的主线是乡村治理。剧中通过“旧”风俗的代表万善堂退出乡村治理舞台,“新”时代的代表何幸福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很好地诠释了时代的大趋势——随着依法治国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乡村治理中依靠传统的人情社会的时代必将被尊重民意和民智、强化法治观念的乡村治理新模式所替代。
万善堂这个人物,既有正直、善良的一面,但是由于逐步与社会“脱节”,在村中形成了“一言堂”“家长式管理”。他在乡村治理过程中,主要依靠乡土人情维系乡村的秩序。虽然在早期万家庄发展的时候,他那些“棍棒底下出孝子”“村里的事情村里解决”的老观念能够带领万家庄致富。但是因为这种违背时代发展潮流的乡村治理模式,在后来的管理上越来越力不从心。何幸福是外来的媳妇,她嫁进万家庄后打破了原有的秩序,不论是为妹妹何幸运被婚闹维权,还是因王家索要征地补偿金,万善堂踢伤何幸福丈夫王庆来,以及万善堂儿子强拆王家塑料大棚等等,看似何幸福经常跟村委书记万善堂对着干,实则是与以万善堂为代表的乡村人情治理旧风俗进行博弈。在同这些乡村人情观的碰撞中,何幸福实现了自身、家人和整个村庄的共同成长,并最终改变了万家庄村民的文化认知,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来源:湖南文艺网
作者:杨金
编辑: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