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行吟诗刊丨罗霄山:我们仰望群峰,更愿平视崖柱上的孔洞
2023-04-03 15:40:14 字号:

行吟诗刊丨罗霄山:我们仰望群峰,更愿平视崖柱上的孔洞

行吟诗刊750x256.jpg

张家界1.jpg

武陵源(组诗)

作者丨罗霄山

1

如何构建一部危崖的族谱?

像人一样,我们相信同类族群

那隐秘的基因之河,形成联系群山

坚固的纽带。犹如返回血脉的

源头,我们溯流而上,窃窃私语的

声音逐渐稀释,河流揭示出的迁徙、

分流、变故与人群何其相似!

清澈、深可见底的流水似乎只负责

接纳危崖的投影,我们的小舟

也可忽略不计。我们穿行在

时间塑造的幻象之中,比梦境

还要贴切。在武陵源,我们持续

返回一种并不可靠的传说的记忆,

似乎为了指认古人避世的

精神现场,我们依靠吉光片羽,

打通一条抵达“他在”的通道。

仿佛族谱上的吊线图,我们信任

群山的朝向所给出的线索,就像

信任文献记载与口述历史。

我们常常迷失在分岔织成的迷宫,

所幸群山顿挫的节奏,引领我们

深入它,找到一种“还原”的可能。


2

另一个角度,我们需要阳光指引,

有时候云层并不友好,一阵疾雨

会唤来雾气,锁住最高处的峰峦。

我们知道,一幅平面的画作,

难以穷尽自然之美,空间感的

营造,必须交给丁达尔光线完成。

在武陵源,光线与群山的交锋,

使光明与阴影泾渭分明,恰如一种

非此即彼的逻辑,像这个世界一样,

一半是实体,一半是阴影。

不同的是,混入人群的影子

失去可供寻找的脉络,而群山的

倒影蕴藏着泼墨的气质,即使

阴影中透露出的光斑投射在水面,

亦如铜钱一样具有金属的质地。

我们沐浴在阳光之中,群峰也一同

接受洗礼。我们仰望群峰,

更愿平视崖柱上的孔洞,有时候同伴

提醒仔细辨认道旁不知名的植物。

大多数时候,我们忘却无人摄像机的

上帝视觉——仿佛我们更在意对具体

细节的凝视,早已厌倦宏观的构图。


3

依靠开凿的石梯去敲开天门,

就像依靠细细的引线炸开一座敌人的

碉堡,我们每攀登一级石梯,

就越接近对异域的幻想。弃舟之后,

我们必须向猿猱学习攀援之术,

去越过内心无数虚无的高山,和

生活中不得不面对的无数关口,我们

期待洞开的新生徐徐展开,希望获得

一种征服绝壁、临渊峙岳的勇气。

历经无数轮回的古木才是武陵源

真正的主人,石峰林立,飞瀑如练,

流泉溅入深涧,云游的轻絮无声飘过,

构成它们生存的背景。在武陵源,

奇峰不奇,怪石不怪,只因它们

皆以奇为根,以怪为本,奇怪的是

我们发出的惊叹之词,似乎更证实了

人类之所以平庸的缘由。有人更在意

深幽的沟壑,因有深谷的衬托,

危崖才更加耸立,云层才更加辽远。

我们处于中间,想要伸手挽住云彩,

甚至要化为大鸟一飞冲天。我们坚信,

在武陵源,只有攀援能让我们建立

与自然的关系,坚定地站在自然一边。

微信图片_20200717162430.jpg

来源:红网

作者:罗霄山

编辑:施文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