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百名作家、百座湘村,无数湘人、万般湘味。他们的笔下,有山野之趣,有儿时回忆,有湘村的往昔和今生……即日起,红网文艺频道联合湖南省作协,推出“文化中国行之文学里的湘村”系列报道,带你探访、游历美丽乡村。
到昌山去看看山,携朵云来
文/汤江峰
昌,一个美好的字眼,兴旺、繁荣之貌也。后加一个“山”字,昌山之名更显伟岸厚重。
雄踞湘潭县石鼓的昌山,列入南岳七十二峰“花名册”,并不是因其壮盛,而是因其高,高于四大名山(昭山、隐山、仙女山和金霞山),县域最高峰也,海拔775.1米,人称“湘潭小西藏”;因其秀,南岳天下独秀,与之媲美的昌山也蛮有式样,民间就有“南岳姐、昌山妹”的传说,身为“妹妹”的昌山灵应峰(又叫锦鳌峰),长得太快太俊秀,大有盖过“姐姐”之势,人靓遭天妒,雷公一声吼,两山遭雷电劈开,从此姐妹分离,山上至今尚存“雷公作法”的雷祖殿。
动人的神话,惊艳了时光,氤氲了岁月,更诱人神往。现实的昌山并非如此,若干年前,这里还顶着“省级贫困村”的帽子,白云生处的几十户人家,山高路险,出行不便,世代过着烟熏火燎的原生态日子,成为脱贫攻坚的重点难点。
近些年来,帮扶工作队驻村,后盾单位鼎力支持,村里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完善,各种产业项目逐渐增多,自身造血功能日益增强,成功脱贫“摘帽”,还跻身“全国文明村镇”。
去年初秋,曾在昌山脚下石鼓镇工作多年的泽弟,乐当向导,邀我去昌山采风,便约了几个友人一起上昌山。说是去看山,却是从看水开始的。县境内流域面积最大的一条河流——涓水,就发源于昌山,流程近70公里,一路滔滔,收纳大大小小清溪几十条,渐行渐大,最终经河口,注入湘江。车近昌山,沿涓水景观大道疾驰,但见绿水青山多妩媚,涓水淙淙,不舍昼夜;田田莲叶,盏盏荷花与千重稻菽,摇曳生姿。
清咸丰年间,曾国藩创建湘军,征兵筹饷,打造战船,操练水师,即由湘乡从涓水出发,成就了中兴大业。乳汁般涓水还孕育了许多历史文化名流,宋代大学者彪虎臣、彪居正、晚清明臣、教育家和书法家赵启霖、左宗棠部“振威将军”朱五典、中共早期领导人罗亦农、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周小舟、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和当代音乐家吕骥等古今名人,都是历史的天空闪耀的明星。
车抵石鼓镇,友人就好奇石鼓镇有什么来由。泽弟指着涓水岸边耸立的一块圆柱形花冈石说,那面威风大鼓,就是传说的石鼓。
他饶有兴趣地介绍,《封神演义》的姜子牙封西周武将崇黑虎为安邦护国的南岳圣帝,前往南岳赴任途中,经过石鼓,圣帝目睹洪水泛滥,村民们正与洪魔拼死搏斗,便将河边巨石点化成石鼓,为村民们助威鼓劲,最终战胜了洪魔。
天马行空的神话传说,真假不要紧,要紧的是美的感受,想象空间的激活,心情快乐。
窗外田园风光飘然掠过,不多久,车至山麓,沿新修的盘山公路小心翼翼上行。盘旋几道弯,在“之”字形的水泥山路绕来绕去,绕到昌山顶峰村口。
置身昌山顶峰,俯瞰湘中盆地,阡陌纵横,村落依稀,屋宇棋布,四周山色,尽收眼底。远处隐约可见三国蜀相蒋琬和晚清名臣曾国藩的家乡。
顶峰村医欧阳奉辉医生、泽弟的老熟人,今年72岁。见我们到来,老远就热情招呼。土生土长的他,对这片土地一往情深,对村里的前世今生了如指掌。他说,顶峰村有吴家、田家、桃树、阳家4个生产小组,90多户人家,200多人,山多田少。山上气温偏低,一年只种一季稻。腊肉和茶油是村里拿得出手的土特产。
寒暄中,我们了解到,在“不与秦塞通人烟”的年月,顶峰村守着孤寂,过着桃花源中人的生活,山民躲避了战乱,也避开了世间王朝频繁更替的纷扰。宋庆元年间,山下天灾人祸,饿殍遍地,粒米翔贵。昌山却“连山之竹皆开花,花谢而结实如麦粒。而居人以长篙击竹杪,取冶之如稻谷,每一石得米五斗,或四斗。其炊法和以粳米十之一,沃为汤,其香全与粳同,民赖以济。至贩粜于县市,远近百里皆取之,谷价为平。”山民称昌山为“瑞山”,意即吉祥之山。
尘封的典故,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你尊重自然,顺其自然,善待自然,自然则以她的慷慨和守信,对人类报以无私的馈赠!
更深入地访问令人称奇:清代顺治、康熙年间,昌山时常还有棕熊、麋鹿、猴子等野兽出没。曾流行“顶峰熊、昌山鸣”民谚。据《石鼓镇志》载:竹浪禅师王氏,四川人,熟谙天文地理,阴阳八卦,昔为辽东总兵吴三桂之军师。康熙十七年,吴三桂衡阳称帝。反清兵败后,竹浪便辞官皈依佛门,爬上昌山修行。当地高姓山民,伐薪辟径,觅得竹浪,见竹浪结草为庐,不食人间烟火,旁边还有两只斑额老虎“听经”“护驾”。
后来某日,山中起火,烈焰冲天,竹浪驾一朵红云绝尘而去。山民缅怀竹浪,修建定海寺,募塑竹浪神像供奉。清光绪年间,四川提学使赵启霖捐款修葺一新,亲题寺联和匾额,联曰:“定而能静,海不扬波”,横匾:“霖雨苍生”。
礼佛让人慈悲,老虎受人教化,世人所期待的美好、和谐、共生,大致就是这个样范。我想要说的是,尊重、包容、爱护每一个自然的物种,需要人类的自律、谦虚和敬畏。
顶峰村的一片开阔地,几件来历不详的花岗石水槽、础柱和马饲散落其间,看上去的成色,该是古建筑遗存。据说,顶峰村很早就有远古时期的农耕文化痕迹,山下曾发掘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过石斧等,地方史志均有记载。如今,村民曹时友家里还保存了一块昌山古道上青条石碑,两端残缺,文字损毁。碑文可辩之字百余:“……余华里,而强为下县,赴潭晋省直达武汉,往返所必经羊肠石路,崎岖不易行。虽健步者,迨跻辄气倦,思息然,苦无所……之余复与葛绅南村筹矣,建亭山麓,屋两楹额曰:且息亭,以资休息,行人德之……”
从文字内容来看,这块残碑记载了修建且息亭之缘由,也交代了毁损重建的过程。原来,曾国藩从湘乡出山,走向晚清政治舞台,年轻时常出入此羊肠古道。这条始凿于元末的古道,全长约15华里,随山势起伏蜿蜒,险峻崎岖,故有“七上八下”之说。为方便行人歇息,山腰还建有且息亭(又叫稍息停)。曾国藩曾撰联刻于亭柱,颇有禅味:“稍停步,到此已登峰造极;息重担,远眺则放眼开怀。”
后来,曾国藩的官越做越大,由他主持出资重修古道,将山道全部铺上墨青色石块,横斜相倚,长短镶嵌,错落有致。于是,有狡黠好事者,为开发昌山,发展旅游,特借曾国藩名气,给古道取了吸引游人的地名:“曾国藩官道”“湘军古道”。
记得那年春日,我第一次上昌山,刚刚踏进湘军古道路口,撞见三只鸭子摇曳着脚步,排着整齐的队伍,从青石板上大摇大摆走出来,似乎这鸭的骨子里,也遗传了湘军威武的基因。
“人生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站在山风习习的风车坳上,眺望远方,群山含黛,天宽地阔,心怡无限。
就要离开顶峰村了,停车驻足山下铜梁水库边,回望昌山,“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俨然一幅渐次铺展开来的水墨画。以此为背景,湛蓝天空下,水泽茫茫、藨草青葱;白鹭翔集、黄牛漫步、黑羊吻草、狗儿追逐……山在绿中,绿在水中,人在画中,一切如孟浩然的诗情画意,天趣巧成。
这是我在昌山,所浏览天人合一的生命画卷,阅读敬畏自然的最美诗篇,听到崇尚自然的生活赞歌!
(文中图片皆为作者提供)
汤江峰,笔名江山多娇,湖南湘潭人,主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任《机关党建》执行主编。曾任大众卫生报副总编辑。主要著作有:散文集《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万水千山总是情》等,先后有78件作品荣获得全国卫生新闻奖、湖南好新闻奖和优秀文学作品奖。2014年,被湖南省委宣传部和省记者协会评为第十二届湖南省“优秀新闻工作者·十佳编辑”。
来源:红网
作者:汤江峰
编辑:施文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