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艺论坛丨胡泊:中国当代书品理论话语性探析

来源:《文艺论坛》 作者:胡泊 编辑:施文 2023-01-28 09:08:21
时刻新闻
—分享—

文艺论坛(原创).jpg

grain-7288138_960_720.jpg

中国当代书品理论话语性探析

文/胡泊

摘 要:中国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之一,在当代展厅效应的影响下面临着传统书品理论的失语危机。文章立足回归传统书品理论,以中国传统书法品评理论精神为中心,将传统意识运用于当代书法批评,通过厘清传统书法品评术语的真切含义,揭示传统书法品评的内在规则与观念的衍变,从而探究传统书法品评理论的价值取向,与当代艺术精神相结合,从而发掘出契合现代语境的中国当代书法品评理论话语体系的评价标准。

关键词:书品理论;失语;书品范畴;话语重建

一、展厅效应下中国当代书品理论的“失语”

1995年,曹顺庆先生在《21世纪中国文论发展战略和重建中国文论话语》中首次提出了中国文论失语症和重建中国文论话语这一话题,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随后,他进一步对“文论失语症”进行了阐释:“长期以来,中国现当代文艺理论基本上是借用西方的一整套话语,长期处于文论表达、沟通、解读的‘失语’状态。”①而中国传统书法品评理论在西方文艺理论全面入侵的全球化浪潮下,同样不断遭受诘难与责问,逐渐出现“边缘化”现象,伴随着西方展览形式的引入与中国书法家协会的成立,大批书法爱好者被吸引到书法展赛的创作中,而“神、妙、能、逸”等传统书法品评标准不再是当代书法展赛评审标准的主流,取而代之的是对展厅效应与视觉冲击力等西方文艺理论中的价值取向的追求。由此,中国当代书品理论同样出现了“失语”②的现象。

在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书法家群体由文人阶层转向了市民阶层。“古代是以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文人士大夫阶层为主体,今天则是以一般现代综合知识的大众为主体,这是不可弥补的先天差异,也由此决定了审美和价值标准等诸多差异。”③书法由精英艺术转为大众艺术,浮躁的“功利化”与“形式至上”使现代书法陷入了混沌与尴尬的处境,“打破了书写者应有的心中宁静,他们不断地复制古人、名家或自己,成为一个十足的技术主义者”④。展厅效应的影响迫使创作者必须走向大尺幅创作,并催生了越来越多在书法创作中夸张变形的书法结体、千奇百怪的章法、变幻无章的墨法等现象,在展赛用纸与形式的选择上也加以工艺化制作。与此同时,由于书法艺术特有的高度抽象性,以及传统书论与现代汉语之间的隔阂,创作者对书法的认识与评价日趋模糊,而诸如“线条”“形式”“空间”等西方图像学观逐渐融入传统书法审美系统,加重了创作者对书法传统精神内涵理解的偏离,伴随着的是当代书法人文精神的丧失。反观当下国展评审标准,也仅仅停留在对作品本身技术层面的评判,而忽略了创作者文化底蕴和个性风格层面的挖掘,而在入展评语中往往也很少出现诸如以“神、韵、味、气”等传统书品理论中所形成的美学范畴加以述评,而是转向对于书法作品中字的线条、章法、结体的造型分析。孙过庭《书谱》有言:“贵能古不乖,今不同弊,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⑤倘若用内容与形式来替代“质”与“文”来品鉴书法作品,那么“文”是否仅是“形式”?“质”的内涵又岂非“内容”所能容纳?在当代的书法评论中,传统书法的概念术语基本上已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大多为西方的理论话语,用西方的理论思维解读中国的书法现象。面对多重文化焦虑与传统书品理论的现代转型困境,我们应该以本土化为立足点,回归传统,尊重书法的历史与现实,重新研究传统书品理论及其价值取向,探究中西艺术批评的通约性、培养多元融合的思维方式,探究当代书品理论话语重建路径。

二、传统书品理论范畴体系

书品理论是指把书家、作品作为评论对象,运用等级方式,建立以书法秩序和谱系为目标的理论内容,揭示了古代书法秩序的建立以及在这个秩序中,书家、作品、读者三个方面所承担的历史角色。在历代书品理论中,不仅建立了古代书法品评的“传统”及“楷模”,且在各个时期均加以丰富与完善,使得书法品评得以稳定可持久地发展,充分展现了古代士人的艺术追求与文化品位。

(一)传统书品理论的历史流变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美”字释意为“羊大为美”,而日本美学家笠原仲二在《古代中国人的美意识》中提出“中国古代美意识的起源是‘味觉美’”,“品”字正是概括了这一特点。“品”作为中国艺术精神乃至中国文化深层积淀的产物,其内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直觉思维与形象思维特点,是一种具有传统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的审美评论范式。“品”源于汉代开始的“人物品藻”之风,《汉书·古今人表》中以九品来品评人物⑥,品鉴之风应运而生。魏晋以来,这种品鉴方式渗透到文学、绘画和书法美学中,庾肩吾的《书品》、谢赫的《古画品录》、钟嵘的《诗品》与沈约的《棋品》,构成了中国古代特有的“品”味审美现象。“书品”之名最早见于南朝梁庾肩吾的《书品》,受汉代班固的“人物品藻” 九品论人法的影响,庾肩吾将由汉代到南朝梁的128位书家分为上、中、下九品,以“天然”与“工夫”作为品评标准,不受时代和个人的审美倾向的左右,立足于更高的理性立场去把握书法风格的审美特征,开了以“品”论书的先河;到了唐代,由于受到政治方面的影响,文学艺术的品评加上了人物品格因素,不再是简单的上下分级。李嗣真《书后品》因袭了《书品》的分品分级的品评方式,对82位书家进行了归品并作简要述评,并在九品之上列“逸品”为众品之首,称“钟、张、羲、献,超然逸品”。⑦张怀瓘在《书断》中提出了以“神品”“妙品”“能品”三品划分作品的高低,这三个品名的确立,为中国书法品鉴提供了明晰的概念和语汇。《书断》先从古文、大篆、籀文、小篆、八分、隶书、章草、行书、飞白、草书这十种书体的源流进行阐述,后将178位历代书家“断”入神、妙、能三品之中进行品评,同时又以书体为内容进行等级划分;宋朱长文继张怀瓘作《续书断》,将唐宋 83 位书家“断”入神、妙、能三品之中,弥补了《书断》的一些不足,给“神品”“妙品”“能品”制定出具体的定义;明项穆在《书法雅言·品格》中提出“正宗”“大家”“名家”“正源”“傍流”五品,所指“品格”逐渐趋向书法的风格特征;清包世臣在《国朝书品》中加上了“佳品”,为“神”“妙”“能”“逸”“佳”五品,并将“逸品”降次到“能品”之后,品评了从秦汉始至清代中期共97位书家,其所提出的“佳品”为中国书法美学创造了新的审美语汇;而康有为在《广艺舟双辑》中又增加了“高品”,并延续张彦远在品评绘画中所提出的“精品”,以“神”“妙”“高”“精”“逸”“能”六品对南北朝 77 个碑版刻石进行了归品。综上,凡此种种以“品”的方式介入书法审美评判中,形成了古人品评书法的话语体系。

(二)传统书品理论的价值品第

在书品理论的发展过程中,不同朝代的不同的书法理论家对“品”的派生范畴都有不同的看法,唐张怀瓘建立以“神”“妙”“能”三品进行品级划分的价值体系,而朱长文也在《续书断》中对“三品”进行了如此界定:“杰立特出,可谓之神;运用精美,可谓之妙;离俗不谬,可谓之能。”{8}在传统书品理论中,“能”“妙”“神”是书法层级逐渐发展的境地,是从形式本身的“形”到融合“心”再到表现“神”。而“逸”在历代书品理论中长期存在着“逸品”与“神品”的论争,此处便不加以展开。通过剖析其中的价值品第内涵,揭示其中的内在规则,是当代书品理论话语重构的前提。

1.“能”

“离俗不谬,可谓之能。”{9}意旨附丽于通俗但无荒谬之意。包世臣在《国朝书品》中将能界定成“逐迹穷源,思力交至”{10}。康有为 《广艺舟双揖 》云:“东坡曰‘大字当使结密而无间。此非榜书之能品,试观 《经石峪》,正是宽悼有余耳。”{11}综上可以看出“能品”具有一种以工巧取胜的美,旨在书作严格恪守传统,选定某一家或某一帖,由学其形质到学其神韵,深入临摹。“能品”之作从整体观之便可看出其取法于经典书作中的何人何帖,正所谓“雅有门庭”,体现了创作者严谨的创作态度和精细复合的传统精神,但“能品”书法缺乏书家的独立个性与独特风格,缺乏一种高雅自然的意境。由此,“能品”在书作中体现为两个特点:一是创作者技法纯属,功力深厚;二是缺乏艺术个性表现,作为书法品评范畴的最低品,是书法入品的基础。

2.“妙”

包世臣在《艺舟双辑》中界定妙品为“酝酿无迹,横直相安”{12}。“酝酿无迹”意旨作品体现创作者独特的艺术个性与风貌,与“能品”相比,“妙品”不再囿于对取法传统的技法表现,而是在此基础上探寻创作者自我的艺术语言,自成一家,其创新有助于推动书法艺术的进步与发展,力求在历史上留下印记;而所谓“横直相安”意旨法度严谨,笔笔不苟,规矩绳墨。朱长文在《续书断》中说“运用精美,可谓之妙”{13},并品评褚遂良书法为“妙品”:“其书多法,或学钟公之体,而古雅绝俗;或师逸少之法,而瘦硬有余。至于章、草之间,婉美华丽,皆妙品之尤者也。”{14}褚遂良师法钟繇、王羲之,清丽脱俗,婉美华丽,由此看出,“妙”的另一特点即要求笔墨超逸、运用精美,灵活秀丽;除此之外,朱长文还在《续书断》中品评欧阳询为“纤浓得中,刚劲不挠,有正人执法,面折廷诤之风,至其点画工妙,意态精密,无以尚也”,意旨“妙品”书作具有一种外形姿态美与形式美。在绘画品评中,黄休复在 《益州名画录》中将“妙格”界定为“画之于人,各有本性,笔精墨妙,不名所然。若投刃于解牛,类运斤于祈鼻。自心付手,曲尽玄微,故目之日妙格尔”{15},意旨“妙品”之作能够达到超越技巧,心手相应而挥洒自如的境地。朱自清曾在文中将“妙”归纳为:“魏,晋以来。老庄之学大盛,特别是庄学:士大夫对于生活和艺术的欣赏与批评也在长足的发展。清淡家也就是雅人,要求的正是那‘妙 ’。后来又加上佛教哲学,更强调了那“虚无”的风气,于是乎众妙层出不穷。在艺术方面,有所谓‘妙篇’‘妙诗’‘妙句’‘妙楷’‘妙音’‘妙舞’‘妙味 ’以及‘笔妙’‘刀妙’等。”{16}而在中国古典哲学中,“妙”是指宇宙本体的生机活力,与“道”“无”“自然”等范畴有紧密联系。由此,“妙品”书法要求创作者具备高超的艺术技巧,遵循谨严的规矩法度,以古人之规矩运我之性灵,游刃有余,心手双畅,注重作品的个性表达与创新。

3.“神”

在张怀瓘所建立的以“神”“妙”“能”为价值品第的品评体系中,“神”被列为“三品”之首,在历代书品理论中,宋朱长文、清包世臣、康有为都沿用此法。张怀瓘在《书断》中将张芝、王羲之书法列为“神品”,评张芝云“至于蛟龙骇兽,奔腾拿抉之势,心手随变,窈冥不知其所以然也。精熟神妙,冠绝古今”{17},意旨“神品”书家在创作过程中超越了技巧的“能”层面,从心物融合的“妙”层面达到了传神的境界,心手相忘,笔墨俱化,以形写神,融会贯通,而其评王羲之云“备精诸葛亮体,自成一家之法,千变万化,得之神助,自非造化发灵,岂能登峰造极”{18},意旨“神品”书家书写时精神的专注与自由,并在其中具有“如有神助”的灵感涌现,是来自书家自身与自然交流中的一种天然的生发与流露。而赵孟兆页在《跋定武兰亭》中品评羲之“右军人品甚高,故书入神品”{19}。由此,“神品”又与书家的人品相关联,呼应了传统书法品评中“书为心画”“书如其人”的观念。由上可知,“神”的境界是书家追求的最高审美理想,是集结书家功力、天赋、才情与人品的共同结晶,又是一种富有生命意识与情趣的精神境界。

三、当代书品理论的话语重建

以“神、妙、能”为核心展开的历代书品理论蕴含丰富的美学范畴,诸如风、骨、味、气、形、神、韵、风骨、自然、道、境等,这组成了经典的书品理论体系,纵使历史语境已然面目全非,但其间所蕴含的美学理想仍是中国艺术精神的体现。面对当代全球化的浪潮与多元文化语境,重构当代品评理论的话语建设,必须以中国传统品评理论精神为中心,将其与当代艺术精神相结合,重新阐释它,赋予新的内涵,从而凸显民族价值与特色。清魏源说:“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综观当代书法现状,构建当代书品理论应以书家的传统技法、人文素养、道德品格为指向,培养创作者对传统文化更积极的认识与深入的情感认同,让书法发挥其文化价值与时代价值,落实书品理论发展中对于“笔墨当随时代”的呼唤与要求。

首先,应确保“有技入艺”的落实,加强对技法训练的巩固,遵循传统书品理论中“能品”对技法上的要求,朱存理在《铁网珊瑚》中引宋人赵孟溁释“能”云:“能者,源流传授,下笔有法,学而知之者也。”随着学科发展,书法专业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体系日趋成熟,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应加强学生在技法训练上的广度与深度,从对历代经典碑帖作铺开式的临习到自选其一家进行深入地钻研,引导学生临古而不泥古,做到法度上的严谨与精熟。而在展赛的评审过程中,更应加强对创作者技术层面的考量,提倡取法应从高古的创作导向,杜绝仿造今人而作的“展览体”与技术性错误的出现。

其次,应提升“由艺入道”的发展,改变轻“道”重“技”的观念,强调作品的原创性与个性表达,发扬传统书品理论对“妙品”的追求。一是应加强书写文稿的原创性,二是强调在艺术风格上自我风貌的表现,从而达到得手应心,游刃有余。由于个人阅历、个性特征、审美素养与文化理解的不同,创作者在书体、取法选择与表现手法诸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审美判断与选择,从而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因此,应抛却诸如尺幅限定等程式化的评判标准,鼓励创作者合理选择适合自身的表现方式,以促发自我艺术语言的表达,加强文化层面的培养,回归于传统书法中浑然天成的“书卷气”。

最后,应弘扬“由道入神”的追求,由现阶段评审机制中仅停留于对“作品”的关注转而取向对以“书家”与“作品”相结合的评审方式,关注创作者的文化身份,强化创作者在经典诗词的阅读积累,促进国学素养的提升,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以期实现传统书品理论中对“神品”的向往。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象,书法艺术与中国文化互为表里,而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呼应了书法创作中心手相忘、神形合一、神韵自如的艺术追求。当下书坛出现了将书法“世俗化”与“功利化”的现象,更有甚者利用新媒体时代的特点,通过炒作与运营使书法沦为赚钱的工具。因此,培养与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相契合的审美素养与人生价值观应是当代书法品评的关键旨趣。

注释:

{1}曹顺庆:《文论失语症和文化病态》,《文艺争鸣》1996年第2期。

②医学界也有“失语”这个术语,特指病人突然不会说话的状态,亦即“失语症”的表现。据国内评论家曹顺庆声称,他于 1995年率先提出了中国文学理论研究“失语症”。南京外语学院的从丛教授曾于 2000 年发表论文,指出目前中国英语水平很高的青年学者,竟无法用英文表达我们的母语文化,当西方的同行学者们向他们询问中国的传统文化时,却无言以对,据此他称之为“中国文化‘失语’”。其实这个术语在中国 20 世纪中晚期的各大知识领域都有所表现,并且随着时代文化境遇的变迁,“失语”逐渐扩展了其指代含义。

③丛文俊:《二十世纪书法转型——人与文化的分析》,《书法》2002年第1期。

④杨疾超、何红:《承续传统文化,寻找丢失的书法精神——当代高等书法教育发展之路》,摘自祝遂之主编:《2010杭州国际高等书法教育论坛论文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0年版。

⑤[唐]孙过庭:《书谱》,载《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2014年版。

⑥[东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一)》,中华书局1995年版。

⑦ [唐]李嗣真:《书后品》,载《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2014年版。

⑧⑨[北宋]朱长文:《续书断》,载《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2014年版。

⑩{12}[清]包世臣:《国朝书品》,载《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 2014年版。

{11}[清]康有为:《广艺舟双辑》,载《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2014年版。

{13}{14}[北宋]朱长文:《续书断》,载《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2014年版。

{15}[北宋]黄休复:《益州名画录》,载《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2014年版。

{16}朱自清:《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17}{18}[唐]张怀瓘:《书断》,载《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2014年版。

{19}[元]赵孟兆页:《跋定武兰亭》,载《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2014年版。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来源:《文艺论坛》

作者:胡泊

编辑:施文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文化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