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走进非遗 | 沅陵辰州傩戏:上刀梯、过火槽,神秘傩技令人叫绝
2020-01-17 15:28:55 字号:

走进非遗 | 沅陵辰州傩戏:上刀梯、过火槽,神秘傩技令人叫绝

编者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智慧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的历史沉淀。对于怀化来说,植根在这里的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就是这座城市人文记忆的载体,也如同一条条血管,串起了五溪之地的精神脉络,滋养着这个城市的灵魂。

目前,怀化共有14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即日起,红网时刻推出《走进非遗》系列报道,带你深入了解怀化国家级非遗项目,讲述非遗传承人背后的故事,且看非遗在文旅融合中如何走进生活,绽放芳华。

沅陵辰州傩戏是五溪民间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流传于怀化市沅陵县。

2006年,沅陵辰州傩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傩戏经典剧目《孟姜女》。

辰州傩戏所用的傩面具颇具特色,是区分其他戏曲的重要标志。

傩戏《判官点兵》。

红网时刻记者 胡邦建 怀化报道

“他把长子取名天保,次子取名傩送。意思是天保佑的在人事上或不免有龌龊处,至于傩神送来的,照当地习气,人便不能稍加轻视了。”这是著名文学家沈从文的作品《边城》里的片段。

在楚文化中,“傩”意为驱鬼逐疫。傩舞是古时候祭祀神明的一种宗教舞蹈,被誉为“中国戏剧活化石”的傩戏则是在傩舞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戏剧形式。

在怀化市沅陵县,便有着这样一种地方戏剧,它曾在湘西地区广为流传,三百年前就已经相当盛行。它就是沅陵辰州傩戏。

沅陵辰州傩戏是五溪民间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在诸多史籍中都有记载,如《沅陵县志》这段话“辰俗巫作神戏,搬演孟姜女故事”。辰州傩戏的内容有三个部分:傩祭、傩戏、傩技,按形式有傩堂正戏、小戏和大戏之分。大戏主要剧目有《孟姜女》《龙王女》和《七仙女》。音乐曲调古朴,地方特色浓郁。

作为怀化地区流传的两大傩戏之一,沅陵辰州傩戏与侗族傩戏相比,有着另一番特色。“辰州傩不用侗语演唱,两者在表演时都会佩戴傩面具,但辰州傩更讲究技巧的运用。” 辰州傩戏传承人聂满娥4岁便开始学习傩戏,她介绍,沅陵辰州傩戏的傩技主要有上刀梯、过火槽、踩犁头等。

“每一个都很厉害,比如滚刺床,就是用野刺扎制成‘床’,再赤膊从刺床上滚过,不见血,不伤身。” 聂满娥表示,沅陵辰州傩戏因其技巧的特殊性,非长年累月的练习无法练成。目前,在沅陵县,能够演唱傩戏的巫师班,一般都兼能表演傩技。除傩技外,沅陵辰州傩戏所用的傩面具也颇具特色,是区分其他戏曲的重要标志。

“戴着狰狞的面具,高高架起的木梯上,依次安插着锋利的寒刀,一位老艺人赤着双脚踩在刀口从容淡定地攀登而上,毫发无损。”2018年9月,沅陵县第二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辰州傩戏”展演现场,这样惊险刺激的一幕引得在场群众纷纷叫绝,也让不少外地游客见识了辰州傩戏的魅力。

其实,这样的场景在沅陵乃至湖南已越来越频繁。近年来,随着沅陵县对非遗保护传承力度的加大,沅陵辰州傩戏也开始慢慢呈现在大众的视野。

“上世纪90年,沅陵首次举办了沅湘傩戏傩文化研讨会,吸引了中外专家学者参会,开启了‘辰傩文化’走上国际学术界之旅。”沅陵县文化馆副馆长张华介绍,伴随着沅陵辰州傩戏走出山门,沅陵县也出台了不少扶持举措,大力研究、传承和发展傩文化。

目前,组织成立了辰州傩文化研究会、辰州傩文化艺术团,把“傩堂小戏”搬上了传统民俗文化的大舞台,为文化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

来源:红网

作者:胡邦建

编辑:施文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