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正大气象抒写时代精神
——“江山壮丽 人民豪迈”湖南省主题书法展观后
文丨李木马
9月初,“江山壮丽 人民豪迈”湖南省主题书法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一时观者如云,好评如潮。书展以“江山就是人民”“江山如此多娇”“挥毫当得江山助”三个篇章,书写中华民族历史和中国共产党党史上歌颂祖国和人民的名篇,以大情怀,大视野,大笔墨,大尺幅。生动彰显了书法艺术的正大气象,全方位展示书法湘军守正创新、辉映时代的书法理想和艺术追求,以中国精神的正大气象给人们带来视觉冲击与心灵震撼。
夏碧波 作品 248×124
弘道扬正
古人云“弘道养正”,新时代文艺工作者更有责任弘道扬正。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指瑕》中说:“夫立文之道,惟字与义。字以训正,义以理宣。”对书法艺术而言,“字”是书法创作的形式与载体,“义”则是书法作品的内容与主旨。书展紧扣“江山”和“人民”的内在联系,以书法形式表现作者对祖国、对江山、对人民、对家园情之所系、念兹在兹的深厚情感,更让我们看到书法湘军在文脉传承中以浓情笔墨书写新时代,记录三湘大地沧桑巨变的赤子之情。
陈毅华 作品 238×124
本次书展呈现出的正大气象是内容、形式、体格等多种艺术因素共同达成的,从一幅幅作品中,可以领略到书法家的雅正气格与深沉情怀。作品以楷书、隶书、行书为主,以普通观众易于辨识和与所写内容精神气质相协调、相统一的书体,准确表现书写诗文内容的内在蕴含。同时,兼有篆书和草书,全方位呈现书法艺术的丰富性。古人云:文者,贯道之器也。这些记录国家进步、民族发展、人民幸福生活内容的书法精品,在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更让我们感觉到了立意之深,内容、形式、平台相融相合,相互提升,更能让观众自然而然地想到民族历史、文脉传承、时代发展进步一脉相承的国家足音。
曹辉 作品 248×492
格局阔大
今天的神州大地,无处不在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在这样史无前例的征程中,文化艺术没有缺席,书法工作者没有缺席。今日书坛,大家正以向上、向善、向美的精品力作,用情用力,大笔书写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大笔书写泱泱大国的恢弘气象。
匡青海 作品 238×122
大胸怀才会有大视野,大格局才会有大笔墨。此次书展最大特点,是以大尺幅展现家国情怀,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整体上看,作品大都在八尺整纸以上,甚至有多幅尺幅过丈的鸿篇巨制。陈羲明、彭利铭、倪文华、鄢福初、曾伟子、陈才坤、曹辉、唐朝晖、伍剑等书家的巨幅作品,让我们看到,大字径、大尺幅作品和与大空间,形成了“正”与“大”的关照与映射,让观众由衷感到,大空间要有大尺幅,以大作品展现大情怀、大气魄,正是对“笔墨当随时代”的生动诠释。
何宗国 作品 180×97
挥毫当得江山助。大主题激发大情怀,大情怀催生大笔墨,大时代必定催生大作品。的确,对艺术创作而言,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些反映江山壮丽、人民豪迈的文辞内容,以大笔墨、大尺幅来创作与展现,更能够让创作内容与书家创作热情相互激荡,在时代的笔墨舞台上舒心放手,一展豪情。从这些具有时代气息和江山气象的作品中,观众更能感到一种大我与小我息息相关的民族进步、国家前进和时代发展的巨大力量。这些作品,不是书家们在书斋一隅记录个人生活的一己之思,更不是同道唱和酬答的即兴之作。以大尺幅在大平台呈现大主题,让正大气象从主题、形式到内容相统一,多角度共同发力深化主题。
曾宪良 作品 231×104
建筑性是书法建构的最大特征,把字写大,把作品写大,绝不是简单的面积扩大,书法“建筑面积”的扩大一定会带来空间的展拓,书法建筑“净空”的增加,必定对“梁柱”的质地与承重能力带来更高要求。细细品鉴入展作品,我们看到了书家对“致广大”与“尽精微”的双向艺术追求。一幅、一字、一款、一印,都经得起艺术视角的推敲与考量。如晏晓斐书关波涛《谒十八洞村》、周少剑所书崔杏花《鹧鸪天·贺<湖湘文库>编纂出版》、谢超书石印文《湘江赋》等作品,比较而言,虽然尺幅不大,却意味隽永,令人流连。
田斌 作品 246×90
豪迈逸气
豪迈与雅逸,是书家表达出的共同艺术品格。一幅幅作品,仿佛在与观者进行着默契的心灵对话。鄢福初的巨幅行书潇洒俊逸,个性彰显,在“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行笔节奏中,一派盎然春意扑面而来;刘晓斌行书《吾道·大江》联,既含古意古趣,更富时代气息,异峰奇石一般给人带来别样审美惊喜;胡紫桂“新时代”两尺多字径的三个大字隶书,苍润之间意在言外,准确地为此次书展点题;青年书家武剑所书毛泽东《为人民服务》,古意中饱含刚健、蓬勃之气,给人豪迈向前的力量感……
袁绍明 作品 180×97
一次好展览像一面镜子,会自然折射出主办者的文化思考和书法家的艺术群像。一次好的书法展览像一条笔墨的河流,波平浪细与惊涛拍岸之间,激荡着强烈的新时代气息。在这里,通过“每一朵浪花”可以看到书法湘军始终坚守“书以载道”的历史传承,看到他们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的时代担当。慢观细品,透过墨色帷幔,我们仿佛看见从远古奔淌而来的三湘四水,更能感觉到书法家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心灵律动。无论是领袖金句、古典名篇还是自作诗文作品,都让观者感觉到中华文脉千年传承的历史脉动,看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文化自信。这些以热爱为底色的我写我心、我抒我情,兴之所至,不吐不快,字里行间,奔淌着深沉而自信的情感力量,更有“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奕奕神采。
艺术之象
一次成功的艺术展览,更离不开艺术家快乐而艰辛的艺术劳动。每一幅作品中,都能看到书法家对书写内容的揣摩、研习,在理解精神实质的同时,以艺术笔墨赋予内容新的艺术形象和文化神采。“板凳能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书法家们精心创作的作品是笔下有物、线中有质、字中含情的。书法家们胸中的正气、创新的勇气、艺术的才气与澎湃的激情,在展厅内外形成强大的艺术磁场,吸引了一批又一批观众与读者。
徐驰 作品 179×86
这是一次书法审美的视觉盛宴。异彩纷呈、气质迥异的艺术面目,以不同的笔墨语言共同深化与阐释着主题。陈羲明隶书作品字如君子参差立于山崖,如松似柏,气格不凡;曹辉所书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摘句,字若健朗少年,稚憨可爱,准确表达出“少年强则中国强”的中心思想;陈才坤行书范仲淹《岳阳楼记》,字如绝岸颓峰,枯松倒挂倚绝壁,参差嵯峨,令人过目难忘;刘灿辉所书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以简帛和草篆风格作擘窠大字,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震撼;还有王祥北所书杨定朝《水调歌头·长沙磁浮快线》、冯学军书钟九胜《西江月•村民脱贫过新年》、冷柏青书刘四清《还乡遇长株潭城际铁路通车》等作品,词翰双美,令人称赏。
一幅幅精品力作,仿佛都在氤氲的艺术氛围中静静地与我们静静对话。让人由衷感到,书法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标识,是华夏精神气质的典型象征。广大书家需要进一步认识书法艺术的独特价值、文化内涵、时代功能,讴歌祖国、讴歌时代、讴歌英雄,推出更多文质兼美、书风雅正、思想性与艺术性兼备,体现时代正大气象的精品力作。
来源:湖南文艺网
作者:李木马
编辑: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