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湘见万年·川迥洞庭开丨一盏说千年 岳阳市博物馆里有“愠儿”
2025-05-04 13:06:03 字号:

湘见万年·川迥洞庭开丨一盏说千年 岳阳市博物馆里有“愠儿”

图片1.png

红网时刻新闻5月4日讯(记者 周雨墨)这个5月,在浩渺洞庭的烟波里,在巴陵古城的千年积淀中,岳阳市博物馆将以文明的涟漪,荡开时光的帷幕。

今天,让我们认识一件来自春秋时期的青铜瑰宝——“愠儿”铜盏,它带着岳阳县筻口镇莲塘村的泥土芬芳,将在岳阳市博物馆“川迥洞庭开——岳阳历史文化陈列”展览上向你诉说湖湘大地的古老传奇。

“愠儿”铜盏通高17.5厘米,外口径20.4厘米,整体呈扁圆形,由器盖与器身两部分严丝合扣。盏盖隆起如穹顶,中部镂空圈形捉手由蛇群盘结而成,四条圆柱分四组矗立,每组圆柱顶端托举着三条相互盘结的蛇形纹饰,交织成通透的环形提手,既作提手又含图腾深意。盖口边缘均匀分布3个兽面扣卡,与器身平沿处的4个环形耳两两对应,扣合时紧密无间,尽显古代工匠对器物功能性与对称性的极致追求。

器身上立着一对由蛇身缠绕而成的镂空兽首形耳:兽首昂扬、蛇身盘曲,搭配两侧小巧的环形耳。“愠儿”铜盏底部以三枚双蛇盘结的镂空足支撑——每条足由两条小蛇交缠而成,蛇首相抵,蛇身蜷曲成稳固的三角结构。

盏身以三周绚索纹为界,将蟠螭纹、蟠虺纹与变形蝉纹编织成流动的画卷。器盖与内壁“愠儿自乍铸其盏盂”8字铭文,证实了“物勒工名”的铸造传统。这八字既是器物的“身份证”,更是研究春秋时期岳阳贵族礼仪、手工业的第一手史料。

初夏来临,让我们走进岳阳市博物馆,在青铜的冷光中触摸历史的温热。

图片35.png

 目前,湖南正在推进全省博物馆“省市联动”体系建设暨 “湘见万年”文博特展矩阵项目。在此背景下,岳阳市博物馆正在对馆内空间布局与展陈进行全面提质改造,预计将于5月10日开放,推出重磅展览“川迥洞庭开——岳阳历史文化陈列”。

“川迥洞庭开——岳阳历史文化陈列”以历史时间为明线,为你讲述不同历史时期,发生在岳阳这片土地上的故事,用“会说话”的文物解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群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展示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史。通过“沉浸式场景+黑科技互动+海量珍宝”,让古老与现代交相辉映,传统与潮流相互碰撞,共同编织出一幅别具一格的区域文化发展图景,带你畅游岳阳的“前世今生”。

来源:红网

作者:周雨墨

编辑:史凌松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