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番禺市桥桥东社区文化艺术长廊内人头攒动,由广州星河书画艺术馆主办的"艺有情画相聚——彭烈洪广州油画作品沙龙展"在此盛大启幕。60余幅融合东方水墨意境与西方油画技法的精品力作惊艳亮相,吸引众多艺术爱好者慕名而来。这场画展将持续至5月13日,不仅为观众献上一场视觉盛宴,更让人们得以窥见艺术家彭烈洪在当代艺术领域的创新探索与执着追求。
跨界融合:新水墨语境油画的艺术突破
作为中国新当代艺术的重要发起人,彭烈洪的艺术履历堪称亮眼。2007年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毕业后,他师从忻东旺、王宏剑等油画名家,系统掌握写实油画精髓。但彭烈洪并未止步于此,他始终坚信"笔墨当随时代",在长达十余年的艺术实践中,大胆突破传统油画的边界,将中国传统水墨的虚实相生、留白意境,与民间艺术的独特符号元素巧妙融入油画创作,开创出独树一帜的“新水墨语境油画”风格。这种创新风格既保留了油画的厚重质感,又注入了东方美学的诗意神韵,在艺术界独树一帜。
岭南首站:选择番禺背后的文化考量
谈及为何选择在番禺举行个人画展,彭烈洪直言:“番禺是千年岭南古邑,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这里艺术馆众多,艺术氛围浓厚,为艺术交流提供了肥沃土壤。而且番禺处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关键位置,文化包容性极强,艺术受众广泛,我希望在这里,能让更多人接触并喜爱上我的新当代艺术。同时,我也期待通过这次展览,为番禺的艺术发展注入新活力,促进湖南与广东两地的文化交流。”
多元呈现:系列作品中的艺术哲思
本次展览以“艺有情 画相聚”为主题,集中展出彭烈洪近年创作的“镜像”“花儿”“山水意象”等系列作品。在“镜像”系列中,他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光影处理,将人物内心世界与外在形象完美融合,引发观者情感共鸣;他说:“这个系列我尝试捕捉人物瞬间的情绪与状态,通过镜像的形式,展现出一种真实与虚幻交织的感觉 ,希望观众能从中看到自己内心的映射。”“花儿”系列则以绚丽的色彩和灵动的构图,展现自然生命的蓬勃生机;彭烈洪介绍:“画这些花儿的时候,我想表达对生命的礼赞,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姿态,就像每个人的生命都独一无二 。”而“山水意象”系列更是将传统山水画的意境转化为油画语言,营造出既具东方神韵又符合当代审美的艺术图景。他表示:“我试图打破媒介的界限,让中国传统山水意境在油画中重生,探索出一条属于当代的艺术表达路径。 ”这些作品不仅是对传统水墨精神的现代诠释,更是对油画语言的大胆革新,展现了艺术家在跨媒介创作中的深度思考与无限创造力。
多维身份:艺术家的跨界实践之路
在展览现场,彭烈洪与观众展开了深入的艺术交流。他分享道:“艺术是没有边界的,希望大家在欣赏作品时,能放下固有的观念,用全新的视角去感受艺术传达的情感与思想 。”据悉,此次番禺展览只是开端,彭烈洪还计划在珠海、深圳等地继续巡展,将他的艺术理念传播到更广泛的区域。
除了作为艺术家的身份,彭烈洪还身兼策展人、教育者等多重角色。他曾担任南京国际美展策展总监、南京百家湖艺术研究院执行院长等重要职务,策划组织过多场国际艺术展览和学术活动。同时,作为湖南工程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的教师,他始终致力于培养新一代艺术人才,将自己的艺术理念和创作经验传递给学生。在国际艺术舞台上,彭烈洪的身影也十分活跃,他多次受邀参加欧洲、美国、新加坡等地的艺术展览和学术交流活动,作品被众多国内外博物馆和藏家收藏,在国际艺术界获得广泛认可。
艺脉相承:展览引发的文化共鸣
广州星河书画艺术馆负责人麦兆表示:“彭烈洪老师的展览为番禺带来了一场高水准的艺术盛宴,也为我们的艺术孵化平台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我们将继续引入更多优秀艺术家和展览,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多元的艺术作品,推动番禺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
彭烈洪的番禺画友植子瑜感慨道:“彭老师的作品既有西方油画的坚实造型与浓烈色彩,又蕴含东方水墨的含蓄意境,这种中西交融的艺术表达在当代画坛独树一帜。他对艺术创新的执着追求,不仅为番禺带来了一场艺术盛宴,更为我们本地艺术家树立了榜样,激励着我们在艺术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植子瑜表示,从清华园里的艺术学子,到新当代艺术的领军人物,彭烈洪用一支画笔在东西方艺术之间架起桥梁,用创新与坚守书写着当代艺术的新篇章。此次番禺油画展不仅是他艺术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他艺术探索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相信在未来,彭烈洪将继续以开放的姿态和创新的精神,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文:番禺融媒记者 潘伟璘
图:广州星河书画艺术馆提供
来源:番禺融媒
编辑: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