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评论丨李兰玉:生态与科技·新山乡的美丽元素
2022-06-27 11:36:51 字号:

评论丨李兰玉:生态与科技·新山乡的美丽元素

微信图片_20180625094326.jpg

8718367adab44aed36d578a92bcfeb0ba38bfbc6.png

生态与科技:新山乡的美丽元素

文/李兰玉

作家余艳以深入生活的实际行动写出了《新山乡巨变》,向前辈作家周立波先生致敬、学习。其中既包含她对家乡的感情,对时代生活变迁的敏感;也包含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态度的继承。

作品从清溪——《山乡巨变》的生发地入手,所写的故事内容、今天新时代的山乡状况,和周立波时代的山乡巨变,有了一种创作上的连接、传续;同时也产生了一种自然的对照。从作品中能够看到整个社会主义乡村建设的脚步、历史巨变的印记;能够看到当年的农业生产和今天的农业生产的区别,过去乡村意义和今天乡村意义的区别;能够看到文学新人的涌现,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新人,作品对于今天的文学新人的把握,对同题材创作也是有着一定启示意义的;还能够看到推动乡村振兴的各种力量,其中包括政治、经济、科技、人等等各方面的力量,从这样的对照中彰显新时代的伟大变革。

在近年书写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众多文学作品中,我们能够阅读到新时代的大量的山乡变化,而清溪突出的特点是:农业的工业化,科技乡村,生态文明的追求与建构。目前,中国作为全世界唯一具有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正在创造属于自己的本土经验,也在探索、形成示范世界的发展方案。科技在清溪,书中有多层面的表达,超越了现代性反思中现代文明与传统农耕文明之间的二元对立,超越了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二元对立,实现了在生态理念观照下的“可持续发展”的完美对应。

在巨变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如“大山正在恢复生机”等多个章节,从开矿到环保,到环境保护中的发展。这个进程的确存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学者们所阐释的现代、前现代、后现代并置的现实景观和文化时空,而到了今天,农业的工业化、数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追求和实现,让绿水青山真正呈现在了我们面前,成为我们的美丽家园。中国智慧在清溪,比如清溪景区、“废水革命”、农民回归家乡等等,科技推动了生态重构,也助力了美丽生活的建造,这是非常独特的本土经验。对这部作品也有一个小小的建议,在科技推动生态方面,作品有较多点和面的表现,如果能够更为聚焦,也许会更好。

来源:红网

作者:李兰玉

编辑:施文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