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第八届湖南艺术节新创小戏小品展演——“湖南舞台艺术评论提升工程”研修班短评集萃(六)
2024-10-11 09:57:56 字号:

第八届湖南艺术节新创小戏小品展演——“湖南舞台艺术评论提升工程”研修班短评集萃(六)

2024年9月24日至27日,第八届湖南艺术节新创小戏、小品展演在长沙举行。根据艺术节组委会安排,湖南省艺术研究院负责开展评论工作,组织评论人员参与观摩与评论撰写,敬请关注。

图片

《钓村官》的独特魅力

文/陈蓉

《钓村官》这一剧名,其独特之处首先在于其新颖的构思与双关意味,既直接点明了剧情的核心——“钓”并留住人才以助力乡村发展,又巧妙地以“村官”为饵,吸引观众对乡村治理与人才战略的关注,令人眼前一亮,难以忘怀。作为一部苗歌剧,《钓村官》在剧种上同样独具魅力。苗剧,这一我国稀有而珍贵的戏剧形式,承载着苗族文化底蕴与独特的地域色彩。剧中苗族音乐元素与苗族的服饰华丽繁复,色彩斑斓,为舞台增添了浓郁的地域风情。而苗族舞蹈的灵动与热情,更是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充满生命力与活力的艺术世界。《钓村官》情节更是别出心裁,以“试村官”“考村官”“钓村官”为主线,通过一系列巧妙设计的“假送礼”“假事故”等情节,展现了老支书与村民们为留住高才生龙春花所付出的智慧与努力。这些情节不仅富有戏剧性,引人入胜,更深刻揭示了乡村振兴过程中人才的重要性以及基层治理的智慧与挑战。

苗剧《钓村官》:切入角度最是新奇

文/戴会林

戏剧曾有旧称叫传奇,讲究一个“奇”。苗剧《钓村官》的切入角度非常符合这一要求。写乡村振兴的戏很多,往往落入窠臼,集中去写产业振兴,忽略了乡村振兴五大板块的其他四个板块。苗剧《钓村官》避开热门的板块,去写组织振兴,这本不算新奇,却因产业振兴戏剧赛道的拥挤,而显得新奇。当然,苗剧《钓村官》最大的新奇点,在“钓”字上。观众的日常认知中,任何职务都是要挤破脑袋去争、去抢的,该剧设置成老支书和村民合力“钓”合适人选,这一角度的选择出乎大家意料,颇为新奇。作者的这一选择,不是为了新而新,是合乎情理与事理的。从情理而言,村民都希望村支书岗位上是合适的人选,是有能力带领大家致富奔小康的领头人;对观众而言,会联系到生活,也希望看到“德位相配”的结局,这也是中国戏剧多大团圆结局、多清官戏的一个因素。从事理而言,真正优秀的人才有的是施展人生的舞台,甚至越是有能力的人走得越远,如剧中合适人选龙春花被央企高薪录用,心仪村支书岗位的人热衷“二五八”(麻将),观众联系生活也都能印证。面对这样一个局面,也是现实存在的问题,如何化解?剧中是以情怀来作文章,因为情怀,优秀的合适人选留下来了。现实中,舍弃自身更好发展平台,默默坚守在普通岗位上的优秀人才,同样是因为情怀选择坚守,他们值得被赞美。

关于苗剧音乐——看《钓村官》后的思考

文/施群霞

苗剧,是少数民族剧种。但作为一个剧种的存在,除了要有自己的表演程式外,音乐才是识别剧种的重要标志之一。9月27日,在长沙市芙蓉区文化芙蓉剧场,观看由尹雨编剧、童晓阳执导,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苗剧团演出的现代小戏《钓村官》之后,引发我对于这个剧目的定位,是应该叫做一般的小戏,还是应该叫做苗剧小戏?《钓村官》通过演员们的表演,讲述苗寨的一位老支书,敏锐地意识到自己已经难以适应新时代科技农耕的模式,于是主动退位,并精心策划了“试村官”“考村官”“钓村官”的情节,试图留住农大毕业的高材生龙春花,为乡村发展注入新鲜血液的故事。从剧情发展上看,《钓村官》是一个以诙谐幽默的戏剧手法和深入人心的角色塑造,成功地将观众,带入探讨“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的社会议题中的苗剧小戏。但如果从音乐上看,把这个小戏定位为苗剧小戏,我认为是很难成立的。苗剧自诞生以来至今已有70个年,但声腔仍处于一个探索实验阶段。回顾苗剧声腔运用,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原始苗歌为唱腔;二、在民歌的基础上,借用戏曲板式的节奏变化去创腔;三、在民歌的基础上发展成山歌剧;四、采用曲牌连缀结构;五、走歌剧路子。以上的几点,不管是用哪个创作方法,都是以苗族民歌为素材创作新的唱腔。但看完了苗剧小戏《钓村官》,除了剧情、服装、舞台,让观众知道是苗剧,从音乐上是无法辨别这个剧就是苗剧。当然,《钓村官》能成功演出,离不开音乐的创作。虽说音乐上少了苗族音乐元素,但总的来说是成功的。同时,提出我个人的一点希望,希望曲作者在以后苗剧音乐中,多围绕“苗”字下功夫,创作出更多优秀的苗剧音乐作品。

观苗剧《钓村官》有感

文/陈志敏

苗剧作为湖南最年轻的一个剧种,这次亮相湖南第八届艺术节,不少观众被苗剧中艳丽的民族服饰、轻快活泼的音乐和舞蹈表演所吸引。再加之编剧独具匠心,用一个“钓”字盘活了整台戏。当了十几年的老支书面对“机场即将通航、高铁已获国家批准、空港新区开辟”的大好形势发展,感到空前压力山大,想到启用新的全能人才来夯实领导队伍,于是想出一系列的办法,想要留住有学历、有学识、特别是政治上过得硬的农大毕业生龙春花。该剧展示了苗剧浓郁的民族艺术特色,行腔时吸取当地山歌、苗歌的音乐元素深度融合于汉族当代戏剧的呈现中,采用苗语和汉语交替使用增加民族戏剧的艺术性和感染力。再使用从生活动作、舞蹈动作中提炼的表演程式,使得剧中无论是“假送礼”还是“假事故”都是在欢快的载歌载舞的表演中进行,将地方朴素的感情和浓郁的民族特色表达得淋漓尽致。

图片

带着问题来,带着问题走——我看《八仙山中有神仙》

文/谢春凯

慈利汉戏《八仙山中有神仙》的演出单位是慈利县瑞凝演艺传播有限公司,出品人兰辉,编剧万光华,导演高世逢。当看见剧场外该剧的海报时,我就在想一个问题,这难道是一部穿越剧?通过八仙穿越回来八仙山后各种插科打诨、各种误会?然后赞叹各种建设成就?看了一会儿之后,还好,不穿越,不是狗血剧情,讲的是正经事。该剧是以文旅融合促进旅游产业发展为主旨,讲述身为剧团退休演员的父亲与在景区任安保经理的儿子思想上的碰撞。“一场好事变坏事,内心痛苦谁人知”这是剧中的一句唱词,表面上说的是“老公想法要理解,儿子工作要支持”。但实际上,结合整个剧情来看,这里蕴含着编剧对于旅游行业种种乱象的焦虑,对于旅游产业所面临困境和变化的思考。不得不说,在这一刻,可以窥见编剧深厚的功力与底蕴。剧终,大幕合上。我又在想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优秀的传统戏曲这一非遗项目,要与时俱进才能发扬光大,不能“不动脑子、不挪屁股”。剧中的父亲张国络,正如唱词所讲:他“眼看着日渐萧条陷困境,我只能瞒天过海走偏门。邀上了几位老朽齐上阵,进景区扮演八仙扭乾坤”。结果是什么样子呢?据景区经理介绍说“若不是八仙山中有神仙,哪会有四方宾客来游玩。若不是非遗戏曲成亮点,哪会有景区品牌谱新篇。”你还别说,效果还挺好。所以,就此也启发我们,还有哪些戏曲非遗保护发展新途径?

八仙在山 大显神通——评现代慈利汉戏小戏《八仙山中有神仙》

文/何佳羽

“八”是一个有着深刻文化内涵的数字。《易经》有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代表了宇宙万事万物之象。八仙对应八种卦象,也代表了众生万象。9月27日,现代慈利汉戏小戏《八仙山中有神仙》在芙蓉区文化馆芙蓉剧场上演。整出戏以人生安全和旅游发展为冲突点,各执各的理念,各有各的道理。开篇唱词点出主题:风和日丽艳阳天,八仙来到八仙山。送祝福,偿心愿。欢声笑语山水间,游人如织难忘返,国泰民安乐无边。最后“八位神仙”签订合同进行合规非遗培训,不但化解了矛盾,也解决了景区面临的困境。《八仙山中有神仙》遵从传统表演程式,人物刻画深入人心。当张经理抓到张果老和何仙姑后,发现是自身父母,于是父子俩的沟通由谈话变争执,争执变打架,其对话贴近生活,特别是父亲的演绎,有声有色,令人啼笑皆非。戏中唯一不足的地方在黄总唱段,声响效果与乐队伴奏主次有些颠倒,掩盖住了演员原本明亮的音色。总体而言,这出戏演绎得生动到位,贴近生活,让人忍俊不禁。八仙山中,非遗戏曲,大显神通。

汉剧《八仙山中有神仙》短评

文/尹德胜

独特的故事选题是成功的开始。戏剧创作上两种争议由来已久,一是“题材决定论”,一是“题材无差别论”。从理论上来说,任何题材都可以开掘出独特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但是,在30个小戏同时展演的艺术节上,在大家都扎堆乡村题材、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环境下,确实出现一个问题,就是题材撞车,人云亦云。观众容易审美疲劳,产生不了新鲜感,剧场效果差。所以,选好独特的故事题材尤其重要。慈利汉戏《八仙山中有神仙》就独辟蹊径,有独特的故事选题。退休剧团老演员在景区演出,却因为安全生产问题,与当保安经理的儿子发生了矛盾,最后问题得以解决,景区推广文旅融合、文化传承,规范演出。老一辈戏曲人又展现了无私奉献的胸怀。这个选题有地域特色,用上了戏中戏,关照了现实,有独特性。题材选择是不能完全决定创作是否能成功的,但也不是完全无差别的。创作者应该要有逆向思维,去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力选择一个人无我有的故事,而不是去追社会宣传的热点。好选题只是创作的开始,真正的成功需要更独特的开掘和呈现。

八仙游山,齐头并进一一闲评慈利汉戏《八仙山中有神仙》

文/胡西北

小时候爱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故事,今天看完慈利汉戏《八仙山中有神仙》,我发现了三个融合。

第一,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剧团退休演员张国络与妻子何贤姑热爱家乡,面对当前八仙山景区旅游产业所面临的困境与变化,他们挺身而出,免费为景区游客表演。这样的情怀是由我们的文化基因所决定的,因此,我们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在后疫情时代旅游经济要想振兴,必须"种文化"。

第二,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剧中八仙穿着古典戏服,与着现代服装的其他演员在视觉上形成鲜明的对比。特别是张国络与儿子张思源在规范管理与安全生产之间产生矛盾时,张思源的表演是纯现代的,张国络夫妻的表演介于传统戏与现代戏之间,不仅展示了慈利汉戏的风采,也使人物性格鲜活灵动。

第三,个人与集体的融合。张国络夫妻未经景区允许,擅自闯入,这是个人行为。待景区总经理黄玉凤主动邀请他们签下演出合同,这又是政府主导。最后个人意识与集体意识同时觉醒,矛盾化解,皆大欢喜!生活在当下的我们应该多一点对未来的思考,这是该剧给我们最大的一个启示。

八仙游山,齐头并进,未来不愁前路漫漫,不惧雪雨风霜。

图片

英雄,什么是英雄?——观常德花鼓小戏《那一夜》

文/谢春凯

天佑中华,花开苦难。看完常德市鼎城区花鼓戏保护中心演出的常德花鼓小戏《那一夜》,感动之余,脑袋里迸发出来上面的八个大字。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遇到了种种灾难,在此过程中,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感人故事,更是涌现出了无数英雄人物。1998年特大洪水是一场包括长江、嫩江、松花江等江河流域地区的大洪水,是20世纪发生的又一次全流域型的特大洪水之一;据初步统计,包括受灾最重的江西、湖南、湖北、黑龙江四省,全国共有29个省(区、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受灾面积3.18亿亩,成灾面积1.96亿亩,受灾人口2.23亿人,死亡4150人,倒塌房屋685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达1660亿元。1998年这一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也影响和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自然也就包括常德花鼓小戏《那一夜》剧中的王迪钧、秀英夫妇。王迪钧,当年是乡党委书记,亲身参与了抗洪抢险。

一台好剧离不开优秀的剧本,该剧剧本由鼎城区黄士元戏剧曲艺工作室许玲、夏一刀两位老师合作完成,他们寻找到了一种讲老故事的新方法:故事是以一位老人的一次次发病而展开。原来,爷爷王迪钧,现在70多岁了,罹患阿尔茨海默病,会把“一篮蜜桃”听成是“一篮鸡蛋”“好大好甜”听成是“好大的太阳啊”。还是非典型性的那种阿尔茨海默病,属于间歇性发作,只要一听到雷声,就会发病“穿越”回1998年抗洪抢险的那一晚。无奈的奶奶秀英也只好一次次地配合爷爷王迪钧的“穿越”,特别辛苦。这一天,已是村支书的孙女小威,来看望爷爷奶奶,偶遇到了爷爷的再一次发病,她也只好加入配合爷爷“穿越”的“演出”。当然,她也通过爷爷的“穿越”了解到了当年所发生的一幕幕感人事迹。

实际上,在看这个剧的文本之初,舞台演出之前,我是心存很大疑惑的:为什么要选择一个离我们说近不近、说远不远的故事,现在的水利治理水平、动员能力、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的国策,抗洪抢险还跟我们有多大关系吗?看了演出后,我打消了这个疑惑,人类的悲喜是相通的,人类的事业是需要传承的。毛主席也说过:“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质。”剧中“溃口的大堤段,最危险的936米!”以爷爷王迪钧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他们舍弃小我为大我,面对生死之时的激情、自在、挥洒,为百姓生命财产安全,所可承担的分量,所可秉持的智慧和勇气,深深地感动着舞台上下的演员与观众。英雄,什么是英雄?这就是英雄!剧中,爷爷王迪钧将象征着危险与责任的手电筒传承给孙女小威时,将整部剧推向高潮,然后又戛然而止,让人回味无穷。

作为观众,我们看过了太多根据英雄人物事迹编创的文艺作品,在这样的创作背景下,如何让这个人物更出彩,更好地被观众所记住,难度可想而知。该剧的导演章宏,科班演员出身,舞台经验丰富,又有编剧动手能力,为了使人物、叙事线索得到集中,他以现实中爷爷王迪钧发病为结构骨架,再穿插闪回,交代当年所发生之事。该剧导演侧重于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在他的二度创作下,该剧给人以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浓郁的生活气息,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该剧由石柳老师担纲作曲,主演任家驹(饰演爷爷王迪钧)、肖潘潘(饰演奶奶秀英)、熊丽霞(饰演孙女小威)、卢洋(饰演村里工作人员小赵)。

舞台上,爷爷所用蒲扇掉落,导演要求演员手拍两下灰后再使用,充满了生活情趣;又例如,奶奶喂爷爷喝汤后,记得用毛巾擦拭爷爷嘴巴,这样的处理一是体现对人物的关心,也符合阿尔茨海默病的人物设定。当然,还有很多诸如此类的“魔鬼细节”,这里就不作一一介绍了。

常德花鼓戏的表演程式,本身就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很适合表现现代生活。舞台上,导演在保留风格的基础上“有所作为”。比如说“沙包都被水冲跑了!共产党员跟着我往下跳,踩住沙包!组成人墙!”这一段,导演加入了劳动号子的元素,使得舞台呈现非常饱满、有力度,也更加震撼。又如“小威不明其中缘由,跟着奶奶满台乱跑”这一段,小威和奶奶原地做快跑动作,动感鲜明,生动诙谐。舞台上,导演虚实结合,既有传统程式化的道具“一桌两椅”又有现代舞美写实的成堆的沙袋;既有时疯时好“一打雷就来神”的老爷爷也有慈祥和蔼的老奶奶,更有非常接地气的村支书孙女。

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大兴水利,抗洪抢险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这并不意味着不用再讲抗洪抢险故事了,抗洪抢险精神值得赓续,其中所强调党员的担当、党性的传承,正如剧中结尾伴唱的那样“生死为人民,那就是共产党。接过先辈的旗帜,誓叫那幸福生活万年长”,也就是《那一夜》故事外化的精神。历史不能忘记,先辈英雄一直活在我们心中。英雄有很多,在历史的尘埃中不管淹没多少,都值得我们去挖掘,去弘扬,去学习!

小戏创作的间接性表达——观常德花鼓小戏《那一夜》

文/罗蓝

间接戏剧是一种戏剧表现技巧,它通过角色之间的暗示、隐喻、象征等非直接表述的方式来传递剧情信息或者深化角色的内在情感。这种手法旨在增加戏剧的层次感和观众的想象空间,使观众能够在角色的潜台词和行动中发现深层次的意义。常德花鼓小戏《那一夜》讲述了罹患阿尔茨海合症的前书记王大爷,念念不忘多年前在洞庭湖边抗洪抢险的那惊心动魄、将生命置之度外的战斗一夜。爱百姓、爱亲人的他,面对滔天的洪水,守堤40余日,在与自然搏斗的过程中充满了敢于牺牲的豪迈与勇敢。但是,舞台呈现上却并未出现我们熟悉的洪水特效场景,空空荡荡的舞台上,始终只有小薇、大妈和小赵三人走来走去,在家里配合王大爷的不时陷入“那一夜”的情境,家中甚至常备“道具”,时时准备配合模拟运沙包,堵管涌等场景。原来,大爷口中那场惊心动魄的洪峰并没有以视觉的形式直接呈现在舞台上,而是通过演员的唱念做舞间接地呈现在舞台之外,委托给观众的想象力了。该剧以迟暮英雄的病理回溯作为叙事角度,以创造性的间接表达贴合小戏的舞台呈现,切入新奇,展现独特,极大地增强了舞台艺术表现和观众的沉浸体验。

风雨中的“平民英雄”——观常德花鼓戏《那一夜》有感

文/蒋莉

常德花鼓戏《那一夜》围绕党员干部在抗洪抢险中不顾个人安危,誓死保卫家园的故事开展。该剧讲述的是原乡党委书记王迪钧患老年痴呆,每次电闪雷鸣都能引发他的痛苦记忆:那就是他在任期间的一次刻骨铭心的抗洪救灾,只要一打雷下雨,他的老年痴呆就会发作,抗洪的情景就会在他面前出现,于是家人只有一次又一次的陪着他演戏。该剧巧妙运用插叙的表演方式重现抗洪现场,在立意上把王书记战洪水、护大堤、保家园行为作为全剧的贯穿行动,并通过王书记自己所说“誓死也要保卫人民安全,保卫家园”,为整个戏奠定了主题基调。

喜剧的核心是悲剧,该剧以喜剧的表达方式呈现。孙女小微和小赵一回来正赶上打雷,最开始只能莫名其妙的被奶奶赶着配合演戏,随着剧情的发展,演员的表演从莫名其妙到高度配合,情感也是从不明所以到泪流满面,全剧的情感线也是从“不动”到“感动”。用喜剧的方式演绎悲剧,剧中那些打动我们的搞笑瞬间,诙谐的语言和夸张的动作,实际上都是放大了的悲剧。

当然该剧还有可以提升的艺术空间,我们知道矛盾冲突是一个剧的首要任务,剧中的情节、人物关系都需要紧紧地围绕着矛盾冲突展开,剧中爷爷犯病两次,两次的事件接近,且演员没有更深的情感表达,使得全剧看下来太平,缺乏情感起伏。如能在爷爷第二次犯病时增加感人的情节,如爷爷为救人自己身受重伤,或是其他党员干部为救灾牺牲的情节,再为爷爷加一段核心唱段,这样揭示出来的矛盾冲突内涵会更加丰富。

在短暂的一生中,有的人就像蜡烛,哪怕燃尽生命也仍在想着奉献自己。就像《那一夜》中的爷爷,也是和剧中爷爷一样的千千万万个党员,他们是风雨中的坚韧与希望,用一颗赤子之心,守护者我们的家园。

图片

有意味的“三道门”——评湘剧小戏《大归》

文/付凯茜

《大归》的故事简洁,情感浓厚。讲述“空头节妇”唐群英在下定决心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后,与公公、婆婆亡夫诀别的这一心路历程。该部戏让主角的意识流贯穿全剧,写意功能已经大大超过了叙事。剧中主角丝毫没有因为运用了现代的形式而变得单薄,反而因为运用“三道门”这一道具形式,更加便于剖析唐群英决心出走的多重复杂心理,增添了主角的心理层次。并且,这一历史人物原型和事件情感充沛,耐人寻味,非常适合用戏曲来展示。戏的开场非常特别,幕一拉开,戏剧冲突已是白热化。公公、婆婆、亡夫并未正面出现,而是藏在三道门背后,三人接连发出寡妇归家从未有之“三问”,规劝唐群英不要离开曾家,压迫感直面袭来,迅速建立情境。唐群英的情绪也不是平铺直叙的,在面对“三问”则答以“不愿做僵死麻木活死人”等几个回合的“三答”后,冲破三重大门的束缚,坚定自己誓要成为自由翱翔的“山鸟”的决心,毅然选择“大归”。更妙的是,舞台上还设置了不同数目的黑衣蒙面人出现。第一次出现是在唐群英面对公公的诘问时,一个黑衣人与唐群英大打出手,这一动作既将唐群英的困境外化,也给予了戏曲的程式化发挥空间,好看又极具趣味性。整场戏基本上是独角戏,戏的结尾是唐群英终于冲破了“三道门”的桎梏,她转身走出大宅门。这一动作,在演员的基本功和动作的设计下,情绪富有层次,让观众印象深刻,足见演员功力。

在“归”与“不归”中探索——微评湘剧《大归》

文/谭孝红

《大归》这个戏有很多值得圈点的地方,具有一定的开创性和尝试性。剪影的美感。剧中的唐群英夫亡子死,要离开这个家,公公、婆婆、及丈夫灵魂都在强烈反对,然而剧中没有采用角色之间面对面的直接对峙,而是通过剪影的形式来体现双方之间的冲突,很有创意性,这样也使得整个戏基本成为一个独角戏。门的巧妙设置。剧中三扇大门,或合或开,或并立摆置或有致排布,在不同的戏剧情景下出现不同的造型,在表示整个曾家大屋的同时,充满了象征意义,成为心中的一堵墙,心中的一扇门。多个鬼魂的穿插。这些灵魂的晃动既可以代表死去的曾家人,也可以代表整个封建社会的桎梏思想,如同幽灵一般侵蚀着封建社会中的女性。稍感不足的是,由于是独角戏,一个人唱到底,在抒发要“大归”的心情时,“大归”的动机是不是还可以加强一点。这个小戏,有别于传统戏剧,在舞台设计上有着创新性,有着西化倾向,很是值得进一步探索。

从他说到自说:女性形象的自我认知——观湘剧《大归》

文/罗蓝

大归,是封建制度下对女性的一种带有侮辱、嘲笑的说法,指妇女归母家不再回夫家。旧时代以男性为中心的话语体系,出于自身的利益诉求,解说、操纵着女性的价值定位。是否符合主流社会价值与审美期待、是否具有强烈的奉献意识与服务意识,作为评判女人的标准。正因为这种被动地位,女性形象沦为柔软的面团,失去了生命的本真,失去了自身的价值。湘剧小戏《大归》讲述了中国同盟会第一个女会员唐群英在丈夫和女儿去世后,面对的不仅是个人的悲痛,还有封建礼教对女性的严苛束缚。她不愿成为封建礼教下的“空头节妇”,渴望像山鸟一样自由翱翔,勇敢地面对时代的风云变幻。她通过史书找到依据,毅然选择“大归”,与夫家决裂,与公公、婆婆、亡夫诀别。舞台中央,三道厚重的宅门与灯光剪影巧妙结合,带来身临其境的压迫感。“心魔”的拟人,更是唐群英的内心抗争的外化。“三重门”的设置,层层递进,特别与公婆及亡夫的诀别场面,不仅情感真挚,更凸显了她追求自由与独立的决心。封建女性为了家庭责任勤勤恳恳地操劳一生,没时间或没机会思考自己存在的状态与意义。该剧则写出了女性对自我身份的认知和对命运的思考。剧中,女性不再是道德的符号与观念的象征,而成为了有自己的声音、自己的思考、自己的价值的主体性存在。女性的自说不仅是文学表达,也是一种社会和政治行为,它们更能够触及观众的情感,激发公众对女性议题的关注和讨论。同时也要感谢先辈们的勇敢跨越,让我们穿越百年依然能够对话,能够直接感受到那个时代女性的心灵震颤。

图片

《迎面桃花处处红》的语言魅力

文/谢春凯

“桃花溪里寻秦人,文旅融合来登台,桃花笑看四方宾客来。”“桃源的山,桃源的水,桃源的诗词,桃源的民歌,桃源的秧歌,桃源的美食,欢迎大家来看一看,瞧一瞧,尝一尝。”这是剧中陶爹(郑鹏饰演)的台词,请注意,陶爹的陶,是陶渊明的陶。桃源,位于湖南西北部,常德市西南部,是因陶渊明《桃花源记》而得名的城市;常德汉剧小戏《迎面桃花处处红》,是桃源县汉剧艺术团的作品,出品人郑华初,编剧常瑞芳,导演王阳娟。桃源话,该剧所用方言,非常好听!一些台词用桃源话说出来,更觉风趣:“男客,女客”。桃源要开桃花节,陶爹要大家做好准备来迎接全国各地的游客,男的游客,桃源话叫“男客”,女性游客就叫“女客”。其中一个叫何雪花(邹英饰演)的女客,气冲冲找上门,找到陶爹把包拿了回去。“你吃的灯草——讲得轻巧”。何雪花拿到包后,还要求陶爹归还包内的2万元现金。陶爹根本没有发现包内有钱,因而质疑何雪花张口就来2万元钱的事情。“七斤面粉调三斤浆糊——你蛮糊涂”,何雪花发现包内的2万元现金找不着了,她误以为陶爹将钱据为己有,陶爹觉得她是在无理取闹。“三声王八好喊,一声贼名难当”,陶爹怎么承受这污名,因而说女客“你拿着和尚当秃子打——你冤枉好人。”村书记急忙赶来诉说往事,力证陶爹清白,而女客不依不饶,说“秦归秦,楚归楚”,意思就是一码归一码,救人事迹并不能代表不偷包。当然,还有很多经典的台词,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旅游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桃花源里向美而行”这是剧中我最喜欢的一句台词,与大家共享。

点赞郑鹏的表演——汉剧小戏《迎面桃花处处红》简评

文/章宏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这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他记录了一处美景,却也透露出一个人不想奋斗,抗争的消极情绪。同样都说的桃花源,汉剧小戏《人面桃花处处红》却完全不同,它积极向上,生活乐观!说的是投资商何雪花入住桃花苑民宿,在观赏美景时不慎遗落手提包,恰巧被刚直播完的桃花苑民宿老板陶爹捡到。何雪花误以为陶爹见财起意,想将包内 2 万元现金据为己有,从而产生误会。村书记丁一萌匆忙赶来讲述往事,力证陶爹清白,进而引出过去的陈年旧事……民宿前台打来电话告知现金遗失在住房,误会得以解除,最后何雪花被当地人的淳朴善良所感动,并决心投资。这个故事看似有些俗气,但实则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实故事,带着桃花源里的泥土芬芳和乡间的淳朴气息。带着拼搏努力的生活愿景。今天,我并非去点评编剧、导演的独特创作,也不谈此剧的社会意义,而是要称赞此剧主演陶爹的扮演者郑鹏的表演艺术。郑鹏,桃源汉剧院的业务团长,亦是一位优秀的演员。他在现代戏的表演中极具生活气息。汉剧和京剧颇为相似,但因发源地各异才形成各自的特色,在我看来都属于大剧种,对四功五法、手眼身法步的要求极为严格。郑鹏科班出身,对本剧种的基本功烂熟于心,形神兼备。然而,传统戏演惯之后,要脱胎换骨自如地扮演现代戏的重要角色并非易事,但郑鹏做到了,而且做得恰到好处,游刃有余。他在上届省艺术节大型汉剧《翦伯赞》中担任主演,饰演冯玉祥,演绎出了一个胆大心细、虚心学习、豪情万丈、知冷知热的大将军形象。在小型现代戏《人面桃花处处红》中扮演陶爹,这位陶爹或笑或怒,或打或闹,活脱脱就是我们驻点村的那位会计大叔,让人感觉亲切、动人、可信。三十多岁的演员,表演出色,唱腔优美,着实难能可贵,未来必定前途无量!

《迎面桃花处处红》短评

文/尹德胜

汉剧《迎面桃花处处红》故事贴近当下生活,赞扬了拾金不昧的高尚情操,表达了人与人之间应该具有互相信任的美德,弘扬了社会正能量。记得去年我自驾去徽州路过碧山村,李白曾在此写下《山中问答》:“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我在古祠堂改造的碧山书局里品茶读书看云,可是临走之时,丢下小包,直到几天后才发现丢包了,里面有钱包和证件,甚是焦急。回忆之后,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电话了碧山书局,没想到被完好保存,后原物寄回。那时,我非常感慨所有的美景都比不上人心善良给人的美好感受。这个小戏写了旅游景区拾金不昧的故事,巧妙地用了误会让戏更好看了,还赞美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可见,发展文旅,吸引游客、招揽投资,不只是建设硬件,还包含着淳朴善良民风的引领。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迎面桃花处处红》

文/张湘彦

灯光亮起,音乐响起,桃花苑民宿里欢声笑语,陶爹在现场进行网络直播,向粉丝们热情介绍着“两岸桃红云山绕碧波”的世外桃源……一唱三叹间,将一幅自然淳朴的山水田园景象清晰地呈现在舞台上,更是张扬出桃源特有的气质与风范——“桃花源里向美而行”!常德汉剧《迎面桃花处处红》以写实的手法和生活状态的质感表现为基础,光从剧名就能看出所讲故事的生活气息。作为一部现代小戏,它的落脚点其实就是我们身边的那些人,身边的那些事,也并没有使用花里胡哨的技巧手法,而是为观众烹制了一盘本色、简朴的佳肴。值得一提的是,该剧的主题引导我们对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和整合文旅融合发展的思考上。甚至可以说,它的美育功能是十分明显的。是呀,不必去到遥远的地方才可以发现美,关注桃源、深入桃源、聆听桃源、观摩并欣赏《迎面桃花处处红》,我们就能感受到最有情韵的桃源生活,它有温度、有温情,大美如此,绵绵不绝。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本文图片均由组委会提供】

来源:湖南省艺术研究院

编辑:唐雨欣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