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欲与人试比高
——《直心梅骨彭玉麟》读后
文/郭代模
书欲与人试比高。
这里的书,指的是彭万熙编著的《直心梅骨彭玉麟》一书。这里的人,主要指直心梅骨的彭玉麟。我理解,直心梅骨是作者述评彭玉麟的为人处世的性格特征,主要是心直骨硬,是彭玉麟的人品特质。但从书中所述而言,梅骨无所异议,但心直则更多的源自于忠,即对朝廷之忠,对事业之忠。
书欲与人试比高,主要是书中之人与书外之人的自我比较,可看出作者的编著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当然也是作者对书中主人的一种敬重,一种责任,一种追求。即配得上书中主人。书有目标追求,人有高风亮节。
书中的主人彭玉麟,他与曾、左、胡(林翼),并称“中兴四大名臣”,确实是非凡人物。对此,余德泉教授已有精辟论述。
以我愚见,彭玉麟首先是一位心怀梦想、矢志不渝的志士。彭玉麟少年怀有读书梦,中年怀有报国梦,老年怀有民族文化复兴梦,并且他始终为其梦想的实现而矢志奋斗。
其次,彭玉麟是一位爱国如家、卫国战斗不止的斗士。书中第二章对此有较为详尽的描述。故不赘述。
再次,彭玉麟是一位多才多艺、著作颇丰的雅士。彭玉麟于军事之暇、退隐之后,挥毫泼墨,吟诗作对,是货真价实的书画艺术家。你看那梅花三条屏,书法四条屏,确乃大家手笔。他留下诗作近500首,楹联一百多幅,足以令人啧啧称奇。
再其次,彭玉麟是一位“不要官、不要钱、不要命”的寒士。彭玉麟的“三不”精神,于当时、于当世,都是难能可贵的。恰如黄体方联评那样:
于要官、要钱、要命中,斩断葛藤,千年试问几人比;
从文正、文襄、文忠后,开先壁垒,三老相逢一笑云。
不要官,彭有“六辞”高官之举。
不要钱,彭的清廉在晚清官场是独一无二的。
不要命,彭在岳州之战,有“勇冠”湘军之举,在田家镇战役更是威震全军。
还有,彭玉麟是一位文武兼备的饱学之士。众所周知,王船山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的三大思想家。而彭玉麟,则是王船山思想的忠实践行者,在创建船山书院中做出了巨大贡献。书院以“讲明夫之之学”为宗旨,以造就人才、匡时济世为目的。
彭玉麟亦非常推崇周敦颐。周是大儒人物,所谓上承孔孟、下启朱程,突出的就是周敦颐的地位和作用。彭对周非常推崇,一是重修其陵墓,二是重修其碑记,三是编辑其希贤录。其中,彭特别强调,“体用具备”“体用实学”。所有这些,对彭本人亦有深刻影响。
作者还对彭玉麟的“朋友圈”做了较为翔实的概述。譬如,彭与左宗棠,与张之洞,以及与杨岳斌、刘坤一、罗泽南、鲍超、李成谋、王闿运、王之森、俞樾等。在这其中,突出了彭的为人处事、忧国为民、重情重义、直道而行。
彭玉麟爱梅、写梅、画梅,被称为“古往今来千古第一奇男子”。他的梅花诗句:“愿与梅花过一生”“一身知己是梅花”“一腔心事托梅花”,都是他酷爱梅花的生动写照。
彭玉麟是一位非凡人物,本书作者也非普通之人。彭万熙的主业是财政工作,但其爱好甚广,诗词联书,样样精通,可谓多才多艺。从作者的这本书也可看出,作者之眼界之高、文采之精、逻辑性之强,给读者以精神之宴,确有重要意义,是一本研究历史文化名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很好读物。
当然,本书若能再版,还有进一步修饰提升之空间。
郭代模,财政部中国财政杂志社原副社长,中国会计年鉴总编辑、顾问、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来源:红网
作者:郭代模
编辑:施文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