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冥(国画) 203.5×151.5厘米 1991年何家英
宋金明
回顾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工笔人物画发展,何家英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画家之一。在早年的学习、创作中,何家英受黄胄自由不羁的速写影响颇深,并广泛学习蒋兆和、王子武、张德育、石齐、周思聪等名家作品。从早年所学来看,何家英并没有受过专门的工笔画训练,其早期代表作《海田归》和《春城无处不飞花》也是以素描为基础的写意人物画面貌。
何家英的工笔人物画之路始于1981年。时值“伤痕文学”流行之际,何家英也想创作一个心理复杂、立体真实的人物形象,于是他画了自己最熟悉的街道大娘,就是当时广受好评的《街道主任》。从这时开始,20多岁的何家英在工笔人物创作方面展露出自己的才华,此后陆续诞生的《山地》《十九秋》等作品,使他在这条路上走得越来越远。对于工笔人物画的创作,何家英主张“衡中西以相融”。古代人物画以晋唐为高峰,这是很多画家的共识,何家英也不例外。一方面,他师法晋唐,取其饱满充盈、雄健典雅之气度;另一方面,他认为西画中很多观察、描绘对象的具体方法对工笔人物画创作很有裨益,应当采用。在艺术境界上,何家英认为,“平和、含蓄、不激不厉、不抛不露”“中庸有度”是工笔画的上乘语言,最忌流于匠气的刻板、琐碎、僵滞诸病。在他看来,工笔画的语言不单在于技巧,更需要画家的修养来支撑:“深情、高格需用心养,用心不深,下笔即俗。”
《秋冥》是何家英的代表作品之一,集中体现了他的艺术思想和主张。1990年,何家英带着学生到河北蔚县写生。山中的秋季比平原来得要早,站在山顶上,他看到了山坡上的白桦树,还有那如蝴蝶般纷飞的黄叶以及蓝得发紫的天空。何家英说,一生中只有三件事令他心醉:“一是小提琴的声音,二是印象派的画,三是如画般的秋天景色。”令人沉醉的晚秋景致让他联想到王维的《山居秋暝》,也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不过,何家英并没有描绘诗中所述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而是改“秋暝”为“秋冥”,以冥想的人物追寻与天地自然沟通的幻境。《秋冥》中,画家塑造了一位优雅温婉的年轻女子。她席地而坐,头枕双臂,侧脸凝视,静静地望着某处,已然出神。这正是一个人进入冥想状态的真实神态。
何家英擅长描绘女性,这从他的毕业作品《海田归》中就能够看出。但他反对以传统审视美人的眼光来看女性,在他看来:“女人一变而为美人,其原有的丰富和自然健康的内涵就被弃置,代替她的是矫饰和做作的外观,于是就千手雷同、千人一面,西施、王嫱长得一样,秦娥、赵姬了无区别,特别概念,也特别俗气。”所以,何家英在描绘女性时注重赋予对象特别的精神气质和情感。他画中的女性往往气质优雅而又略带忧伤,《秋冥》中的女子也是如此,这与其早年学习李煜词作的经历不无关系。大学期间,何家英受到老师刘天呈的赏识,不仅在绘画技法上得到悉心指导,还在老师的引导下欣赏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日久天长,其画境在无形中也受到李煜婉约诗境的影响,高洁而忧伤的气质在他日后的作品中多有流露。
《秋冥》中的女子衣着素雅,白色的长裙配上淡灰色的毛衣,更显其优雅沉静的气质。景物的色彩醇厚,深蓝的天空浓郁得近乎于紫色,给人以高贵单纯之感。土色的地面仿佛蒙了一层秋霜,坚硬中略显朦胧。几棵白桦宁静耸立,光滑的树皮上夹杂些斑驳痕迹。天空的蓝、大地的赭、树皮的白、树叶的黄,相互映衬,构成了最美的深秋色彩。浓郁的景与恬淡的人对照鲜明,却又和谐统一,画境令人陶醉。因人物衣着关系,画中并无贯通一气的长线条,但画家所用短线轻松灵动,经营妥帖。特别是裙褶的线条安排,疏密有致,极具美感。
为了使作品效果更佳,作者在技法上也有新的突破。如何表现毛衣,是工笔画的新课题。一方面,画家借鉴古代画篮筐时以密集线条进行“编织”的办法,既表现出毛衣的纹理,又加强了画面疏密对比的关系;另一方面,画家借助花鸟画点蕊常用的沥粉法,以加强毛衣的质感。为了使色彩不被水溶化,何家英还借用西画的丙烯颜料加白蛤粉做沥粉,并刷上一层胶膜作为保护。在构图上,何家英没有采用传统中国画的长条形制,而是借用了西方宗教绘画中常见的穹顶式弧形构图,以此代表浩渺的苍穹,与冥想的主题形成呼应。
根据作者的自述,我们还可以从这件作品中发现更为隐秘的奥妙。将穹顶的弧线补充为完整的圆形,圆心所在正好对应女子太阳穴的位置,而这并非画家有意为之。对于这种巧合,何家英的解读更为玄妙:“思维从太阳穴散发,沿枝丫升向天空,又遇穹顶而返回于太阳穴。”也许,冥冥之中艺术家的心境与画境早已融通。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宋金明
编辑: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