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湘见万年丨千年回响:洞庭水云间 那是屈原在琴音里的诗意行吟
2025-05-20 11:49:39 字号:

湘见万年丨千年回响:洞庭水云间 那是屈原在琴音里的诗意行吟

编者按:作为湖南“湘见万年”文博矩阵项目之一,5月,岳阳楼博物馆将携展览“君山度曲——潇湘琴史暨岳阳琴韵展”面世,融潇湘琴史、馆藏珍品与科技互动,以琴载道,再现古琴与湖湘文化的交响。5月18日起,红网时刻新闻推出《千年回响》系列古琴文化解读报道,剧透即将展出的古琴重器及古琴文化,邀知音共聆华夏千年礼乐文明的回响。

微信图片_20250514144300.jpg

海报设计/钟燕妮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唐雨欣 长沙报道

岳阳,这座濒水之城,自古文脉深长,琴韵悠远。它不仅有“巴陵胜状”之誉,更承载着屈原的诗魂与古琴的回响。

相传,屈原被流放至江南,曾行吟于汨罗江畔,生活多年。他目睹楚国朝政昏暗、奸佞当道,又念及百姓疾苦与自身理想难伸,于案前竹简奋笔疾书,历数身世际遇、美政理想与对奸佞的愤恨,终成《离骚》这一不朽诗篇。

微信图片_20250515111946.jpg

古琴谱《离骚》。

岳阳的山水记得他的足迹,更记得那些从屈原文化中汲取灵感的琴曲。在即将于岳阳楼博物馆揭幕的“君山度曲——潇湘琴史暨岳阳琴韵展”上,观众将看到不少与屈原文化相关的展品。

微信图片_20250515111953.jpg

古琴谱《宋玉悲秋》。

晚唐琴人陈康士以屈原《离骚》为蓝本创作同名古琴曲,至此,诗篇《离骚》以十八段的宏阔结构,让文字的悲怆在琴弦上有了生动的呈现;战国时期著名楚辞作家宋玉,与屈原共饮楚地沧浪水,谱写了《宋玉悲秋》,延续着楚国文人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南宋琴家毛敏仲创作的《佩兰》,取意《离骚》“纫秋兰以为佩”,以十四段清雅琴音,勾勒出屈原笔下君子如兰、超然物外的高洁风骨……

微信图片_20250515111949.jpg

古琴谱《佩兰》。

古琴所奏,不只是旋律,更是精神的传递。江水依旧东流,芦苇依旧苍苍,但那些凝结在丝弦上的忠信与高洁,那些回荡在琴徽间的忧国与爱民,早已成为岳阳的文化基因。

君山度曲,琴韵悠扬。5月,一场跨越千年的琴韵之约即将在岳阳楼博物馆拉开帷幕。这一次,让我们以琴为舟,渡向那个“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精神原乡。

图片4.png

目前,湖南正在推进全省博物馆“省市联动”体系建设暨 “湘见万年”文博特展矩阵项目。在此背景下,岳阳楼博物馆将于5月开放,推出重磅展览“君山度曲——潇湘琴史暨岳阳琴韵展”。

岳阳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成为古琴文化复兴的重要阵地。“君山度曲——潇湘琴史暨岳阳琴韵展”通过古琴与旅游、科技的融合,生动展现古琴背后的丰富故事,利用湘楚琴史、院藏古琴、岳阳琴韵、古琴制作及演奏等多个板块,结合文字、图片、多媒体等方式,全方位展示中国古琴文化的深厚底蕴。不仅弘扬古琴知音文化,更深刻解读湖湘文化中的礼乐精神,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文化滋养。

来源:红网

作者:唐雨欣 钟燕妮

编辑:施文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