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艺论坛丨赵稀方:汤俏之于方法

来源:《文艺论坛》 作者:赵稀方 编辑:施文 2023-07-17 10:11:13
时刻新闻
—分享—

文艺论坛(原创).jpg

QQ截图20230706162652.png

汤俏之于方法

文/赵稀方

汤俏的性格很阳光、很活泼,不像是做学术的。开始她对学术的确没什么兴趣,就凭着自己的一点小聪明对付。至于她对什么有兴趣,我也不清楚。随着年龄的增大,感受到周围同事的压力,她开始考虑自己要干什么。确定了学术的方向,她就开始认真去想,认真去做。她很坦诚,懂与不懂,有什么困惑,都直接说出来。碰到自己不明白的东西,她会虚心请教,一定要把它弄懂。这样的话,她不懂的东西就愈来愈少。在我的学生中,汤俏不是最有成就的,已经评上教授乃至博导的有的是,但她是进步最明显的。

汤俏硕士读的是当代文学,和很多学术新手一样,凭借自己细腻的感受,就可以写出一篇漂亮的文章。这种评论,以描述为主,讲来讲去无非人性。纵观学界,特别是现当代文学领域,多数人确实这样写文章,很多人就这样写了一辈子。评的作家可以不同,领域可以转移,但套路不变,水准也始终没有变化。这种人可以评硕博导,也可以成为知名评论家。汤俏却觉得总是这样写不行,写来写去,没有出路。如何超越自己,也超越别人,这是她一直以来考虑的问题。

我赞赏她有这样的思考,我主张文章贵在精而不在多,但不能平面重复。只要你的下一篇文章能够超过上一篇文章,那就有进步。假之于时间,你的水准就会慢慢提高。

她首先觉得,自己缺乏理论。看到别人的文章,理论术语很多,觉得很高深。我对她说,这是另一个坑。有些文章,包括学生的论文甚至知名批评家的文章,通篇是各种西方当代理论家的名字,但对于要谈的问题,却不知所云,没有能力解决。我很不喜欢这种文章,它还不如描述感受的文章,后者至少说人话。这种文章看起来很高深,但在有理论训练的人面前立马露馅,暴露作者其实对每一种理论都缺乏系统了解。这种文风,我觉得是不自信的表现。

理论没用吗?并不是。理论并非点缀,它能拓展学术视野。面对一个事物和现象,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看。这个角度,就是理论。很多先生说,不要盲从西方的新方法,要从文本出发,但他们写文章并不是没有理论,只不过是陈旧的理论。他们习惯于从阶级角度看问题,却意识不到它是一种方法。我们不少文学史就是这样的:面对古代或现代的小说,他们首先说小说表现了下层贫民的苦难,暴露了社会的黑暗,然后说局限在于由于时代的限制,没有意识到阶级反抗的途径。这种阶级分析的方法,已经成为一种意识形态,让人们以为放之四海而皆准。

阶级分析的方法并非一无所取,它也是看待问题的一个角度,但我们不能仅仅只有这一种方法。只要我们粗浅了解女性主义的理论,我们就可以从性别的角度分析问题。刘禾从萧红《生死场》中的女性意象出发,在茅盾的民族国家论述之外,开辟了女性角度的论述。只要我们粗浅了解后殖民理论,我们就可以观察到种族问题。萨义德从种族出发,发现欧洲文学中的西方中心问题,推翻了欧洲文学的人文主义经典论述,如此等等。理论的用处就在于此,它让我们避免了从单一的角度看待问题。

当时华语语系文学正在流行,在海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我让汤俏认真阅读史书美的《视觉与认同:跨太平洋华语语系表述·呈现》,辅之以读我的《后殖民理论》。她竟然一本书看了两个月,反复阅读,不懂的地方就不时来和我讨论。我让她读这本书,并不是因为这本书很完美,而是作者如何在华文文学界运用后殖民理论,提出华语系的理论,这本书是有建树的。它建立了一个华文文学与中国文学的二元对立,洞察出国内世界华文文学界没有意识到的中心意识。史书美论述的长处,就在于有方法,反衬出我们长期以来的无方法。但她也有问题,即以语种文学的方式来套用华文文学,并且以理论来抽象历史,随意找史料支持自己的理论。一种理论如果不能穷尽对象,那么得出的结论就是可疑的。

从汤俏与我的交流来看,她从不明所以,到基本明白,再到提出自己的问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一次阅读,不为学习某种知识,而是了解学术方法的运用。从此以后,她再写文章,首先会琢磨这个对象的问题意识何在,而不是根据肤浅的感受,拿来就写。理论视野的养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她现在写文章,思考的时间很长,虽然这影响她的产量,但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

理论固然是一个方面,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历史感。如果说理论训练的难度,在于晦涩难懂,那么历史感的获得,就在于原始史料的获得,这需要下苦功夫。文章没有深度,常常是因为没有谈出历史的原委,没有把握深藏于其间的逻辑。我们不能以现在的眼光和感受,来谈不同时代的东西。我为了写《报刊香港》,在香港看了几百种报刊。历史的脉络和层次,就是在看材料的过程中逐渐展现的。汤俏提出,面对一个香港刊物,觉得没什么感受。我提出,因为她不了解当时的历史,这就需要积累历史史料,否则只能做一般性的描述。

她的确能沉下心来。有一次,我和汤俏去港大调研。作为一个爱打扮的女孩,她没有被浮华世界所诱惑,没有说要去铜锣湾商场,而是泡在港大图书馆里,和我一起看旧刊、看缩微。这一点让我想起来有点惭愧,不过可见汤俏在学术上的投入和努力。如今她写有关香港的文章,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历史意识。她会思考文本与历史的脉络所在,这当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从她所问的问题,我能感觉她的思考方向。

汤俏在学术上的进步,最明显的是她自己已经能够分辨论文水准的高低,对于那些平平的文章已经不能忍受。这似乎很容易,其实不然,我看很多人都没有做到。这一点至关重要,如果你分不出好与差,努力没有方向,功夫岂不是白费?

汤俏有两个领域:华文文学与网络文学。她的博士论文做的是北美华文文学,我觉得她把北美文学的线索基本勾勒出来了,为后人提供了分析框架。书名原来很长,我建议她干脆叫《北美新移民文学三十年》,向钱理群等人的《现代文学三十年》致敬。汤俏原来在文学所的数字信息室工作,自然接触网络文学研究,她的文章目前在这一领域也引起了一定的注意。

汤俏只能说已经小有成就,离她的目标还很远。她还在路上。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来源:《文艺论坛》

作者:赵稀方

编辑:施文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文化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