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第八届湖南艺术节新创小戏小品展演——“湖南舞台艺术评论提升工程”研修班短评集萃(九)
2024-10-14 09:21:29 字号:

第八届湖南艺术节新创小戏小品展演——“湖南舞台艺术评论提升工程”研修班短评集萃(九)

2024年9月24日至27日,第八届湖南艺术节新创小戏、小品展演在长沙举行。根据艺术节组委会安排,湖南省艺术研究院负责开展评论工作,组织评论人员参与观摩与评论撰写,敬请关注。

图片

宣教娱乐外,艺术不能丢——评花鼓小戏《红布币》

文/蒋庄懿

第八届湖南艺术节小戏、小品展演中,由衡东县恒韵花鼓戏演艺有限责任公司创作排演的《红布币》,这个红色金融历史题材的花鼓小戏,将作品的宣教功能、娱乐性与艺术性较好结合,值得分析讨论。

该剧的历史背景是,1926年4月,中国共产党党员贺尔康受中共湘区委员会派遣,到柴山洲地区领导农民运动。农会组织农民开仓平粜,没收地主侵吞的公产、祠产,开展了减租、减息等与土豪劣绅的斗争。同时为了在经济上帮助农民融通资金,摆脱高利贷的盘剥,根据党提出的建立农村无息、低息借贷所的金融主张,贺尔康、文海南等共产党人破天荒地成立农民自己的银行,发行由白竹布制成的面值为一元的第一枚红色货币。这共产党人的红色金融创举,为民利民,服务穷苦的红色金融初心,挖掘表现,宣讲传播的意义和蕴含的真心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为“人民币”服务的共产主义精神教益,具有现实关涉与教化价值。这是该剧承载的宣教作用。

戏剧的宣教要建立在其艺术之上,违背戏剧创作规律,简单罗列,直白宣讲是不行的。而本剧题材的历史性、行业性,如银行运行、宗旨、章程、货币功能、借贷流通、扶助服务措施等信息,是必然要有所输出的。对这段千头万绪历时一年多的红色金融历史,如何在二十多分钟小戏的限定性下,用戏剧手法来编织剧情事件,依靠人物行动和具体的情境细节去展现,这对于创作团队提出了高难度的要求。然而,该剧主创在限定性下选择的是更具有限定性的“三一律”表现方式:以第一农民银行驻地,柴山州“夏拜公祠”前的地坪为故事发生的地点;时间上选取农民银行开办后不久的一天上午;事件构建为一场土豪劣绅和国民党右派收买地痞代理人,阴谋破坏银行开办的“金融战”。

艺术的娱乐性发挥作用,总是能让人被吸引,且能给人带来愉悦、藉慰、舒心与快意等情绪价值。该剧设置的首先来与农民银行打“金融战”的,是一个突然兜里有不少银元,还担了好几只猪仔来卖,一急还结巴的好色光棍地痞。这样的人物设置自然符合“无丑不成戏”的喜剧娱乐性要求。我们来看剧情——得病老人和孙女前来借钱看病,根据银行章程要七人监事会认定才能发放贷款,经理文海南特事特办,拿出自己一张布币的工资要先借给她们,地痞突然发难,掏出一块银元也要借给祖孙俩,并说拿白布条子钱要办手续,要算利息,他借不要字据、不要利息,爱借多久借多久。面对这扰乱农会金融秩序,污蔑布币不及“嗡嗡”吹得响的银钱的“来者不善”,文海南让地痞确认他借出的银钱,迟早要还银钱后,表明农民银行和农民消费合作社可以接受穷苦人今天还一篮黄贡椒,明天还一簸箕红薯萝卜,后天还一只水鸭来还贷。地痞拒绝算这种烂布巾细账,文海南表明农民银行、消费合作“助生产服务贫苦阶级,市收平粜,宽限展期,低息无息。一心利民应民急”的宗旨,就愿意为贷款贫苦人算这种烂布巾细账。而且布币在周边区县都有兑换点,可自由兑换铜、银钱。办贷农民拥护认可布币,地痞见状又要把银元送给祖孙,不要她们还。但孙女清醒拿地痞钱“好吃难消化”,郑重宣布她要向农民银行借贷,自己纳鞋采茶来还。

以上有喜剧性趣味和有悬念的人物设置,以及两相拉锯争斗的情节,是能吸引观众的。同时,相关银行与布币信息也自然、有效输出。又败一阵的地痞见百姓积极借贷,又高叫便宜买猪仔,价格比低于市价的合作社还低。文海南却和颜悦色地问地痞是不是“赢了大骰子”,银钱随便借,还收了这么多猪仔卖。并表示要全部买下地痞的猪仔。地痞立即在群众中点火,说文海南收猪仔是自己要赚差价,他偏不买给他。这时候,国民党的右派专员带着持枪喽啰来了,他打圆场和文海南套近乎,说刘家祠堂第二农民银行又要办起来,让地主豪绅入个股,比派捐筹款更容易且更有利可图——“有权有利细谋划,风云变幻要想身家”。文海南义正言辞斥责,地痞又抓住他要全收猪仔赚差价起哄,文海南表明自己为合作社收购的正当,并依据禁绝赌博的农会章程,要没收地痞的赌博所得。地痞向专员求救这才说出银钱、猪仔来自专员的爹。这段剧情让正面人物故露“破绽”,引蛇出洞,再有效反击,人物的智慧、操守、品格通过动作和反动作得以体现。也达到吸引观众和有效“释疑”的目的。反动派的阴谋昭然若揭,专员气急败坏使出最后一招,污蔑银行私分公款,账目不清要查封银行,并斥农民银行布币“一把烂布巾,那也叫钱?”文海南针锋相对的唱词,看似有违写作原理和为难作曲,然而恰恰是这句句收在“钱”字上唱词,激活了作曲与演员的创造性——“那不叫钱?那才叫钱!农民的钱!农民的血汗钱,被土豪劣绅奸商地主盘剥后,打回来的红彤彤的血汗钱!”同时也点了“红布币”的题。

花鼓小戏《红布币》在二度创作方面,如导演的调度、动作设计;表演的写实与夸张;作曲配器的依传统、求贴切、谋创新;舞美的服务呈现;人物形象设计的时代感与形象感贴切等,还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这个戏寓宣教、娱乐于艺术创作之中,是一个规矩圆融的作品。

图片

内庄外谐的轻喜剧——评祁剧小戏《公示栏前》

文/高世逢

祁东县祁剧演艺有限责任公司创排的现代轻喜剧《公示栏前》是一个写新农村危房改造的故事。这类题材特别容易写成悲正剧或宣传戏,但《公示栏前》却让观众看到了一个别开生面,出人意料,内庄外谐的轻喜剧。

该剧亮点有三,一是道具公示栏的设置,表象看它摆在舞台右区,是一个用来进行民主监督,村民获取重要信息和促进基层干部尽心履职的公示栏,但在剧中李大嫂眼中,它却是个可以欺上瞒下的人情栏,挂职干部的升官栏。而在挂职村官王股长的眼中公示栏是衡量他党性强弱及能不能为民务实的考验栏。在张大娘眼中,公示栏却是个不讲公道,不合情理、附炎趋势、好丑不分让她失望的通告栏,伤心栏。其原因是张大娘家已成危房的土砖房改造得不到认可,而拥有三层小高楼的李大嫂家其杂屋间反倒获得了危房的评定及改造资金。这种一悲一喜所产生的不和谐反差,构成了该剧特定的喜剧性情境,使得观众忍俊不禁,欲罢不能。

二是挂职村官王股长手中的那张公示成了他烫手的山芋,让他左右为难。贴上去嘛,确实伤了张大娘的心。不贴嘛,得罪了李大嫂不打紧,关键还得罪了李大嫂的堂兄,也是自己原单位的主管领导,个人的仕途肯定要受到影响,就像剧中李大嫂所讲:“王股长,你就不想想我堂兄是你的顶头上司?未必你想把这股长的位子一直坐到退休?”这种妙趣横生的喜剧细节通过导演的夸张处理使演员貌似在哈哈镜面前一样,都成了观众可圈可点的喜剧人物。

三是编剧巧妙营造故事架构,把一个看似平淡无奇的小故事,写得波澜起伏,尤其是反转部分,李大嫂面对满是委屈的张大娘不但没感到内心愧疚,反还理直气壮地对她说:“做人要懂得感恩,王股长在村上挂职这几年,为村上做了数不清的好事。我嫡嫡亲亲的堂兄是他们单位的领导。我现在中了标,得了好处,为感谢王股长,我会帮他到我堂兄面前美言几句,等王股长挂职期满,回到单位股长就会变成科长!”此言一出,张大娘瞬间如醍醐灌顶。“我真是老糊涂了,怎么能因自家的危房而影响股长的前途呢?”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可当张大娘抢过公示准备张贴时,王股长突然义正言辞地告诉她说:“这公示不能贴,我马上向村支两委提出申请,请求重新投票后再公示。哪怕是将股长位子坐到退休也不会去讨好卖乖,居功邀赏!”王股长话音刚落,李大嫂不仅哈哈大笑起来,还恭喜贺喜王股长,原来这所有的一切是村委会配合王股长单位对他的一次考验。李大嫂家杂屋间获得危房改造是假,张大娘才是获得危房改造资金的真正人选。剧情突转,推向高潮。一出不和谐的人、事、境由此而变得和谐。

祁剧小戏《公示栏前》无论是编剧、导演、作曲、演员深谙祁剧的传统特色,又巧妙地把现代戏剧审美意识结合起来。要说不足,演员在声腔和表演上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在深刻领会导演意图,吃透编剧思想的前提下,更好地完成自己在故事中的人物塑造。

图片

衡州花鼓戏《还有后来人》的启示

文/高世逢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首气壮山河的就义诗,充分表达了共产党人夏明翰对人民,对共产主义事业的赤血丹心!衡州花鼓戏《还有后来人》以夏明翰牺牲前一夜为切入点,讴歌了夏明翰为真理而斗争,宁折不弯,宁死不屈的革命精神。剧作家周作君以倒叙的技法把夏明翰对母亲、妻子、大姐的情感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舞台上,催人泪下,感人肺腑,还很有戏剧张力。其母子情,夫妻情,姐弟情,扣人心弦,层层递进,丰富了人物在舞台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导演江中华说:“好故事,好结构,还得在于人物形象塑造要好。”该剧夏明翰扮演者冯青、郑家钧扮演者陈轶、陈云凤扮演者张静都很好地塑造了各自的角色形象。整出戏从舞台调度到人物刻画,导演是花了不少功夫的。从戏开始就给观众拉满了引而不发的弓弦,环环相扣为高潮蓄势的技法,不仅使剧情更加紧凑,同时也抓住了观众的眼球。

《还有后来人》剧作家和导演在挖掘和创排夏明翰英雄故事时,没有选择他被叛徒出卖后押到法庭,法官威逼利诱,要他写下“自首书”的环节,而是抓住了人物的情感线,直接从夏明翰遍体鳞伤,戴着脚镣手铐上场开始,这样的切入干净利落,一目了然。观众感受到了夏明翰那种视死如归不屈的家国情怀以及内心深处对母亲、妻子、大姐那种细腻的情感表达,使人物不仅散发出了特殊的人格力量,还焕发出了特殊的人性光彩及共产党人所呈现出来的高贵品质。

当然,该剧属新创剧目,还有很多上升空间,衡州花鼓戏是很有特点的,尤其在声腔和表演方面,需要演员用心用情去理会和深究。其次,军警扮演者还可更个性化,既然出现在舞台上,哪怕只有一句台词或一个调度,都应具备鲜明的人物特征,这样人物与人物之间才能形成强烈的反差和对比,才能使观众产生更好的共鸣。坚信该剧以后经过院团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打磨和演出,一定会更加彰显衡州花鼓戏的无穷魅力和该剧永葆青春的艺术生命力!

何以见新?——第八届湖南艺术节新创小戏小品展演观后记

文/尹德胜

观众落座,灯光亮起,演员登台。一曲淡去,余音绕梁;一曲又起,引人入胜……2024年9月24日至27日,四天、三个剧场、六场演出、30个剧目,台上台下,戏里戏外,湖湘戏剧人聚集于此——第八届湖南艺术节新创小戏小品展演。

笔者荣幸参加了湖南省艺术研究院组织的学习观摩、研讨评论工作,也有一部编剧小戏参加展演,近距离微观地参与、观察,又同创作、评论者们深度讨论。这次参加展演的30个小戏小品涉及题材内容丰富,历史、红色革命、城市、乡村、工业等;涉及剧种多样,有全国性剧种昆曲、京剧,有湖湘特色的湘剧、祁剧、花鼓戏、汉剧、巴陵戏、荆河戏、辰河戏、苗戏、阳戏,以及话剧和音乐剧;参演院团和机构众多,涉及面广,省级、市县院团共计34个(含艺术研究所、纪念馆)。由此可见,小戏不小,题材形式丰富多样,展演堪称盛会。

而新创小戏小品展演冠以“新创”,应该有两个层次的含义:其一,是近几年来湖南小戏小品创作的最新成果;其二,是在小戏小品的创作中,融入更多的创新意识。那么,何以见新?30个作品展现出了湖湘戏剧的源流和根脉,是传承;展现出了湖湘戏剧的当下和未来,有创新。小戏小而精、深而广,传统与现代、戏剧与生活融合在一起,创作者们有时代担当,有蓬勃的创作力量,展示了戏剧艺术创新性发展的前景。

图片

花鼓戏《审猫》

一、从现实生活中探寻新的发现

这次新创小戏小品展演中有22部作品是现实题材,扎根生活,有温度、有深度、有厚度,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烟火气息。这些作品来源生活,又高于生活,挖掘、提炼、升华,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新的发现与拓展。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戏剧是社会人生的缩影。好的戏剧作品一定是从日常生活情境中而来,对家庭、婚姻、生活、工作、事业进行开掘,从个体的状态、自我探寻,引申出对社会群体的关注和发现;从城市一隅到山野乡村,体现出社会发展的群体状态。同时,戏剧创作需要对宏观的人生和生活进行浓缩,对微观的生活进行放大,找到合适的戏剧形式呈现,并不是一味的自然主义呈现在舞台之上。

其中,湘剧《自渡》和花鼓戏《审猫》,同时关注了老年人的生活状态,触摸到社会逐渐老年化的问题。经济地飞速发展带来社会城镇化,人的流动变化大,老人尤其是寡居老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成为问题。《自渡》中寡居的老奶奶对亡夫的执念情愫,《审猫》中一对寡居老年人因为审问一只猫而生出情愫,都是有温度,有关怀。而汉剧《八仙山中有神仙》表现了文旅融合、文化传承的现状,有传奇故事,有现实问题的关注,有戏中戏的形式感。

乡村振兴题材的作品较多,但每一部作品都有自己的发现和关注,展示了一种全新的社会观念,乡村经济将成为新的创业点,年轻人在城市打拼艰难,可以回归乡村,寻找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这是一种自我真实情感表达。祁剧《公示栏前》写出了乡村干部面对利弊选择时的内心犹豫徘徊,给出了真实的人性呈现。

同时,现实题材小戏也在形式上有了新的尝试,花鼓戏《鸡缘巧合》的鸡窝和沙发的结合舞美设计颇具新意;音乐剧《唱得幸福落满坡》,一年前后的时空变化塑造人物,且融入了客家山歌元素等等。音乐剧《听见梦南》现代流行音乐、音乐剧编舞运用极好,以梦南的视角让观众跟随她走入她无声的世界,跟随经历困难,经历波折,最终打破无声的束缚,迎来自己的新生,舞台自由灵活,充分展现了音乐剧特性,也写出了当下年轻人的积极向上的力量。

现实生活除了传奇之外,更多的是平常百姓、凡人小事。其中花鼓戏《提灯正传》表现了提灯定损,这一有趣的社会现象,租客与房东之间的不信任引发的种种笑料,有着深刻的人性揭示。祁剧《一路同行》表现了打工回家的小夫妻遭遇车祸碰瓷,年三十特定的时间,回家之路重重问题,小人物之间互相伤害又互相帮助,终究是同行者,温暖回家路。同时这又是一部“公路片”,舞台形式感十足,很是新颖独特。花鼓戏《四老倌哭鸡》,喜感十足,一个有点小自私且真实可爱的农民形象活在了舞台之上。

这些现实题材的作品让观众感受到了现实生活的丰富性和多和舞台形式的样性,或笑或泪,有真情实感,有温度,接地气。

图片

湘剧《树新风》

二、在传统戏曲中融入新的意识

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了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应该在守住源流和根脉的基础,融入创新观念,有现代意识。其实,说起来容易,但是落在创作上还是很难的。创新多了,容易被人诟病忘本,不是戏曲艺术了;创新少了,容易被人说成守旧,失去观众。火候很难掌握。

作为新创小戏小品展演作品,有着创新的天然条件。其一,有更多的青年人才进入小戏创作,有新的力量;其二,小戏创作成本较低,有更大的容错性,不怕犯错,可以重来;其三,新创小戏当然在内容和形式上求新求变。所以我们看到了这次展演中很多传统戏曲作品坚持创新性发展。

其中,历史题材花鼓戏《酒中酒》写屈原辨酒的故事,写出了屈原廉洁自律,强调“为官要修明法度,执政为民,以芷兰之香抵御污秽之风”的高风亮节。主演老师表演可谓厚重朴实,彰显了儒雅之风,音乐上于花鼓戏做出了很大变化,增加了历史厚重感。湘剧《树新风》是现实题材,批评乡村奢靡摆酒风气,题材内容不新。但三个现代人物用了较多的戏曲程式化动作设计,超越了生活,但强化了人物性格,使得在小戏有限的篇幅里呈现出了传统戏曲形式与现实生活的巧妙结合,生动而有趣。

而花鼓戏《那一夜》人物设定十分有新意,一位老英雄患上了老年痴呆,逐渐淡忘了很多陈年往事,但是依旧记得当年溃堤抢险的情景,家人们怕他犯病,陪他演绎过往。舞台上,现实生活、抢险往事,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舞台方寸之间人心所到之处皆可展现,形式感十足,感人至深。舞台昆曲《热土沙洲》大胆地尝试了现代戏,创作者对昆曲音乐进行了改进,对昆曲的人物规范性程式化的唱念做功进行了现实生活的变化,而且融入了郴州的地域特色,这是一种有益的创新探索。湘剧《大归》写了女性意识的觉醒、追寻自由的决心。舞台上三道门成了符号象征,人物也隐藏其后,这也成为一个女子的独角戏,独自抗争的戏,她推开三重门,坚定地走向自由与独立,走向新的人生道路。无论主题立意,还是舞台形式,都是新颖独特的。

传统戏曲自身有艺术魅力,需要进一步强化,同时也要一点创新以适应现代审美。新创小戏是可以进行探索的,进退自如的。

图片

巴陵戏《超越时空的重逢》

三、在红色题材中探索新的表达

红色题材戏剧作品,缅怀先烈、回望往事,用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打动、鼓舞观众,让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所以红色题材成为当下戏剧创作的重要内容。各地院团都在挖掘本地的革命英雄人物和革命历史往事,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戏剧作品。湖南作为革命历史重地,有着丰富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戏剧创作尤其丰富。但红色题材戏剧创作也慢慢遇到了瓶颈,故事内容诸多相似,形式上也大多雷同,好的作品难得一见。

所以,红色题材戏剧创作需要追寻新的表达,其一,要在历史记录中寻找英雄人物的本真面貌,英雄也是凡人,注重对其平凡人性的解读、开掘和塑造,有真情实感,这样可以让人物可信、可近以达到可敬;其二,要从当下观众审美出发去创作,探索多元化舞台表现形式,不拘泥,多创新。

这次新创小戏小品展演,有六部红色题材作品,都在探索新的表达,写真实可信的人,用多元化的舞台形式。

其中花鼓戏《红布币》选题独辟蹊径,写了衡东县1926年组织农民协会成立中国历史上第一家农民银行的故事,呈现了一场红色的“货币战争”,在斗争中看到了钱与人性、钱与人心,“金融战”之于红色革命确有重要意义,这种表达对当下也有强烈的现实关照。巴陵戏《超越时空的重逢》,写了两位抗美援朝老兵在分别六十年后即将相见却生死永诀,天人永隔,为了弥补遗憾,用新科技完成了一场生死相见。小戏讴歌了平凡英雄,却用了传统戏曲形式,融入了高科技的舞台效果,现实与历史,回忆与当下,生与死,意识与存在,都巧妙地呈现在舞台上了,感情浓烈而真挚。

花鼓戏《主席的衬衣》表现了人民对领袖的热爱之情,从小人物出发写出了那个年代的特殊感情。花鼓戏《还有后来人》表现了夏明翰英勇就义前一夜在狱中所思所想所感,并拓展舞台时空,进一步展现他与家人的情感,并非一味豪言壮语,细腻的人物情感表达了崇高的革命英雄主义。

红色题材戏剧作品需要尊重历史真实,还原真实的人,需要新颖的舞台形式,才可以让观众相信。这次展演的小戏创作者们也在实践中探索红色题材内容和形式上新的表达。

第八届湖南艺术节30部新创小戏小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优秀作品竞相绽放,现在展演已落下帷幕,但湖湘戏剧创作的步伐仍需继续向前。因为这些小戏创作也有一些遗憾不足,现实生活的开掘缺少深度,乡村题材多而雷同,形式创新与内容的契合度不够等。但小戏创作应该成为戏剧传承和创新的舞台,成为青年戏剧人才发挥才华的天地,应该触摸现实生活本质、探索红色题材的新表达、追求舞台多元化的形式,成为真正的“新创”。戏小乾坤大,以小见新,以新传承!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本文图片均由组委会提供】

来源:湖南省艺术研究院

编辑:唐雨欣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