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第十二届三江笔会在长沙启动 聚焦长江经济带青年与城市共生

来源:长沙文艺 作者:王绵 刘柯 编辑:唐雨欣 2025-09-24 20:06:04
时刻新闻
—分享—

IMG_4488.jpeg

9月24日上午,“青春湘伴·城势共生”第十二届三江笔会启动仪式暨“长江经济带青年发展力与城市文明共生”专题研讨会在湖南长沙举行。来自武汉、南昌、长沙三市,以及吐鲁番、株洲、湘潭等地的作家和网络作家齐聚湘江之畔,围绕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深入探讨文学与城市发展、青年力量与时代使命的融合路径。

本次活动由长沙市文联主办,长沙市作家协会、《创作》编辑部承办。湖南省作协主席汤素兰,长沙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舒全球,湖北省作协副主席、武汉市文联副主席、武汉市作协副主席、武汉文学院院长张执浩,南昌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周文彬等出席并致辞。

文学为媒,共绘长江文化的时代气象

作为东道主,长沙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长江经济带中心城市,更是一座三千年城名城址不变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享有“楚汉名城,屈贾之乡”之称,长沙还拥有岳麓书院、马王堆汉墓、走马楼三国简牍、铜官窑等文化瑰宝,同时也是工程机械之都、科技创新高地,并且连续17年蝉联“最具幸福感城市”。近年来,在湖南省作协、长沙市委宣传部和市文联的领导下,长沙文学事业蓬勃发展,形成了开放包容、充满活力的文学生态。

在这一背景下,长沙涌现大量优秀文学作品:纪红建《乡村国是》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和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特别奖,汤素兰《南村传奇》获第十一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龚盛辉《中国北斗》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和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沈念《大湖消息》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黄菲菂《报告文学史论》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提名,张雪云《“海牛”号》获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蔡皋《不能没有》和彭湖(笔名诺亚)《白夜梦想家》获第十二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等。

网络文学方面亦成果丰硕:2022年,贼眉鼠眼《贞观大闲人》、愤怒的香蕉《赘婿》被大英图书馆永久收藏;2023年,《赘婿》获中国网络文学最佳IP奖,空留《惜花芷》获最佳海外传播奖;2023至2024年,流浪的军刀《逆火救援》、三生三笑《逾鸿沟》、红刺北《第九农学基地》、墨来疯《极限基因武神》等作品先后获中国作协重点扶持或入选影响力榜单,妖夜更斩获茅盾文学新人奖。2024年,流浪的军刀、红刺北、墨来疯荣登中国网络文学影响力排行榜,何许人《四时记》、穿黄衣的阿肥《终末的绅士》分获中国作协重点扶持与中国网络科技科幻文学创作扶持。今年,流浪的军刀《记忆狙击》与阿酥《筑梦边疆》入选中国作协重点扶持,空留《惹金枝》入选影响力排行榜,彰显长沙网络文学在精品创作、国际传播、产业价值及行业引领上的强劲实力与广泛影响力。

IMG_4489.jpeg

汤素兰在致辞中指出,“三江笔会”是促进三地作家交流、推动区域文化互鉴和文学繁荣的重要平台。她强调,湖南是一片文化底蕴深厚的红色热土,近年来湖南省作协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完善创作扶持机制,实施重点作品扶持项目、签约作家制度,开展“百名作家写百村”等活动,推动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书写时代变迁。她期待,通过本次笔会,三地作家能进一步加深了解、增进友谊、激发灵感,以生花妙笔描绘长江文化的磅礴气象,书写新时代人民的奋斗梦想,共同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

携手共进,打造中部文学交流品牌

自2013年创办以来,“三江笔会”已成为武汉、长沙、南昌三地乃至长江中游城市群文学交流的重要品牌。十二年来,三地文联以汉江、湘江、赣江为纽带,打造出极具影响力的城际文学交流平台,汇聚千余名作家,催生大量优秀作品,为区域文化协同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IMG_4490.jpeg

舒全球表示,三地山水相连、文脉同源,是湘鄂赣文化荟萃之地和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核心支撑。“三江笔会”以“携手发展、文学先行”的姿态应运而生,推动作家互学互鉴、共同成长。他希望作家们以“青春湘伴·城势共生”主题,走进长沙街头巷尾、市民群众和发展一线,捕捉时代故事,书写长沙青春活力与发展新貌。

IMG_4491.jpeg

张执浩指出,“三江笔会”对加强中部文学协作、书写长江经济带发展、挖掘城市文学特质、表达城市文学形象发挥了重要作用。三座城市文化基因各具特色,但共同秉承“江湖气魄”与“人文情怀”的精神底色,既是地理意义上的“长江中游城市群核心”,更是文学版图上的情感共同体。他相信本届笔会将在长沙这片充满灵性的土地上收获丰硕成果。

IMG_4492.jpeg

周文彬称,“三江笔会”是连接三地文化脉络的重要桥梁,更是三地共同培育的一块文化沃土、一片精神家园。他表示,南昌作为发起者和参与者,始终珍视这一机制。他期待与长沙、武汉同仁深入交流,推动创作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精品力作。

青春湘伴:青年力量与城市共生

启动仪式后,“长江经济带青年发展力与城市文明共生”专题研讨会顺利举行。各地作家代表围绕青年创作与城市发展、网络文学与城市文明等议题展开交流。

IMG_4493.jpeg

武汉儿童文学作家蔡俊以“以童年之光,映照城市未来”为题,探讨儿童文学在折射城市文明与时代变迁中的价值。她指出,儿童文学是城市文明的“温度计”与“光谱仪”,呼吁青年作家将“小我”融入“大我”,通过采风和体验积累真实素材,成为城市的观察者和记录者。

武汉网络作家艾小图(黄代思)在“江流与后浪:谱写青年发展与城市文明的共生新篇”主题发言中,结合自身经历分析网络文学与城市文明的互动。她认为,城市是青年成长的“沃土”,网络文学是“共生共创”的现场,青年创新是推动城市文明迭代的“核心引擎”。她呼吁青年创作者深入挖掘长江经济带故事,记录奋斗与发展。

南昌作家文非(曾文辉)以“江水浩浩汤汤,生活川流不息”为题,赞誉长沙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典范,强调作家应多角度表现城市与时代变迁,从江河与生活中捕捉人性微光,记录诗意现实。

此外,南昌作家王彦山呼吁: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走上街头,走向田野”。武向春认为,南昌、武汉、长沙三城共享相似的精神连接,植根于长江文化的磅礴生命力。

吐鲁番市作协主席刘迎春,围绕吐鲁番与湖南的历史渊源、湖南对吐鲁番的文化援建分享了对文学与城市、青年与时代关系的思考。

株洲市作协主席张雄文讲述了长江文化的重要性:长江滋养了长沙、武汉、南昌等重要城市,也包括地处湘江之畔的株洲。他还从历史文脉、工业精神、红色基因等方面介绍了株洲的文化底蕴。

湘潭市作协主席谢枚琼将“三江笔会”与“长株潭一体化”国家战略紧密联系起来。他认为,文学活动在区域经济文化协同发展中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他提出,要在经济强势的基础上塑造文学强势和文化强势,才能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比翼齐飞”。

长沙本土作家龚盛辉强调,青春就是创造力,文学创作也应关注青年和青年的创新。张雪云、诺亚也分别从报告文学、儿童文学的角度,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创作实践、文学责任进行了分享。

扎根生活,书写时代,作家采风活动启动

24日下午起,作家采风团先后赴谭家坡、陈家坪遗址、长沙铜官窑博物馆、铜官老街、夏国安艺术博物馆、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果展、万兴科技、草花互动、神漫文化、后湖国际艺术园、笑工场、长沙博物馆、长沙市城市规划馆等地,开展为期三天的采风,深入感受长沙的历史文化、科技创新与城市活力,积累创作素材。

笔会期间,作家将围绕“青春湘伴·城势共生”主题,结合采风见闻,创作一批反映长沙发展、长江文化交融与青年奋斗精神的文学作品。

IMG_4494.jpeg

启动仪式上,长沙市委宣传部为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获得者张雪云颁发奖金20万元。

仪式同时透露,肖辉跃长篇散文《中国海岸线》与杨丰美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工业遗产》即将出版。这两部作品均为湖南省作协2025年度重点扶持项目。

仪式由长沙市作协主席纪红建主持。长沙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邓文娟,《吐鲁番》杂志副主编刘奔海,吐鲁番市鄯善县文联主席李荔,湖南教育出版社总编辑莫艳,湖南文艺出版社文学图书编辑部主任谢迪南,三地30多名作家及长沙市区县文联、作协负责人参加。

来源:长沙文艺

作者:王绵 刘柯

编辑:唐雨欣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文化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