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芙蓉·小说丨杨志军:野血

来源:《芙蓉》 作者:杨志军 编辑:施文 2025-10-22 10:17:48
时刻新闻
—分享—

????_20200224110610.png

5f8308e26c4a6_副本.jpg

野血(短篇小说)

文/杨志军

旦巴趴在草丛里,下巴支着土坷垃打了一个盹,恍恍惚惚看到倾斜的地平线上,野牦牛多吉摇晃着硕大的犄角朝他走来。他吓得哎哟一声,瞌睡就从天灵盖上哧一声飞走了,揉了一下眼睛再看,原来是一只黑甲虫正在接近他半张着的嘴。他起身瞅了瞅自家的牦牛群,换了个地方重新趴下,就听身后传来一声鹰叫,扭头看去,只见鹰影正在划过滩地,另一群牦牛涉过一条清澈的小河缓缓走来。

每年夏天,旦巴都会赶着牛群来到冬布勒南部荒原黑山南麓,扎起帐篷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向山神祈祷:“请多多地让公野牦牛来到我家的牛群里,请多多地让我家的母牦牛怀上公野牦牛的娃娃,请多多地让冬布勒的野血来到我家门前的源泉河边。”这后一句最重要,因为冬布勒的野血只有喝了源泉河的水,才能变成牧人的财宝。牧人的财宝啊,除了牛羊马匹,还能是什么呢?

但是今年怎么了?他都来了一个星期,连个野牦牛的影子都没见到。连续五年光顾过牛群的多吉,就像黑山顶的雪冠一样消失不见了。不仅如此,居然又出现了一群家牦牛,来跟他的牛群争抢公野牦牛以及多吉。他站起来,朝新来的牛群走去。一个骑着一匹灰马的青年打马从牛群后面跑来,一边下马一边说:

“哈啰,乔得冒(你好)。”

旦巴回应了一句乔得冒,问道:“你来这里干什么?”

“你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你不知道你来错地方了吗?”

“冬布勒荒原又不是你家的,我怎么来错啦?”青年警惕性很高,知道对方是什么意思。

“谁来得早就是谁的,这个规矩你不懂吗?”

“这样的话你给牦牛说去,牦牛走到哪里,我跟到哪里。”

不愉快的谈话让两个人的脸色都有些难看。旦巴回身就走,突然又停下,问道:

“你是哪个乡的?”

“我是哪个乡的跟你有什么关系?”

“怎么没关系?你要是跟我一个乡,我还可以想一想,能不能给你分出一块地方来。”

“尼玛隆乡是哩,你哪个乡?”

“跟你不是一个乡,从尼玛隆看太阳落山,看到的就是我们乡。尼玛隆我去过,穿过野牛沟往南就是嘛。我认识你们乡的次松。”

“我们乡东边有个旦增次松,西边有个格列次松,我也叫次松。”

“那你说说你是什么次松?”

“你这个人啰嗦得很,次松就是次松,什么什么次松?”

旦巴突然意识到,自从离开源泉河右岸家乡草原,他几乎没说过话,寂寞就像盐爪爪,到处都在长,枯燥的时间里,他都有点忘记自己是个会说话的人了。现在突然来了个伙伴,一张口就说了这么多,不是挺好的吗?这么想着,一下子又舍不得他走了,更不想远远地划一块地方给人家了,就在这里待着,两个人,两群牛,说说话,看看牛,躺着不动的时间就站起来走路,旷野也会小一点,令人绝望的寂寞和辽阔瞬间就会蜷缩起来,不再那么可怕了。

“次松你听着,你要是对我说话客气一点,我就可以让你留下。”

“我为什么要对你客气?我爷爷说啦,软绵绵的话越说越少,硬邦邦的话越说越多。”次松一靴子踢飞了脚前的一块石头。

原来对方也是一个被寂寞蚕食得几乎疯掉的人。旦巴立刻又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你给我一疙瘩糌粑,说硬邦邦的话也没关系。”

“出门在外,你连糌粑都不带吗?”次松说着从马背上解下白牛毛绳编织的糌粑口袋,双手捧给了他。

旦巴只吃了一口,就不吃了,他其实不饿。次松接住对方递过来的糌粑口袋,坐在地上吃起来。旦巴朝不远处自己的帐篷走去,等他回来时,手里提着一只铝壶。次松瞅了一眼,便从皮袍腰带上的碗套里拿出了碗。两个人边喝酥油茶边说话,果然时间站起来走路了,一走就很快。黄昏就像牧人用骨针走出的粗大针脚,缝合了天与地的界线,凄红色晚霞抹了一天,又涂了一地,渐渐就把天和地抹得一样黑。山影藏了起来,瑟瑟发抖的草和荒凉藏了起来,静悄悄的不单是荒原,更是整个地球。星星走过来,落在了眼睛里,眼睛装了太多的亮光,反而模糊了。

旦巴问:“你怎么睡觉?”

“我在牛群里睡觉。”

“你又不是牛,为什么要在牛群里睡觉?”

“谁说我不是牛?”

“是牛的话甩一下尾巴让我看看。”

两个人说着就分开了,都去赶自己的牛。他们默契地把牛赶到了旦巴的帐篷跟前,一群在左边,一群在右边,旦巴的一百二十头,次松的七十七头,多数是母牦牛。母牦牛会习惯性地围着自家的头牛睡觉,加上牧人认牛跟认人一样准确,也就用不着担忧混群了。这天晚上,次松睡在了旦巴的帐篷里。

(节选自2025年第3期《芙蓉》杨志军的短篇小说《野血》)

杨志军,1955年5月出生于青海西宁,祖籍河南,现定居青岛。著有荒原小说系列《环湖崩溃》《海昨天退去》《失去男根的亚当》《隐秘春秋》《天荒》《永远的申诉》《迎着子弹缠绵》《无人区》等,藏地小说系列《大悲原》《生命形迹》《敲响人头鼓》《藏獒》《藏獒2》《藏獒3》《伏藏》《西藏的战争》《藏獒不是狗》《雪山大地》等,海洋小说系列《潮退无声》《无岸的海》《最后的农民工》《你是我的狂想曲》等,儿童文学《最后的獒王》《骆驼》《海底隧道》《巴颜喀拉山的孩子》《三江源的扎西德勒》等,散文集《藏獒的精神》。部分作品在国外翻译出版。《藏獒》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丛书”。长篇小说《雪山大地》荣获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

来源:《芙蓉》

作者:杨志军

编辑:施文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文化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