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花开盛世·鼓响神州丨湖南省花鼓戏剧院建院70周年系列之“专家谈”

来源:湖南省花鼓戏剧院 编辑:施文 2023-12-05 17:30:09
时刻新闻
—分享—

湖南省花鼓戏剧院建院70周年——专家这样总结“省花路子”

记者:刘淼

图片

“自觉传承湖南花鼓戏浓烈的乡土特色和喜剧风格,较为典型地体现了我国戏曲喜剧的美学精神;重视戏曲现代戏的创作,不论是小戏还是大戏,擅长表现当代普通人的生活和精神风貌,特别是以喜剧的风格和样式来表现,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这两点大概就是戏剧界所说‘省花路子’的主要内涵。”在日前举行的湖南省花鼓戏剧院建院70周年现代戏艺术成就学术讨论会上,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会长季国平这样总结湖南省花鼓戏剧院的创作风格。

图片

今年是湖南省花鼓戏剧院建院70周年,近日,由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湖南省花鼓戏剧院建院70周年现代戏艺术成就学术讨论会暨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第三十三届年会在长沙召开。与会专家回顾了湖南省花鼓戏剧院传承发展、守正创新、硕果累累的70年,更对在戏剧界广受赞誉的“省花路子”进行了总结。

图片

湖南省花鼓戏剧院是湖南花鼓戏中最具代表性的表演艺术团体。从最初建团的“十八罗汉”发展为现今拥有200多名干部职工,一路走来,几经坎坷、几度辉煌。“在70年的漫长岁月里,我们力争在保持湖南花鼓戏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力求创作那些能鼓舞士气、凝聚人心、表现湖湘人民群众的劳动和创造、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戏剧作品。” 湖南省花鼓戏剧院党委书记、院长陈争光说。

图片

“浏阳河,弯过了几道弯,几十里的水路到湘江……”这首至今仍被广为传唱的歌曲《浏阳河》就是出自20世纪50年代湖南省花鼓戏剧院创作的花鼓戏《双送粮》中的一段。在每个历史时期,湖南省花鼓戏剧院都能敏锐捕捉时代热点,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积极生动反映现实生活且广受人民群众喜爱的艺术精品。“在我院上演的200多个剧目中,现代戏占了70%,只有深入生活,才能创作出有温度、接地气、传播中国精神的作品。”陈争光说。

图片

新时代以来,湖南省花鼓戏剧院更是不断发展前行,成果显著。《桃花烟雨》《蔡坤山耕田》《夫子正传》相继获曹禺剧本奖,为优秀剧目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蔡坤山耕田》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及滚动资助项目;黄涓涓荣获文化和旅游部授予的“新时代中国戏剧旦行领军人才”称号。“从新时代剧院的新创作剧目来看,在保持着花鼓戏剧种和湖南省花鼓戏剧院传统、特点、优势的同时,又有着鲜明的进步和发展,时代性更鲜明、内涵更深刻,既有对传统经典的传承和创新,又有对当下生活生动的时代性的呈现,拓展了剧院创作题材的领域,发展了花鼓戏艺术。”季国平总结。

图片

图片

湖南花鼓戏以喜剧见长,且具有与其他地区不同的艺术特点。“东北的喜剧,热闹、泼辣,剧中有很多憨而可爱的人物;四川的喜剧犀利、睿智、文雅,剧中有些喜剧人物如秀才,则有些‘酸’,被称为‘酸秀才’;湖南花鼓戏则温和、幽默,并不过于张扬、激烈,还能使人忍俊不禁。湖南省花鼓戏剧院创作的《补锅》《打铜锣》《八品官》《桃花烟雨》等现代戏都具有这样的风格。”戏剧理论家、评论家王安奎谈到,能够从小人物中挖掘出喜剧性,让观众在轻松的欣赏中既能感到传统文化之美,又能得到审美愉悦,这也是“省花路子”的特点之一。

戏剧理论家、评论家李春喜总结,尊重生活,热情地塑造小人物;在表演行当设计上,努力结构出生旦的对子戏,包括丑旦的对子戏,或者生旦丑的“三小戏”,这样的人物关系,更容易发挥花鼓戏的丑旦结构的载歌载舞的表演传统;继承传统的艺术形式,在表演贴近生活的基础上,大胆发挥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创造新颖、独特甚至夸张变形的舞台形象;坚持开放的创作理念,在艺术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体现审美情感的时代化。这是“省花路子”对现代戏喜剧舞台艺术创作的重要启示。

图片

除了独特的喜剧风格,擅长用小人物做大文章,排大题材、讲大故事、弘扬大境界,反映湖湘人民“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的坚韧品格外,将时代主题融入人物情感与歌舞形式中,也是“省花路子”的重要特征。

《桃花烟雨》是以当下苗藏地区人民现实生活为题材的现代戏,主旨是脱贫致富奔小康。这类剧目甚多,通常是具体描述主人公如何带领群众克服种种困难摆脱贫穷的。该剧则另辟蹊径、别具情貌,呈现出一种扣人心弦的独特风景。”戏剧理论家、评论家王蕴明总结,该剧始终在歌舞音乐中演进,民族民间舞与花鼓戏传统身段交相辉映,采茶调、道情调、木马调等花鼓戏传统腔调与现代音乐巧妙融合,舞台上充盈着浓浓的人间烟火气,人物性格纯朴、天然、鲜明、生动,在一片歌舞嬉戏的场景中传递着时代心声。

“对历史最好的纪念就是创造新的历史。”70年,再出发。陈争光对湖南省花鼓戏剧院的未来也有新的憧憬。“作为长沙花鼓戏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保护和传承花鼓戏艺术,探索创新发展新范式,已是我们责无旁贷的重任。我们将守正创新融入贯穿到文艺创作实践全过程,努力打造更多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铸就新时代的文艺高峰。作为文艺院团,我们也在深入探索‘戏曲+商业+旅游’融合发展思路,通过打造多样化、品质化、特色化的文旅融合项目,使花鼓戏进一步拥有新的观众群落,适应今天观众的审美需要。”据陈争光介绍,剧院已经将目光锁定在了代表剧目《刘海砍樵》,并计划推出同名科幻版沉浸式神话舞台剧,力争打造长沙又一火爆演艺项目。

(文字内容原载于《中国文化报》)

来源:湖南省花鼓戏剧院

编辑:施文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文化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