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当代湖湘诗人列传》编后记丨李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025-08-12 11:48:15 字号:

《当代湖湘诗人列传》编后记丨李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87667f957677ec347f9269f6270b3a19_7c487e8e-c5c0-4d4d-a7b1-7cced993b088.png

微信图片_2025-08-12_084736_679.jpg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当代湖湘诗人列传》编后记

文/李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尤喜北宋先贤范文正公先生寄情湖湘宝地写就的千古名篇。尽管,难望其旷世才学之毫厘,这不影响我朝向他的背影蹒跚前行。

深知非一世之功,故我一直彳亍于陌路上。

不论寄身何处,背包概不离左右,即便在异国他乡一隅喘息片刻,所有行橐皆可滞留异处,唯独背包不可置于视线之外。内有我的心爱之物——笔记本电脑,里面装着我寂寞孤独时的寄托和色彩斑斓的梦想。

我想助诗人圆梦,也想圆自己的梦。

《当代湖湘诗人列传》是我的又一个梦。

湖湘大地诗人辈出,名家云集,是中国诗坛一支不可忽视的劲旅。为使本“列传”无愧于当代湖湘诗坛,编委们展开了诚挚的沟通与探讨,终以作品为基准,制订出一套标准颇高的门槛,宁缺毋滥。

正当万事俱备,“活人不立传”的世俗约成又被摆到大家面前。当然,不是所有的羁绊都可以约束已然迈开的步伐。更何况,中外名士在世时出版自传的大有人在。我们只是想在滔滔湘水中踩蹈出那么一点点水花。

同舟共济,撸袖摇桨,顺湘江而行。

一个颇有建树的老诗人的投稿因我一时疏忽,在微信公众号上编发后被读者发现要件略显欠缺,不得已只能劝退。好心的编委为此提醒,平台的工作人员须严加要求。哪有什么“工作人员”?一部近600页的书籍从筹划、征稿、编辑、公号逐个推出、序与后记的伏案撰写,全都出自鄙人之手。诗友还以为我像公职在身时一样被一个团队簇拥着,实则不然,此时的我只是一个光杆司令,事必躬亲。

这不算什么,买菜、烧饭、洗衣、拖地,我啥都自己搞定,可谓是进得灶堂入得书房。多少年了我就没有给理发店做过一分钱的贡献,年年岁岁自己给自己削发。我就是这样热爱着这琐琐碎碎的烟火尘世。

当然,人非呆木,孰能无喜怒哀乐?每每见到整洁的投稿和精湛的作品,我常常喜不自禁。每当面对潦草的来稿就难免惆怅满面,满腹的委屈仿佛就要溢满房间。

好在,绝大部分湖湘诗人的素养毋庸置疑,总能慷慨大度地赐予我一份愉悦的心情读诗编稿。

固然,林子大了难免众鸟纷繁,此乃自然。

范文正公先生倡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等凡夫俗子可能永远都难以企及,但他主张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想,每个人努努力都是可以慢慢向前挪一挪的。其实,“不以己悲”,只需胸怀坦荡。

虚空怯懦者,常常沉迷于自擂壮胆;心胸狭隘者,往往以阴郁诡诈待人;沽名钓誉者,难免不落得戚戚而终。

如果有人质疑我倾力的系列诗歌公益活动,那我要正告之,切勿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鄙人此生不屑于在这尘世蝇营狗苟。

人海茫茫,诗人绰绰。我深信,唯有好作品,才会像湘江之水源远流长。

我们编纂《当代湖湘诗人列传》的目的,就是想弘扬湖湘文化精髓,让好作品百世流芳。

诚然,遗珠之憾在所难免。为了规范某诗人的稿件,截稿时间一再延后,可总是事与愿违,但规则就是规则,谁也不可以凌驾于规则之上,这是对诗歌、读者和历史最起码的尊重。

漂泊者常被无力感偷袭,朋友们的信任和关爱,才使我的脚步愈加坚定和从容,才确保本诗歌年选更为厚重与经典。

本书在编辑过程中,得到了陈群洲、郭辉、刘起伦、梦天岚、吴昕孺、远人等编委的全力支持和无私帮助,尤其是《诗刊》主编李少君老师在百忙之中对编辑工作给予悉心呵护和指导,在此,我深表感谢!

2025年8月10日加拿大多伦多

微信图片_20250506091103_副本.jpg

李立,著名环球旅行家,环中国大陆边境线自驾行吟第一人,足迹遍及7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文学批评家喻为“中国当代最经典的行吟诗人”“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第一行吟诗人”。作品见于《诗刊》《人民文学》《花城》《创世纪》等100多种主流报刊,获博鳌国际诗歌奖、杨万里诗歌奖和悉尼国际诗歌奖等十数次。《中国行吟诗歌精选》年度选本和《中国行吟诗人文库》诗丛主编。出版诗集、散文随笔集和报告文学集共7部和英文诗集1部。

来源:红网

作者:李立

编辑:施文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