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同题共话文化养老议题 这场座谈会聚焦当下老年人精神需求
2023-06-20 20:46:32 字号:

同题共话文化养老议题 这场座谈会聚焦当下老年人精神需求

1.jpg

座谈会现场。

红网时刻新闻6月20日讯(记者 袁思蕾)老龄化社会到来,如何为读者提供优质精神食粮?6月20日,《老年人》首届办刊座谈会在湖南省老干部大学举行,与会嘉宾围绕上述问题畅谈想法、提出建议,为《老年人》杂志今后发展提供良策。

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湖南省文联原主席谭仲池,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湖南省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武吉海,中国作协原副主席谭谈等嘉宾及来自全省的作者代表出席座谈会。湖南省委老干部局一级巡视员皮巨飞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

会上,湖南老年人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杂志社社长郭文致欢迎辞,他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与感谢,并对杂志社的发展现状作了介绍。湖南老年人杂志社总编辑龚鹏飞主持座谈会。

《老年人》创刊于1986年,原名《湖南老年》,1996年更名《老年人》,2021年,老年人杂志社由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更名为“湖南老年人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老年人》现由中共湖南省委老干部局主管、湖南省老干部大学主办、湖南老年人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创刊37年来,特别是近两年来,《老年人》立足湖湘大地,以姓“党”姓“老”为己任,以“引领老龄风尚,铸就精神高地”为使命,面向生活,面向老年,推出了一系列集思想性与可读性于一体的好文章,受到广大读者及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一些作品获得 “湖南期刊主题宣传好文章奖”和湖南新闻奖。

现场,与会嘉宾对《老年人》杂志的办刊特色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今后如何办成全国一流期刊提出了殷切期望。同时,他们纷纷回忆起与《老年人》杂志的创作渊源和编读感情,并针对座谈会主题,从做好专题策划、打造精品栏目、突出办刊特色、深化媒体融合等方面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

2.jpg

座谈会现场。

谭仲池认为,《老年人》栏目设置、刊发稿件很有特色,可读性很强。建议加大对老同志在家庭建设、关心下一代、自身的身体健康等方面的研究力度,引导正确的价值观,让杂志成为老年人精神的乐园。

武吉海认为,《老年人》应继续深入挖掘“五老”典型故事,做好为老年人维权等法治报道和涉老政策解读,策划和刊登更具知识性、趣味性的文章。

谭谈认为,当代老年人善于学习,热衷旅游,退休生活丰富多姿,且运用制作美篇等现代信息技术,打开了生活的新天地,刊物应该多追踪报道这些新的特点。

湖南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李湘舟认为,《老年人》政治上靠得住,内容上经得读,刊物一直注重政策解读、养老故事等涉老选题,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办得颇有特色。建议今后继续当好老年读者精神上的“大厨”,为他们提供“美味佳肴”,让刊物成为理论快餐、文化便餐、知识套餐、思想营养餐、信息自助餐。

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谭大双认为,办一个期刊不容易,现在是一个短视频时代,纸质媒体很艰难。《老年人》要进一步加强趣味性和可读性,通过每一篇刊发的文章,解开老年读者思想上的疙瘩。要调整刊物定位,锁定目标人群,更加贴近读者。同时,要向广大读者征集议题,注重老年元素的挖掘,更加贴近读者。

湖南省期刊协会名誉会长欧阳勋表示,具有37年办刊历史的《老年人》杂志取得了很多的荣誉,其管理体制、办刊宗旨始终姓党姓老,在办刊宗旨、办刊使命和办刊风格上都具有鲜明的特色。期刊事业是文化建设的一部分,《老年人》杂志在引领文化养老方面意义重大。应该在期刊主题宣传上作出新成绩,在办精品期刊上迈出新步伐。

湖南省卫健委老龄健康处一级调研员刘铭宪认为,《老年人》贴近老年人的生活,面对当今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应在事关老年人的政策和热点的解读上下功夫;要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手机和新媒体方面的智能障碍问题;要扩大影响,利用优质的平台和资源多举办一些活动;通过舆论引导,帮助老年人解决一些如养老、代际和防诈骗等现实问题,在人口老龄化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陈先枢认为,老年人的阅读市场不会萎缩,因为老年期刊最大的特色就是适合老年人的阅读习惯。《老年人》的栏目设置、选题和文章编排都适合老年人,所以创作应向老年人的口味靠拢。另外,文章的排版和字号也要适当照顾一下老年人的视力情况。

座谈会上,周宪新、龚维忠、王明高、彭国梁、李渔村、罗付金等长期在宣传文化部门工作的专家学者及知名作家,还就传统期刊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常办常新等进行了交流发言。

“面对老龄化社会到来,全社会只有同题共答,才能书写好文化养老这篇大文章。”皮巨飞在总结讲话时表示,希望湖南老年人杂志社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开辟稿源,集思广益,多向专家学习,做优做强刊物,增强刊物的吸引力,做到“坛坛都是好酒,篇篇都是好文”,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贡献期刊力量。

来源:红网

作者:袁思蕾

编辑:施文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