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随笔丨邓倩:再登黄龙山
2024-10-22 14:56:17 字号:

随笔丨邓倩:再登黄龙山

pki116091_副本.jpg

再登黄龙山

文/邓倩

【作品简介】

通过登黄龙山抒写感悟与回忆,展现了黄龙山的多重意义与对于故乡的深厚感情。

山下

在山下人们的眼中,那不是一座普通的山。

越往上走,山下的房屋、田地、树木在眼中的影像变得越来越模糊。站在山顶,我和站在山脚的人在彼此眼中原来同样渺小。

它不似其他的山有名,但每一个敬仰它的人都怀着无比真诚融入它的怀抱。

登山

登山时,踩着碎石,随着崎岖的山路往上爬。往山谷里抛一颗小石子,“噗通”一声响,在寂静的山间落下,这时再大喊一声,山间便响起连绵的回声。

一声声呐喊,伴着阵阵回音,摇荡在这幽静的山谷里,摇醒了大山冬天的一个梦——它似乎在冬眠时做了一个美妙不需向人诉说的梦。在远离尘世的山间,烦恼随之隐匿。

古人寄情山水,远离尘世喧嚣。我想是因为大自然待人也总是回报以真诚。身处山水之中,尽情回忆与它的邂逅之缘,找寻失去的那片记忆。

像素再高,图片再清晰,终隔了一层实物的距离。一个人的手机里,如果存了再多的图片,还是不能真切回忆当时的情境,那么图片只是一种摆设。

一位文学家说:“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缠绕在枯树上的藤蔓是一种生命之美,形色各异的石子彰显了一种平凡之美,山下林立的各式房屋亦是一种人文之美。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里一小片树木似乎没有了生命迹象。“为什么新的树木不长出来呢?”或许这片树木的宿命还没有尽,在等待生命的春天。

登山途中,想起有次聚会,我们选择了在山里野炊,买来米和菜,还有桶装纯净水,把家里的锅碗瓢盆搬到了山上,择一颓弃的屋子,生火做饭、洗菜煮菜,大家围在一起有说有笑,山坡上荡起一阵阵笑语,吃饭时便站着,等到菜一端上便一扫而光。比起在家里吃饭,别有一番风味。

山里的池塘,流淌的是大山的血脉,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碧蓝的池水像是天空的映射,这是天空给予的馈赠。当我用一种情感将眼前山水联系在一起,它们就不再是事物本身,而是我生命里不可或缺的某种东西。

下山

读小学时,老师让我们写一篇作文——《我的理想》,后来我的那篇作文得了少有的优秀。我在作文里写道,我的理想是长大以后搬到大山里入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一种隐居般的生活,与山为伴,安静且自在。

童年生活在农村,我对大山的感情很深。春天时,面朝大山,春暖花开;冬天到来,即使大山变得有些萧索和荒凉,但我固执地爱它,在我的眼里,它依然巍峨挺拔,雄伟健壮。

大山的一年四季是静默着的,同时也奉献出自己的所有物。以前不烧煤和天然气时,山里的树枝便是很好的燃烧物,人们用来煮饭烧菜,维持生计;到了合适的时节,大山里的果子也是可口的。进入山里,从树上摘下大把大把的果子,带回家里,分给众人;另外在山里摘茶叶、采蕨、捡蘑菇,也别有一番趣味,愿意多做些便多做些,累了大人便坐下来休息,孩子跑入山里“探险”。

不知什么时候,那些与我一起登山的人去了何方?是否还能够与他们一起谈起关于黄龙山的记忆,再登一次黄龙山?

拾些随处可见的树干,满载归去。有句俗话:“上山容易下山难。”如今这句话更适用于旧时光里的砍柴人了吧,愿时光善待他们。

邓倩,衡阳县西渡镇杨柳学校教师,作品见《湖南诗人》《陇南日报》等报刊。

来源:红网

作者:邓倩

编辑:施文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