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诗评丨周爱勇:湘江两岸阔,星城现星辉
2024-06-05 08:48:09 字号:

诗评丨周爱勇:湘江两岸阔,星城现星辉

定.jpg

lake-1265686_960_720.jpg

湘江两岸阔,星城现星辉

——诗人贺星辉印象

文/周爱勇

星城长沙不仅明星云集,更盛产诗人,如陈惠芳、刘伟明、吴昕孺等,不胜枚举。诗歌被誉为文学的桂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诗人是不需追捧却自放光芒的明星。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能更深切地体味海子的幸福——“我有三种幸福:诗歌、王位、太阳”。也许,在一个纯粹的诗人心中,诗歌无疑与“王位”同等重要,是通往“幸福”的第一路径,成为“幸福”的首要因素。也许,在星城长沙,正是因为这种心心相吸,如同江河汇入大海,诗人们自然而然走在一起,在心灵层面“抱团取暖”,在行动层面“相互补台”,营造着良性的诗歌生态,建筑着理想的诗歌高地。三十年前,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怀揣梦想踏入这块诗歌沃壤,开启了人生之途与诗歌之旅,追逐着诗意人生;他有一个令人羡慕的诗意名字——星辉,他更有一个令自己心生敬意和使命的祖先——贺知章(盛唐著名诗人,武则天当朝时期第一个状元),他就是诗人贺星辉。

贺星辉有很多身份,如家庭身份——子、婿、夫、父等;如职业身份——曾在高校任职,有过挂任县委常委、亲近土地经历,现为省直部门公务员等;如户籍身份——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市煤炭坝镇;如学籍身份——湖南师大历史学硕士、著名历史学者莫志斌先生弟子等;还有快慢跑达人等诸多身份。然而,这些丰富多样的身份都统一于一种身份,即诗人贺星辉。也就是说,每一种身份实质上对应的是某种人生经历,其核心指向某种情感体悟。将脱胎于某种人生经历的情感体悟,以或分行分节、或押韵对仗等特定艺术形式进行表达,我们可以将这一行为的主体命名为诗人,将这一行为的结果称之为诗歌。如果给这样的诗人进行界定,我们可以称之为“言情诗人”;如果给这样的诗歌进行界定,我们可以称之为“言情诗歌”。笔者以极其简单的方式对诗人与诗歌进行分类并不是为了标新立异,因为这种分类在几千年前便已经存在,与之相对应的是在“诗言志”传统下的“言志诗人”和“言志诗歌”。诗重在“言志”还是“言情”,或者两者兼具不偏不倚,这些诗歌观念也许是理论家和批评家最为关心的问题,却不是一个诗人最关注的事情。对于一个诗人而言,也许他们只是在寻找一种契合自己的诗歌表达方式,这种方式可能是“言志”式的,也可能是“言情”式的。在“诗言志”与“诗言情”之间,贺星辉是一个重视“诗言情”的诗人,他用诗歌创作践行自己的诗歌理念。阅读贺星辉的诗歌,我们可以见人见情见性,这个过程也是悦己共鸣养性的心灵之旅。

诗人贺星辉是诗歌创作的“多面手”,不仅创作现代诗,还创作旧体诗。在中国当代文学乃至当下文学中,旧体诗创作是一种小众化、圈内化、个性化的文学创作。究其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常见的解释是“曲高和寡”,旧体诗创作的门槛比现代诗高。旧体诗(特别是近体诗)在押韵、平仄、对仗等格律方面有较为严格的要求,追求诗的形声义“三位一体”,是典型的“戴着镣铐跳舞”的精致艺术。对于旧体诗创作,当下读者一般都望而生畏,当代诗人一般也不轻易尝试,而贺星辉是旧体诗的探索者。

贺星辉在《中国诗歌网》有专属主页,展示了自己创作的60余首旧体诗。当然,这并非他创作的全部旧体诗。纵观贺星辉创作的旧体诗,大致可以分为怀古咏叹诗、酬答唱和诗、时政诗等三类。三类诗的风格鲜明且迥异,却有共同的指向——“诗言情”,可谓殊途同归。

我们先来看第一类怀古咏叹类旧体诗。如发表在《湖南日报》2024年4月1日第7版《湘江副刊·湘韵》的《七绝三首》(《除夕前夜漫步潮宗街》《珠海炮台山晨练偶得》《冬夕访永州柳子庙》)等。这类诗占比不大,但颇能展现贺星辉对旧体诗(七言绝句)的用心经营和艺术造诣。先来看《除夕前夜漫步潮宗街》一诗。

除夕前夜漫步潮宗街

寒风未尽满长沙,

日暮人稀独品茶。

预报天晴春意早,

烟花照耀万千家。

我们首先从诗歌形式进行赏析。这是一首七绝,第一、第二、第四句韵脚押平韵“a”,严格遵循七绝押韵规则。该诗的平仄规律为“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是七绝中四种常用的平仄格式之一(平起平收式)。值得注意的是,第二句“日暮人稀独品茶”中的“独”字今读第二声(阳平),即平声,但此字在古音读入声,即仄声。因此这句的“独”字看似不合平仄格式,但实际上是合律的。由此可以看出诗人在旧体诗创作时对格律的重视和遵循,体现了诗人的苦心经营和古诗功底。

我们再从内容进行欣赏。潮宗街作为历史文化街区,是迄今长沙市仅存的三条麻石大街之一,仍保留着古街巷格局。宋、元、明三朝均在此处砌有城墙,时务学堂旧址等坐落于此,现存多处历史建筑和不可移动文物、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是老长沙核心区。面对历史气息如此厚重的古街,诗人化重为轻,化古为今,融汇古今,展现的是“旧街换新颜”——“烟花照耀万千家”的潮宗街在新时代呈现出一番“晴天”的景象,预示着满城的“春意”即将来临。“化重为轻,化古为今,融汇古今”,这是诗人怀古咏叹类诗歌的重要旨趣和表达方式,在《珠海炮台山晨练偶得》等诗篇也体现得非常明显。

珠海炮台山晨练偶得

硝烟不见炮留形,

暂且独登望澳亭。

极目伶仃风浪静,

晨曦绘得满山青。

这也是一首七绝,第一、第二、第四句韵脚押平韵“ing”。该诗的平仄规则同《除夕前夜漫步潮宗街》一样为“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是七绝中四种常用的平仄格式之一。值得注意的是,此诗第三句“极目伶仃风浪静”句末的“静”字押韵了,押的是第一、第二、第四句的韵脚“ing”。按照七绝的格律要求,一般而言,第二、第四句押平韵,首句可押韵也可不押韵,第三句不能押韵。诗人在此诗中显然犯了诗家一般认为的七绝押韵“大忌”——句句押韵。然而,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诗人明知七绝的格律要求,但仍执意句句押韵,这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和心理呢?我想,诗人可能在进行旧体诗的探索,即在大体遵循格律要求的前提下进行革新,让旧体诗的格律为今人所变,为今人所用。诗人在诗歌形式上的旨趣和表达方式,实质上与诗人在诗歌内容的旨趣和表达方式(即“化重为轻,化古为今,融汇古今”)是相通的,体现了化古格律之“重”为今格律之“轻”,化古格律为今格律,融汇古今格律的探索实践。这种对格律的实验性探索也体现《冬夕访永州柳子庙》一诗中。

冬夕访永州柳子庙

钓雪愚溪越数年,

才情满腹寄名篇。

对家霓旆人声沸,

门外孤松待晓烟。

这还是一首七绝,第一、第二、第四句韵脚押平韵“ian”,遵循七绝押韵规则。该诗的平仄规律为“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前两句“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与七绝中四种常用平仄格式的前半段是一致的,但后两句“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与七绝中四种常用平仄格式的后半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不一致。诗人将第三句前两字的“平平”换成了“仄平”,第四句前两字的“仄仄”换成了“平仄”。该诗打破了前人常用的平仄格式,形成了与之相对应的平仄新格式,实现了新的平衡。当然,这两句只是打破了常规平仄格式,并非出律,因为按照“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一惯常化的格律主张,这是允许的,也是正常的。

今人创作旧体诗发生“出律”现象实属正常。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常见的因素是,因古今音异同,古人常用的格律规则(平水韵等)现在严格执行起来有一些障碍。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现代社会出现新的语汇、新的语境、新的经验,如果一定要适用传统格律规则,这些新元素可能很难呈现出来。因此,面对今人旧体诗“出律”现象要区别看待。如果作者是懵懵懂懂地“出律”,我们可以将它视为“不知者无畏”,采取宽容的姿态看待。如果作者是明明白白地“出律”,我们可以将它视为“偏向虎山行”,采取理解的姿态面对。我认为,贺星辉懂传统格律而不唯传统格律,如果创作上“出律”,那是明明白白地“出律”。在旧体诗创作上,贺星辉有自己笃定的诗歌观念,可概括为“诗言情,古为今用,薄古厚今”。

我想,正是因为对旧体诗持有相对开放的诗歌观念,诗人贺星辉在酬答唱和类旧体诗中呈现出纵横捭阖的自由姿态和心境澄明的思想境界。下面我们来看诗人的酬答唱和类旧体诗。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类诗的标题:《酬何智能师弟任职天津回湘探亲邀请小聚》《和刘伟明诗兄〈长沙瑞雪贺星辉诗弟于晨跑中赠诗乃答〉》《龙年春节前赠高中同学卢中友》《赠研究生同学北京师大教授姚建彬》《指导诗人刘伟明学会微信推送朋友戏作》等等。在一长串的标题中,我们看到了“回湘探亲”“晨跑”“微信推送”等生活化甚至现代化的字眼。这无疑将古旧的诗体与当下生活发生密切关联,使旧体诗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生机。当看到《指导诗人刘伟明学会微信推送朋友戏作》一诗时,你是否会嘴角自然上扬,会心一笑?

指导伟明诗兄学会微信推送朋友戏作

世上无难事,

全凭一阳指。

兄占七斗才,

日夜写诗史。

从严格的格律来看,这首“戏作”之诗实在有点“坏规矩”。然而,我们仍可以从这首戏作感受到诗人与同道诗友的真挚情感和深厚情谊。此刻我想起鲁迅那首流传颇广的打油诗《我的失恋》(拟古的新打油诗)。两相对比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标榜“戏作”或者没有标榜“戏作”的“认真之作”,在对旧体诗中那些僵化的程式表达进行“发难”时,某些现代性(现代化)的活水清流已悄然注入,激活了某些与现代社会相隔膜的诗歌传统。从这个角度来看,诗人贺星辉重视“诗言情”和对旧体诗的探索对我们如何看待古典文学(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如果说上述对旧体诗形式的探索彰显的是贺星辉的艺术创新精神,那么诗人为数不少的教育时政类旧体诗创作则体现的是一种情系教育的大情怀。贺星辉在2024年1月26日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十点读诗》专栏发表《情系教育格律体组诗》(含《从教二十五周年自勉》《偶见泽湘朋友圈发云南出差照片急就》《湖南师大历史系91级毕业二十周年聚会感怀》《长沙交通学院路桥系98级土建2班毕业15周年聚会致贺》(七律)《致建红大师兄》等7首),在2024年3月5日《湖南师大报》第1696期第4版《文艺副刊》发表《甲辰龙年春节看望导师莫志斌先生》、《与恩师莫志斌先生畅谈往事》,以及发表在《中国诗歌网》的《湖南全省学生中小学阶段到韶山研学一次有感》等旧体诗。这些诗歌或抒发教育理想理念,或称颂教育慈善工作,或感怀毕业聚会,或欣喜桃李天下,或叙写师生情深,将诗人躬耕教育热土、感恩同道之人、期冀教育之花盛开的教育情怀悉数托出。《从教二十五周年自勉》一诗是诗人情系教育的最好注解:

从教二十五周年自勉

火星赤岭百年梦,

数度春风万树红。

但问平生多少事,

皆投教育创优中。

诗人的工作地点和内容变动过,诗人的工作岗位和职务发生过调整,诗人身边的环境人事也不断在变化,而诗人那颗热爱教育的心从未改变。正因为如此,诗人始终未离开教育行当,一直躬耕于教育热土。“但问平生多少事/皆投教育创优中。”朴素的言词裹藏着一颗炙热的心。我想,诗人贺星辉这种教育情怀源于学习带来的快乐,源于教育对改变自身命运的决定性作用,源于求学过程遇到的良师益友。因此在读到诗人叙写师门情谊、感怀师恩的诗作时,我们倍感亲切真诚,为之动容:

与恩师莫志斌先生畅谈往事

单薄书生愁夜短,

程门一叩即春怀。

尬逢君子牵羊快,

最忆恩师赠小鞋。

(备注:莫老师鞋码比我的小一码)

贺星辉曾在隆定军诗集《和太阳对视》品鉴会用“四个有”(“有福气”“有情怀”“有气魄”“有思想”)来品鉴诗人及其诗作。志同者道合,殊途者同归,他评价诗人隆定军的“四个有”实际上也隐藏在他自己身上,“只缘身在此山中”而已。将人生经历的情感体悟用诗歌来呈现,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诗人是有福有心之人。将人生志趣融入诗歌且历久弥坚,这是一件多么令人企羡的事情!诗人是有情有思之人。我相信,每一个纯粹的诗人内心都是笃定安宁富足柔软的。这种心灵状态何尝不是幸福的?我想,诗人们正是因为这种心心相印才自然而然聚在一起,如同江河汇入大海,无论迟早。

“吾道不孤”,也许这是贺星辉用他的诗歌创作自呈出来的最深切的感受。

周爱勇,湖南郴州市人,文学博士,副教授,湖南理工学院硕士生导师。现为《当代教育》杂志编辑、湖南省文学评论学会理事、湖南省作协会员、岳阳市作协理事、岳阳市散文学会副会长。出版文集《简单的歌》,曾获首届“新人杯”全国校园文学创作大赛“希望之星奖”等文学奖项。

微信图片_20220901084824.jpg

来源:红网

作者:周爱勇

编辑:施文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