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印心
——蒋艳篱花鸟画述评
文/赵涛
三月。后湖花开。
2025年3月23日,由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的“湖边无季(第一回)·春来花开——蒋艳篱中国花鸟画作品展”在长沙后湖湖南现代美术馆开幕。
潘天寿《论画残稿》云:“画为心物融冶之结晶。”
因此,“篱篱上”之上,无非心上——我曾以《“篱篱上”之上》为题撰文解读蒋艳篱的艺术之道:“一花一叶,一草一石,蒋艳篱‘借笔墨以写天地万物而陶泳乎我’,物我两忘,丰盈静照,皆为我心。”
万物归一。
笔墨印心。
蒋艳篱,湖南安化人,自幼习画,擅大写意花鸟。
安化,钟灵毓秀。清嘉庆、道光时期重臣、学者,经世派主要代表人物陶澍出生于此。
“清史研究第一人”萧一山高度评价陶澍:“中兴人才之盛,多萃于湖南者,则由于陶澍种其因,而印心石屋乃策源地也。”
印心石屋是陶澍少时在家乡安化读书时的书斋。因书斋傍资水,两岸崖壁屹立,下有深潭,中有巨石凸出江面,方正如印,曰“印心石”,故斋以石名。
清道光十五年(1835),陶澍进京述职,道光皇帝亲笔题赐“印心石屋”匾额。
陶澍为《资江耆旧集》作序时特记此事:“仆生长其间,受书潭上。适道光乙未自两江入觐,天子雍容接见旬有四日,垂询资江原委及少贱读书之所,亲书‘印心石屋’四字大小二幅,命勒石资江之崖壁。于是星日光芒,烛照荒陲,数千年之郁积,焕然一开”。
资水流长。
笔墨印心。
16岁时从安化到长沙寻师学画;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辞职做职业画家;2018年进京拜郭石夫先生为师,并两次受邀以唯一普通学生身份参加郭石夫先生及其入室弟子举办的画展;开通艺术抖音号“篱篱上”;担任湖南现代美术馆执行馆长——家乡安化的铿锵文气于冥冥之中赋予蒋艳篱“焕然一开”的独到才情与视野。
“古人和大自然才是最好的老师”。蒋艳篱如是说。
2023年5月,湖南省文联、湖南省画院、湖南省文联网络文艺中心策划推出“青春志——湖南省画院青年画院网上系列个展之二十六·蒋艳篱”,其中展出蒋艳篱创作的七幅《白阳笔意之园林小景》。
造化生机。
笔墨印心。
“得造化之生机,具文心之妙趣”——明代绘画大师陈白阳的突破性贡献,在于将“观物会意”的写生传统转化为大写意花鸟画的语言体系,通过“水墨漫兴”的创作实践重构中国画“以自然为师”的哲学维度。这种艺术变革既根植于文人画“写意传神”的精神脉络,又开创了笔墨表现的新境界。
而且,陈白阳“以书入画”,构建大写意花鸟的美学范式,这种范式最终在石涛“一画论”中完成理论升华,直至齐白石“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现代转化。
萱草花、杜鹃花、牡丹花、芙蓉花、梅花、蝴蝶、喜鹊、竹石、题跋……“湖边无季(第一回)·春来花开——蒋艳篱中国花鸟画作品展”又一次见证了蒋艳篱对陈白阳的私淑与致敬,对“古人和大自然才是最好的老师”的坚守与践行,也展示了她对“得造化之生机,具文心之妙趣”的求索与砥砺。
正如著名文艺评论家夏义生先生对蒋艳篱的寄语与希冀:“向传统扎根,向生活拓展。”
亦如深圳报业集团书画院院长苏海强基于“20世纪以来的中国画革新的主潮”,作出关于蒋艳篱的预言:“在这种背景之下,讲究笔墨传承、重视写生、敬畏书法、坚持读书的花鸟画家蒋艳篱,无疑值得人们期待。”
鸟语花香。
笔墨印心。
2025年7月,“鸟语花香·蒋艳篱中国花鸟画作品香港展”即将举行。
“中国花鸟送春来,香江花开成艳篱”——作为“鸟语花香·蒋艳篱中国花鸟画作品香港展”的策展人,湖南省文联主席团委员、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兼秘书长陈善君早已在《前言》里妙笔生花,金句闪亮。
蒋艳篱作品《故园情怀》。
蒋艳篱作品《春雨》。
蒋艳篱作品《满庭芳·一》。
蒋艳篱作品《满庭芳·六》。
蒋艳篱作品《梨花》。
蒋艳篱作品《庭院一角》。
蒋艳篱作品《庭院一角》。
蒋艳篱作品《万紫千红总是春》。
蒋艳篱作品《竹外桃花三两枝》。
蒋艳篱作品《萱花·四》。
蒋艳篱作品《夏阳》。
蒋艳篱,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湖南省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副秘书长、湖南现代美术馆执行馆长、湖南省女画家协会主席团成员、湖南省花鸟画家协会理事、湖南省美协新文艺群体联络委员会委员、长沙市花鸟画家协会副主席、湖南省画院创作研究部(青年画院)画家、长沙画院画家。
赵涛,湖南省文史馆特约研究员,湖南省“三百工程”文艺人才,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南大学当代东方艺术中心研究员,湖南省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湖南省文联委员、湖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湖南省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企(事)业文联驻会副主席、秘书长,《财富地理》总编辑。曾任湖南省文联湖南美术馆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来源:红网
作者:赵涛
编辑:施文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