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小婧:以全球化视野,书写中式英雄主义情怀
(原载中国作家网2025.1.24)
中国作家网:你曾说,在今后的创作中,你将“以全球化视野”去挖掘题材,进行创作,全球化视野在你的创作中具体是如何体现的?
沐小婧:在全球化的大潮之下,人类的命运已经紧密相连,作为一名作家,在创作中必须兼具时间视角与空间视角的全球视野,秉持文明交流互鉴的精神,用认识世界文明与全球发展的广角镜头,尊重文明的多样性,从而用中国视角观察世界,并以世界视野回看中国,只有这样,一个作家才能将自己的眼界打开,创作出有深度,也有广度的作品。
在今后的创作中,我将秉持这种全球化视野,力争使得自己的作品更具开阔度,用这种视野的开阔,打开更多写作的窗口,走进更为丰富的世界,这是我目前、未来写作的方向。以我的古董类的历史题材《归藏》为例,这类题材多数都将写作的视野集中在了国内,作家的写作也是立足在国内,国内挖宝、鉴宝或从北到南运送护宝等,但《归藏》是从欧洲开启视角,描述火烧圆明园前夕(1860年)至今日(21世纪),一百多年来上千万件文物流失海外的故事,不仅紧扣晚清时期中国的衰败历程,也以小见大,描述出了中国落后就要挨打的近代史,此外还描述了欧洲维多利亚时代、欧洲近代史以及沙俄、日本的历史。在书中,我想站在全球局势角度,尽力描写和还原那些被掠夺、流失在国外的中国文物的故事。三代人不仅仅保护了中国文物,还团结其他国家的爱好和平、人类文学的守护者,保护了全人类文化遗产,如埃及文物、非洲文物,这就是我理解的全球化视野。
中国作家网:这样的写作,需要通晓多国历史,甚至是世界历史,这对于你的写作,是不是一种困难和一种挑战?是什么样的契机,让你决定以这种视角来描述中国文物呢?
沐小婧:的确有些困难,我光看欧洲史就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尤其是19世纪的史料并不多,有些国家肯定也是按照自己的角度来书写自己的历史的,有些人口少、地域小的国家的史料更是需要仔细甄别,而且大多数史料是纯英文资料。但难度最大不在于资料的收集,而在于国内没有看到类似的现实题材网文作品,读者们对文物抵达欧洲后的历史很陌生,这让我的写作在如何处理历史背景和代入感上,需要反复斟酌。
之所以用这个视角来写,也因为我发现有些网友对这段历史的陌生甚至曲解。比如很多网文感谢大英博物馆收藏了我们的文物,说这是一种保护;还有感谢捐给大英博物馆或美国博物馆的贵族,夸他们如何无私等等。我很气愤,别的不说,光火烧圆明园就破坏了多少?他们绝对不是中国文物的保护者,而是侵略者,是强盗,是破坏者,也是买卖者,当然,里面也有一些人类文明的守护者,比如雨果、安徒生,包括恩格斯、马克思,我想把他们保护人类文明所作的努力写出来。在这种背景下,我决定创作《归藏》。
我在书中写了整整三代人,写他们如何在欧洲、美国、国内各地,以捡漏、购买、争夺等方式收藏大量中国文物。我将通过《夺藏》《隐藏》《归藏》作为主线,也是这部作品的三部曲,回顾那一段惊心动魄、不堪回首的历史。这段历史从建立欧洲第一条唐人街到控股买卖行开始,写到了国内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大清覆灭、新中国成立,欧洲、美国等地科技崛起,制定规则,力图主导世界秩序时期,以三代古董教父的人生之路,作为贯穿全文的主线,描述了上千万国宝被掠夺后,在海外如何被瓜分并期待回归的故事,凸显浓郁的中式英雄主义情怀。
中国作家网:你的军事题材作品《生死聚焦》也是以全球化视野写作,英雄主义情怀极为浓郁,但你强调的中式英雄主义情怀,与国外的英雄主义情怀有什么不同吗?
沐小婧:不同。“他是个独自在湾流中一条小船上的钓鱼的老人,至今已去了八十四天,一条鱼也没逮住”,美国作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描述的是孤独的个人英雄主义;而罗曼·罗兰被称为欧洲的良心,他笔下的英雄主义多以个人传记表达;“英国乔治五世在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那天,比利威廉姆斯在南威尔士的阿伯罗温下了矿井”,肯·福莱特《巨人的陨落》体现的不屈的灵魂,也是个人主义。
但中式英雄主义情怀体现在集体主义上。
我们国家集体主义是上下几千年文明的积累,润物细无声,不需要过多强调,民众都发自内心认可这一点。因此,我认为,集体主义是中式英雄主义与他国英雄主义最大不同所在。
就像《生死聚焦》,描述的是现代反间谍,与市场上多以民国间谍为主的作品不同,现代反间谍题材极少;作品的立足点依旧是全球化,故事发生在海外,一整队人为了两名科学家能顺利从战区回来而全部牺牲,其中还特意塑造了一位喜欢唱京剧的黑人兄弟,他们都是能够为了集体的利益甘于牺牲自我的人,这就是中式英雄主义。
《归藏》亦如是,无论是三代男主,还是大清愚忠,愿意为了大批文物,为了国家,牺牲自己,这就是我想写出的中式英雄主义。包括我的一本大长篇,科幻题材《蝇眼》,男主和他的队伍也为了全人类愿意付出自己生命。
当然,现在整个网文大环境,个人英雄主义看似更为流行,但我觉得,这是我们中国人骨子里的东西,上下五千年屹立不倒的灵魂所在,我相信这种中式英雄主义一定重新回到主流,打动读者。
中国作家网:你的打赏不低,在两个不同网站实现两本百盟,且本本题材不同,长篇和短篇交替写作,按理来说会流失读者,但你的读者却黏度很高,有什么诀窍吗?
沐小婧:大概和我是女作者有一些关系吧,写男频的女作者不多,容易出彩。真正愿意付费,尤其是高额付费的读者在意作品的质量和写作的态度,本本题材不同,在他们眼里就是加分项。
长篇与短篇交替写作的布局,的确会损失一些读者,但长篇吸引人气,短篇实现梦想,我觉得两手都要抓,且两手都要硬。
中国作家网:女作者描述中式英雄主义情怀,且是跨性别写作,会有阻力吗?如何克服?
沐小婧:对我来说没有阻力,因为我本身就有英雄主义情怀,代入进去极为容易。之前的工作是记者,曾做过《中国民航报》的人物专栏,也做过一段日子调查类记者(暗访)。面对的问题主要是长篇与短篇交替写作时,由于两种体裁不同,对作品节奏要求把控不同,还需要积累经验。
中国作家网:接下来会创作什么类型的作品呢?
沐小婧:因为《归藏》还在连载中(发布在咪咕),这本书刚发布就售出了影视版权,接下来要把这三部曲写完,以及《蝇眼》完结,之后的话,依旧会是全球化视野的短篇,还在积累资料。我对开书很谨慎,通常资料收集的时间得一两年才会动笔,那个时候《归藏》正好完结。
中国作家网:你的第一本书《纯禽记者》就火了,更新时,几乎全年都在月票榜前五,写作方面有什么技巧吗?
沐小婧:抛去中间两年时间停笔,我写作的时间的确不长,五六年,技巧还谈不上,我觉得创作题材很重要,好的题材是成功的开始。
再者,要感谢时代的风。
人人都可写作、人人都有希望崛起的时代的风,给予了中国任何一个角落有文学梦想的人,以希望、以平台、以力量和可能。让我这么一个小县城的姑娘能通过网络,将自己心中所思所想写出来,与广大的读者分享,并由此获得属于自己的那一份丰硕收获。
沐小婧,益阳桃江人,现居长沙。本名胡婧,中国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网络文学作家培训班学员,男频女作者,长篇与短篇交替,题材多变,致力于以全球化视野进行创作。代表作历史题材作品《归藏》三部曲,军事题材《生死聚焦》,科幻题材《蝇眼》等。《归藏》三部曲均已售出影视版权,并入选2024年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重点作品扶持项目,《蝇眼》售出广播剧版权,《纯禽记者》售出英文版权等。
来源:湖南省作家协会
作者:沐小婧
编辑: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