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2025“青山碧水新湖南”生态文学阅读分享暨研讨活动举行
2025-05-10 21:34:12 字号:

2025“青山碧水新湖南”生态文学阅读分享暨研讨活动举行

5月10日,2025“青山碧水新湖南”生态文学阅读分享暨生态文学研讨活动在长沙举行。

湖南省作家协会生态文学分会向中南大学图书馆捐赠生态文学书籍。

红网时刻新闻5月10日讯(记者 胡邦建)5月10日,2025“青山碧水新湖南”生态文学阅读分享暨生态文学研讨活动在中南大学潇湘校区图书馆举行,来自高校的专家学者、知名作家、企业负责人,以及文学爱好者们齐聚一堂,围绕“生态兴 文明兴”背景下的生态文学创作与繁荣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

文学与自然、生态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湖南生态文学的发展现状如何?怎么看待科技治污的作用?如何进一步繁荣生态文学?……活动现场,与会嘉宾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主题分享,阐述了对于环境治理和生态文学的思考。

“近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环境治理过程中的技术研发,取得了显著成果。”围绕科技治污的话题,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王海鹰向大家分享了中南大学积极参与湘江治理的案例和成功经验。他认为,科技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要通过科技为区域发展提供合适的推动力。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生态文学分会代理主席黄亮斌表示,科技在污染治理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在生态文学创作中要深度挖掘科技治污这一题材。

谈及湖南生态文学的发展现状,黄亮斌介绍,近年来,湖南高度重视生态文学创作,2022年率先成立了全国首个省级生态文学组织,不断发展壮大生态文学创作队伍,并积极开展文学采风和创作活动,讲好生态环境故事,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文学的力量。

“湖南是‘有色金属之乡’,矿产资源的开发推动了经济发展,但也带来了一些环境问题,为此我们以生物技术助力环境保护。”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朱建裕从科研工作者的角度,畅谈了冶金、化工和生态文学创作的关系。

中南大学人文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聂茂表示,湖南生态文学的队伍走在了全国前列,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就如何进一步推动生态文学繁荣?聂茂认为,要深化理论研究,构建中国生态文学话语体系;推动创作实践,打造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精品力作;加强国际传播,以文学为载体讲好全球生态治理的中国方案。

活动现场,黄亮斌代表湖南省作家协会生态文学分会向中南大学图书馆捐赠了生态文学书籍。读者代表朗读了《湘江向北》等生态文学作品章节。

本次活动由湖南省作家协会生态文学分会、中南大学工业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致公党中南大学本部支部、中南大学图书馆主办。中南大学图书馆馆长戴前伟主持分享会。

来源:红网

作者:胡邦建

编辑:施文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