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河西走廊
文/邓华如
深入河西走廊,一个个历史背影便在追溯中历历在目。
河西千里,江山锦绣,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曾经狼烟四起烽火连天,匈奴、鲜卑等各族不仅连年兵戎相见,还时常虎视眈眈大汉边关。张骞出使西域归来后,两次河西之战彪炳青史,卫青、霍去病相继披挂出征,铁骑如飙,所向披靡,降浑邪,灭休屠,匈奴土崩瓦解,从此大汉边塞列四郡、据两关,河西走廊纳入中原版图,西域小国纷纷归顺。
深入河西走廊,武威是无法绕过的重镇。武威市,古称凉州、姑臧、雍州,曾经是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大凉、西夏的都城,有“六朝古都、西北首府”之称。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遣骠骑将军霍去病两次出征河西走廊,大败匈奴休屠王和浑邪王,夺取了河西地区。此战不仅解除了匈奴对汉朝的威胁,还打通了中原与西域的通道。为纪念这场战役的胜利并宣扬汉朝武功,汉武帝将新设立的郡命名为“武威”,寓意“武功军威”。同时设立的还有酒泉、张掖、敦煌三郡,合称“河西四郡”。武威现为甘肃省辖地级市,是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的重要节点城市,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武威见证了霍去病的荣耀,武威也留下了太多的历史记忆,雷台汉墓的出土文物,是这段历史的最好诠释。走在古凉州城墙下,动步就走过两千多年,一帧帧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总在眼前轮回翻滚:时而铁马冰河烽火连天,时而刀光剑影血雨腥风,时而投鞭断箭歃血为盟。历史的车轮在这滚滚向前,这里的每个博物馆都珍藏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时代。
马踏飞燕是那个时代的标本,骏马啸风一骑绝尘,超过了流星般的飞鸟,瞬间千里的动感震古烁今。那桀骜不驯的意向,那奋不顾身的气魄,那所向披靡的韵律,无不昭彰彪骑将军的威仪。狂舞的铁蹄在血管里奔腾,冰河破裂一泻千里,辽阔的大漠旌旗猎猎一如火焰,燃烧着将士的壮志雄心。那个惯于远征的时代,弓箭永远蓄满斗志与雄风,戈矛时刻冷藏豪情与杀气,青铜的魂魄总在喋血时活跃。
张掖深藏河西走廊的历史丰厚。今天的甘肃省张掖市,古称甘州,至今还设有甘州区,据文字记载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从夏商到春秋战国时期,张掖先后有羌、西戎、狄等少数民族居住。张掖得名于汉武帝元鼎六年,大汉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给新郡命名,字面意思为“伸展国家臂膀,以连通西域”。事实上张掖和甘州这两个名字在汉、唐、隋不同朝代,几经更换。西魏废帝三年,张掖改名为甘州,因城内清泉遍地,泉水清冽甘甜而得名,甘州之称自此开始。隋、唐分别在此设郡立州。甘肃作为省名自元代开始,因酒泉在隋朝仁寿二年,改名肃州,甘肃作为省的命名始于元代至元十八年(1281年),忽必烈设立了甘肃行省,也就是将甘州(今天的张掖)和肃州(今天的酒泉)各取首字,然后合并为甘肃而成就了今天的甘肃省名。
重温张掖与武威两地名字的演变和甘肃省名的由来,那历史的风云变幻,仿佛又在记忆中复活。而回聆那柳梢低回的驼铃,当穿越黄尘古道与风火边城时,一声声鸣镝,就在穿透历史天空的同时,也在耳旁回响。残垣断壁被黄沙百战的铁血染红,铁蹄踏陷的古道上回荡起夜光杯撞击的余音。时间并未抹去动荡的留痕,河西走廊也有过几次高光的时刻。大业四年隋炀帝西巡,十万铁骑踏足走廊直捣西域,随即吐谷浑等小国灰飞烟灭。翌年雄师凯旋途经张掖时,杨广勒马焉支山,会盟西域27国,一扫丝绸之路的大小障碍。武威的白塔寺依然光彩夺目,它标志着西北民族的大融合。七百多年前大元西路军统帅,第二任蒙古大汗窝阔台次子阔端与吐蕃萨迦派的第四代传人萨班在此和议,吐蕃从此正式纳入华夏版图。大汉开辟了河西走廊,以后各代又续写了她的辉煌。
夜凉如水,月色边关。伫立嘉峪关遥望玉门关,苍茫的天地之间,留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构图。雁阵中依稀的角声,唤起大漠雄浑的回响,整个视野所及的地方,都处在雄关的威仪之下。边塞守备的思维倚险而立,突出了坚韧不拔的决断意志。与雄关的一切都大气磅礴:当狼烟如柱的时候,就闻琵琶铁板的激越;当羌笛悠悠的时候,就有将士们击剑悲歌的雄壮。一切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嘉峪关的历史意义与审美价值,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空间。
光阴似箭飞越宋、元、明,清道光二十五年九月,一个忧国忧民的面容,出现在河西走廊的风沙中。那正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这位奉召回朝的焚烟英雄,在漫长的返京途中,勒马湘江,会晤了一个师爷,此人正是“身无半亩,心忧天下”的左宗棠。林则徐将自己的治疆经略,还有河西走廊的堪舆图,一并托付给了这一介布衣。数年后奇迹就在河西走廊出现了:左宗棠奉命挥师新疆,铁骑浩浩荡荡一如秋风扫落叶,与大军同行的那具棺材,在古道西风中格外抢眼,几年后但见左公所到之处:“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铁骑横扫西域 ,前方捷报频传,被沙俄掠夺的大片失地,又重新回到了大清版图。
从河西走廊走过的英雄豪杰,还有那些义无反顾的仁人志士,当初他们策马离开了西凉界,就抛下了葡萄美酒和红粉佳人,那生离死别的情景是几多的决断,又是几多的悲壮,他们的品行也将自己的精神,铸就了一座大义凛然的丰碑,让后生膜拜也让万世敬仰。
时代的大潮波澜壮阔,历史的车轮飞越到近现代。如今,河西走廊的变化翻天覆地: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建设,自然和谐的生态修复,人们生活的不断改善,都让国内外刮目相看。
如今策马河西走廊,你简直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许多地方今非昔比。放眼望去林木葱茏绿草如茵,有些地方的大漠黄沙已被绿洲覆盖,让人以为误入了锦绣江南,绿油油的原野上牛肥马壮,郁郁葱葱的良田丰收在望,人们的幸福感都写在了脸上。河西走廊是一轴沧桑巨变的历史画卷,也是一部跌宕起伏而又辉煌灿烂的史诗。
2025年6月30日成稿于长沙桂馨轩
邓华如,湖南广播电视台原副总编辑。
来源:红网
作者:邓华如
编辑:施文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