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依依6287/摄
烟雨伏溪入梦来
文/罗森
“燕雀不归恋山水,一汀烟雨草木新。”一个烟雨蒙蒙的秋日,我与文友走进了伏溪山水,走进了久违的梦境。
一踏进伏溪这个古村落时,我竟有些茫然起来。当年从学校分配到乡下来锻炼,在这里生活了好些时日,那时,我竟没有发现这里的田野山水,直至现在听朋友说起这深藏于闺阁的乡土景观,才有一种重游的冲动。
慢慢的,我的思绪变得清晰起来。也许缘于一种迂回,一种睿智的豁达。一个人总要经历许多事或者阅历许多人后才明白,自己身边的,最朴实的、最亲切的才是亘古不变的情感。因为那里留下过我们青春的印记。
伏溪原名伏羲,因上古神话中的伏羲在此修炼过,后因这里溪水支流颇多,又改名伏溪,村庄名也由此而来。也许是伏羲赋予这一方的灵气,沿溪逐河而居的村民倒也平平安安,风调雨顺。
赧水,发源于城步苗族自治县的青界山,自西南向东北一路奔腾而来,穿城过村,有时婉约逶迤、有时浊浪拍岸,但到了伏溪村这一河段时,竟放慢了脚步,显得安静、祥和,也许是眷念这一方山水美景,也许敬畏伏羲的威仪。
伏溪,溪多,桥多。因此伏溪村又名伏溪桥村。桥多为石拱桥,有七八座之多。在一个小小的村落能有这么多的桥,也实属罕见。桥的形态各异,有单拱的、有双拱的,双拱桥有的双拱等大、有的一大一小,在这里,我不得不佩服前人的智慧和伟大,能在纵横交错的溪流之上,因地而宜,建造出如此规模宏大,精美绝伦的古石拱桥群,在我们当地来说,是一大奇迹。
伏溪的桥有着无拘无束的古朴与散淡,比起江南水乡小巧玲珑的桥,我更喜欢伏溪的桥。
在三溪汇流处,距赧水入口几百米的地方,横卧着一座单孔石穹桥。古色古香,藤蔓缠绕,桥下河水清澈,绿意盎然。一叶小舟荡来,惊得桥下梳妆打扮的鸭子一哄而散,波浪一圈一圈,一直扩散到岸边。
向导说,根据桥上的石刻记载,此桥修建于元代,距今有七百余年的历史,前段时间有人翻开青苔斑驳侧面,发现刻有“天长地久”四个阴刻楷书的字迹。“天长地久”,于中国古典文化来说,这是美好与祝福的寓意。一时间游人为了沾点喜气与吉祥,纷至沓来,在桥上拍照留影。
一座桥,经过七百余年的风雨屹然不倒,需要一种定力与韧性,那种深厚文化的积淀与文明的印记打开了一段绵绵不尽的历史沉思。
烟雨缥缈似纱,山水时隐时现,站在桥上远望,赧水入口就在眼前,那些大气辽阔的风景都在前方,相反入口此时变得精致起来,一切在浓缩中释放,水流得并不那么急,静水深流,暗度陈仓,我仿佛穿越到了一个厚重的历史画面中,金戈铁马、阴谋征伐,狼烟四起。河岸,还是那么静谧如初。
向导说,伏溪属赧水支流,古时候,这里文人墨客、贩夫走卒一个个行色匆匆。伏溪码头是一个繁华喧嚣的地方,曾让不少脚步停留,如今在古驿道的马脑亭上还留有墨迹石刻。
有向导领路,我们一行人撑着雨伞冒着纷纷细雨走上了这条古驿道。这是一条遗迹沧桑的古驿道,沿着赧水河岸在湘西南茫茫的大山中穿过。抬眼看去,弯弯曲曲的石板路,在濛濛细雨中显得格外的清晰,树木翠绿,古道弯弯,偶尔山风袭来,一种难得的苍凉与古朴。
走在那些被岁月打磨得光滑的石板上,我沉浸在厚重历史的画卷里。多少的先人从这伏溪码头上岸,走向山外更宽阔的世界。他们或一担行囊,或一路风尘,穿越在这古道。头顶星月,趟水过山,故乡,此刻是他们心中的那轮明月,走到哪里,带到哪里。
快到山顶的那一段稍宽仙马古道,道边芳草萋萋,野花摇曳,转过一个弯,眼前蓦地呈现一个残败破旧的古亭,虽是破旧,但青砖残瓦、石块高大,依稀可见当年的繁荣与鼎盛。朋友说,这是一个明清时候的古驿站,来传递消息及供行人歇脚。亭子门楣上苍劲犀利的“马脑亭”三个字悬在头顶,仰望这几个古意浓郁的繁体字。心中惆怅一阵阵涌起,这几个字曾经给星夜赶路的游子以希望,能够洗去他们一身的疲惫,将温暖从里传递至每个家庭。幽幽古道,青青碧草,殷殷期盼,在那些年交通工具极为不发达的情况下,古驿道无疑是我们祖辈的命脉,它连着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
下得山来,天开始明亮起来,朦胧中的伏溪山水也有了线条与轮廓,于是有人提出去看看伏溪的石林。
伏溪石林散落在赧水的南岸,站在稍高点的地方,目及之处一片渺渺茫茫,都是原生态的石林,有些荆棘缠绕、有的青苔覆盖,有的水声哗哗。如此大面积的纯石林遍布在江边,也是一大奇观。
山上石头,千姿百态,形状各异,石笋、石柱、石瀑,应有尽有。有的如奔跑的狮虎,有的如仰天的犀牛,有的如天上漂浮的云朵。此时,你可任意放逐自己的思绪,闭上眼睛,随便你,想什么就是什么,有时候觉得这里就是人生百态,有时候觉得这就是一座动物园,飞禽走兽,尽显眼前。
那些惟妙惟肖的神态,或坐、或卧、或行、或立,无一不显示出大自然的奇特魅力。
这里的每一块石头、每一座拱桥、每一条溪水都充满了灵气与神韵,这也许上天对伏溪的偏爱与眷顾吧。人的一生都在行走,或缓,或急促。如果你到伏溪来,一切就觉得平淡了,什么荣辱成败、什么功名利禄,什么雄才大略,就如过眼云烟,转眼即逝。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回程了,再次走过古石桥的时候,有歌声从对面山上传来,直抵心灵深处。回首来时路,所有的风景都在烟雨中隐去,一切重新归于安宁与美好,烟雨蒙蒙一片,此情此景,恍如梦中。
罗森,湖南省邵阳县黄亭市人。邵阳市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草原》《北京晨报》《邵阳日报》等,现聘于邵阳县《邵阳人》报副刊编辑。
来源:红网
作者:罗森
编辑:施文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