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千年湖湘城鉴丨永州:历史沿革
2025-10-20 15:58:28 字号:

千年湖湘城鉴丨永州:历史沿革

图片1.png

千年湖湘城鉴·永州篇(一)

第一章:城鉴·历史沿革

【保民之务,惟城为重】

图片2.png

▲明洪武《永州府志》载“府治图”。

战国时期属楚国。楚悼王后期,楚始置苍梧郡,下辖有洮阳县。今市地或属之。

公元前223年,秦灭楚,始因之。约公元前219年,改苍梧郡名长沙郡,仍辖有洮阳县。今市地或属之。

西汉初,地属长沙国。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置泉陵侯国(治今永州市零陵区),以封长沙国定王刘发之子刘贤。元鼎六年(前111年)置零陵郡,泉陵侯国改隶之。今市地属泉陵侯国。

东汉因之,改泉陵侯国置泉陵县,以为零陵郡郡治。隶荆州刺史部。今市地属泉陵县。

三国时,东吴仍置零陵郡,领泉陵、祁阳等6县,隶荆州。今市地属泉陵县。

西晋初因之。后荆、广二州析置湘州,零陵郡改属湘州,泉陵县随之。今市地属泉陵县。

东晋仍置泉陵县,仍为零陵郡治,隶荆州。今市地属泉陵县。

南朝时,刘宋改零陵郡为零陵国,仍领泉陵等7县,隶湘州。今市地属泉陵县。

齐复为零陵郡,梁、陈因之。皆领泉陵等7县,并以泉陵为郡治,隶湘州。今市地属泉陵县。

隋平陈,开皇九年(589年),撤零陵、营阳二郡,置永州总管府。大业五年(609年),改永州总管府为零陵郡,改泉陵为零陵县,仍为郡治。今市地属零陵县。

唐武德四年(621年),平萧铣,废零陵郡置永州,领零陵等4县。天宝元年(742年),改为零陵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永州。皆隶江南西道。零陵县皆为州、郡治。今市地属零陵县。

五代时,马楚仍置永州,仍以零陵县为州治。今市地属零陵县。

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分全国为13道,永州属江南西道。淳化五年(994年),改属荆湖路。至道三年(997年),改属荆湖南路。零陵县为永州州治不变。今市地属零陵县。

南宋因之。今市地属零陵县。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永州为永州路总管府,仍治零陵县,隶湖广行省湖南道宣慰司。今市地属零陵县。

明初,改永州路为永州府,治零陵县,隶属湖广行省。洪武九年(1376年),改湖广行省为湖广布政使司,永州府属之。今市地属零陵县。

清初因之。康熙三年(1664年),湖南“省”(布政使司)成立,零陵县属湖南省衡永郴桂道永州府。今市地属零陵县。

民国初,废府存道,零陵县先后属衡永郴桂道、衡阳道。1922年废道,县直属于湖南省。1936年,湖南省设置行政督察区,县先后隶第九、第七行政督察区。

1960年,始置冷水滩市。1982年,始置永州市。(摘自周宏伟《湖南政区沿革》)

——宋·吴之道《修府城记略》

图片3.png

▲明弘治《永州府志》“卷之一·城池”载“本府城”。

永为佳山水郡。去京师虽远,人民耕凿相安,自有不墉而高、不池而深、不关而固者。绍兴间,曹成诸寇掉鞅径入。至嘉定,又有李元砺之扰。

赵侯善谧始增修里城。开庆己未,敌从南来,永当上流门户,受害尤毒。强民互纠焚劫,公廨、民庐荡为一烬。提刑黄公梦桂庚申秋拥节兼郡,议筑外城。周围千六百三十五丈,储费均役。未几免去。

邱侯骍由秘丞知郡事,张侯远猷以道倅协郡事,相继陶甓甃砌,仅及西南二隅。洎太府丞谢侯来领郡,首以修筑为急,爰鸠工于癸亥秋,竣事于甲子夏。女墙云矗,雉堞天峻,外城坚矣。复撙浮费增修里城,不三月而落成。

严严翼翼,环永之民交诵,之道拱而进曰:“宋有天下三百余年,方有斯域,乌可无辞以纪。”侯曰:“纪实足矣。”敬摭其实而寿于石,庶来者可考云。

——明·蒋向荣《修城碑》

图片4.png

▲明隆庆《永州府志》“卷八·创设上”载:郡城创于宋咸淳癸亥,元因其旧。洪武六年,本卫官更新之,围九里二十七步,高三丈,阔一丈四尺。门七,曰正南、曰正北、曰正东、曰正西、曰永安、曰太平、曰潇湘,各建楼其上。敌楼三十有五,雉堞二千九百四十有二,铺舍七十有六,千百户分掌之。无事则专修葺,有事坐为信地。故有串楼一千三百九十六,今废。城西以潇水为池,由西南而东,堤水为池,深一丈,阔一十丈。自东至于北隅,凿土为濠,深一丈八尺,阔四丈五尺。自北至西隅,联属为池,深一丈五尺,阔一十五丈,水常不涸。其高下远近,一因地势云。

古圣人建威销萌,莫不以城为卫。永僻楚极南,官舍民闾皆倚山而立,藉山之高者为城。人登山之最高处,内外可相望,一有不虞,则矢石相加,一如相望。噫,危矣!近有趋利如鹜,走死如夷,踞峒啸冈,㧒金剪沙,卖犊买刀,势不减揭竿者。永之人莫不日夜廑虑,以望于守是邦者。

未几,江都史公起元持节来镇,下车即忧之。无何,九连作祟,流寇四起,湘南所过州邑,遭其荼毒者十有八九。公眷念益殷,慨然欲增筑之。集太守、郡丞商其事,俱叶厥谋。公乃与郡守、邑令庀工鸠石,卑者使高,塌者使新,且缓急中乎宜,调停得其法,民不为劳,官不见费,不逾时而崇嶐入云,居然百雉。

工竣,郡士绅耆老、郡守邑吏为公勒碑,以志不朽,而属笔于予。予思柳柳州之言曰:“贤莫大于成功,愚莫大于吝且诬。”予谓:非诬也,怯也;诬其说以文怯也。吝则恐其费出于己,怯则恐其讥来于人,不得不诬其说耳。去吝与怯,则廉矣、勇矣。公岂其吝与怯者哉?公岂非居然廉且勇者哉?国家大利大害,望公之廉之勇以兴且革也,又岂止一永城也哉。因为纪其事,镌诸石。以志城计一千六百七十丈,高旧制四尺。主事者为公,襄事者郡守金公维基、邑令龙公登俊,例应得书。

——清·朱尔介《修府城记》

图片5.png

▲清光绪《湖南通志》“卷四十一·建置志一·城池一·永州府”载“永州府城”:“在潇水之南(《府志》),即东汉零陵郡城。至五代仍旧,宋咸淳中扩而增之,明洪武六年重修。周九里二十七步,高三丈,广丈四尺五寸。东北池深二丈,阔如之。西阻潇水。西南至东堤,水为池。门七:东曰正东,南曰正南、太平,西曰正西、永安、潇湘,北曰正北。门各有楼。国朝顺治四年增修(旧《志》)。乾隆二年知县王钦命、五十九年知县业之钟相继领帑重修(《府志》)。”(图为道光《永州府志》“卷一中·舆地图”载“郡城图”)

保民之务,惟城为重。城固则民藉以安。永之城即汉零陵郡,自宋迄明,扩充增损不一。迨国朝寅卯间,遭逆蹂躏,崇墉半就残缺。幸庙算无遗策,海内乂安又四十余年,居斯土者与守斯土者,共徜徉于久安长治中,若忘城隍为保民之要,以致倾圮日甚,而修治渐艰。

岁癸未,虞部请旨饰修各地方城垣,奉下所司,为鸠庀计。盖太平既久,天下城垣摧颓者多,而设法捐修,亦未有难于永郡者。反复筹度,以郡为八邑表率,城乃八邑公所,请于上,令零、祁、东、道、宁、永、江、新各尽应输,以济大工。各邑襄十之六,零肩十之四。举凡董率经理,亦不他委。

虽惫甚,然思保民守土之职也,固城郭守土之事也,竭捐输谨奉行守土之分也。即艰辛交萃,回视仰屋,不能竣工,又愉快而忘疲矣。

分知各邑约聚所需,郡守杨公亦出俸以襄之。于是集商贾、工匠、陶佣,议采办雇值,随所欲而预给之,百役争赴。畚锸、斤斧、杵筑运甃毕具。睹此欢趋之状,使穷年经营之苦,一旦如释负焉。康熙甲午孟冬兴作,不数旬而楼雉并焕,如限毕工。

以一言记事,欲使易时兴废举隆,有所持循,不致棘手,庶几郡与城并永垂之久远,或亦保民之一助云。

——清·宗霈《补修府城记》

图片6.png

▲清末辜天祐《湖南乡土地理志》“第五册·第七课·永州府总论”载:永州府,汉零陵郡,隋始置永州,国朝因明制为府。地势南据都庞萌渚大岭,北跨湘江,中间潇水贯流,合漭、沱、掩、营诸水,与湘水会,据全省上游,为粤西门户,实湘桂枢纽之地。

今附郭之县,犹古附庸,故无专城。然郡城之兴废,壹是以责之令。其任视外属之专城者为尤剧。

零陵本郡也,而今为县。往昔修缮之事,七州县与零邑各任其费之半,而由零邑综其成。零之独修郡城,自乾隆二年前令王君钦命始也。及五十九年大水,丛君之钟重修,如王君之旧政,请借帑项,而议以后任分还之意。盖以郡者县之主,柂渠轴冈,保鄣孔利,虽遥统各属,而零之民赖城以庇者近而较优,义不可以他诿也。

丛君所庀楼橹,材多坚顽,至今尚完。惟二十余年来,风雨所浸削,冰雪所冻裂,稚堞之倾坏者日多,积计各门至有数百丈。乃循丛君之辙,更以分年摊蠲为请,而需先筹假公费,急谋经营。饬其颓,补其敝,增其楼之垣瓦,而新其谯门,方两月而告竣事。

是犹重藉后之君子协力而成,乃得不劳阎井,不困陶匠,非霈一人敢掠美也。窃惟国家苞桑亿祀,侯尉一家,首重墉基之固。永州当粤岭冲隘,巩边防以拱帝畿,胥于城是系。春秋之例,城则必书。谨于其成也而记之。

【士夫都雅,翩翩善也】

图片7.png

▲清康熙《永州府志》“卷二·舆地·街巷”载“街巷”:永郡虽云僻壤,往者比屋崇墉,室家殷阜。长街通衢,御轮蹄,饰冠佩,士夫都雅,翩翩善也。幽巷曲径,里门夜开,缀之以坊名,而问贻解赠,称雍睦焉。干戈之后,即父老过之,有不识其故处。

【街、巷、坊、市】

图片8.png

▲清嘉庆《零陵县志》“卷二·建置”载“街、巷、坊、市”:大街:自鼓楼达太平门。府前街: 自钟楼至衙前,今无卫所。河街: 自府右达潇湘门。新街: 自唐公庙达正西门。城隍庙街: 由钟楼达濂溪书院。观前街: 文昌宫前。后街:自鼓楼转左又自县治达钟楼,旧亦曰后街。十字街:大西门内。东街: 自东门至太平寺,今寺已废。南街: 自太平寺至南门。学前街:府学前,今东门内。县前街。潘家巷、宋家巷、雷家巷,以上三巷由府前东分。连山巷、马家巷、孙家巷、朝京巷,以上四巷由城隍庙街分。春泉巷(又名水晶巷)、曲院巷、杨柳巷,以上三巷由大街东分。市心巷,十字街右分。珠子巷,正南街东分。£珍巷,十字街左分。童家巷,东街北分。兴仁巷,由大街西分。三亭巷,十字街南分,黄溪庙下。郭家巷,由后街东分。鲁家巷,由东街南分。文德坊,太平坊,延迎坊,青云坊,纪孝坊,抡魁坊,善庆坊,榆云坊,上集贤坊,下集贤坊,以上十坊城内东偏。善政坊,仁寿坊,迁善坊,登鹏坊,仁政坊,登贤坊,宣化坊,仁里坊,以上八坊城内西偏。遵义坊,步云坊,武镇坊,文胜坊,字民坊,惠民坊,威灵坊,迎宾坊,以上八坊城内南偏。朝京坊,画锦坊,以上二坊城内北偏。南市:太平寺前。北市:画锦坊。腰市: 迁善坊内。西市: 大西门内。曲窝市。冷水市。高溪市。

来源:红网

作者:赵涛 杨玲 廖悦雯

编辑:施文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