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散文丨杨云萍:义路礼门岁圆楼
2025-10-20 15:57:34 字号:

散文丨杨云萍:义路礼门岁圆楼

微信图片_20180625094326.jpg

千库网_花田村庄唯美_摄影图编号20585551_副本.png

义路礼门岁圆楼

文/杨云萍

在广袤的田野山乡,散落在阡陌之间的传统村落,深深植根于当地自然环境之中,大多庭院错落,飞檐翘角,雕刻精美,虽时间流逝,沧海桑田,岁月的痕迹深深镌刻进了画栋雕梁、一砖一瓦之中,但仍在青山绿水间默默讲述一个个家族往日的荣光、生生不息的传奇。走近一个个村落犹如翻开一本本泛黄的历史古籍,能随处邂逅一代又一代人的情感,解码传统文化的基因密码。

这些传统村落的命名因其乡村底色,往往朴素而直接,多以自然环境或宗族姓氏命名,依水而居,随山而建的很多村落就直接以山名水名加或村或庄或寨之类的后缀命名,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和辨识度,山西灵丘的觉山村背靠觉山而取名为觉山村,湖南永州的龙溪村面临龙溪而得名,就很典型,与此类似的还有以独特的自然环境命名,像浙江松阳竹源村因村内多竹、为溪流源头得名,福建政和锦屏村因“山似锦屏列”得名。以宗族姓氏命名的更为常见,山西的乔家大院、浙江的周家新台门村等等,湖南的张谷英村更是以建村始祖直接命名。至于其中的庭院,命名以能区分、好记取为原则,多以建成时间先后或庭院自身特点命名,像老院子、新院子,红院子、黑院子、五家祠堂之类,也有直接以主人的出身命名,像进士府、大夫第等等,更大的可能是庭院主人并没特意命名,只是邻里乡亲根据特色称呼并口口相传,直接明了而不刻意,烟火气十足。

湖南双牌坦田村的岁圆楼很有些特立独行。岁圆楼古建筑群由何氏先祖于北宋大中祥符初始建,建设绵延宋、元、明、清多个朝代,跨逾千年。各个时期的建筑至今仍大量遗存。《坦溪世家何氏族谱》记载,宋真宗年间,官至大理寺评事的何守琮,告老还乡时来到坦田定居,生息繁衍。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何守琮二十四世孙何贤寿始建岁圆楼。何贤寿自幼父丧,由寡母养大,忠厚诚信,聪敏勤奋,靠做生意“富甲道州北乡”。此后,广置田园,筹划修栋宇、建家塾,岁圆楼便是其杰作。何贤寿原打算建九栋198间房屋,但在建造期间操劳过度,又因长子何昌仁去世而一病不起,实际上只建造了二栋民居和一栋官厅,分别命名为“六如第”“二润庄”“福清馆”,后其四子何昌智又建一栋,命名为“四玉腾飞”。岁圆楼建筑群从建造到室内装饰,前后历时二十余载,期间专门供养了一批木匠和石匠做工。到如今还流传着“养死木工,累死石匠”之说,工程之大可见一斑。

岁圆楼气势恢宏、雕刻精美,为典型的湘南农村古式建筑,“二润庄”“六如第”“四玉腾飞”三座庭院依次从南至北整齐排列,一道围墙将其围成一体,每一座庭院上下三层,沿山势呈阶梯式分布,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十分精美,至今还保存完好。但这在众多的传统古村落中,其实也没到让人震撼的程度,只是在崇尚自然的传统建筑命名规则中如此书香气浓郁,儒、释、道内涵氤氲而又不相互触抵,毫不违和的楼庭命名方式,在农耕传家的传统村落彰显出的文化积淀,却不得不令人惊叹。

岁圆楼周围群山环抱,山清水秀,自然景色秀丽。据资料介绍岁圆楼所在的坦田村全村400多户,清一色的姓何,无一别姓,可命名既没依据自然环境特点又没以宗族聚居的姓氏命名,而是取名岁圆楼,有人理解,应当是取“人圆事圆岁岁圆”之义,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可以“岁圆”来表达祈愿美好的生活的用法并不常见,也很少以“岁圆”的字面推想到“人圆”“事圆”,联系到何贤寿建此楼时年事已是不轻,少时又饱经磨难,有建198间房屋的宏愿,可在当时相对闭塞落后的山村如此浩大的工程,过程之难可以想见。所以我更愿意相信此楼取名受建村鼻祖同一时期,宋代杨无咎的《双雁儿·除夕》词的影响,原词为“穷阴急景暗推迁。减绿鬓,损朱颜。利名牵役几时闲。又还惊,一岁圆。劝君今夕不须眠。且满满,泛觥船。大家沉醉对芳筵。愿新年,胜旧年。”既表达对光阴不再,时光飞逝愿望难以达成的感慨,同时对未来充满“愿新年,胜旧年”,一年更比一年好的美好期许。

几座庭院的命名内涵就更丰富、深刻。二润庄为石雕艺术成就最高,最富特色的建筑。其中“二润”出自《礼记・大学》,原文为“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意为:财富能装饰外在环境,而品德能滋养内在精神,内心真诚坦荡,才能实现身心的安泰。用作宅名,大有深意:财富是物质基础,品德才是立身之本。主人毫不做作,不否定金钱的价值,也许为自己而富甲一方得以架屋建楼而自豪,但却能自警,同时也谆谆告诫后辈品德才是最重要的,以“仁德”滋养身心,能获得超越物质的精神快乐,“德” 的修养,才能让财富持久。简单二字的宅名浓缩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核心逻辑。六如第,是岁圆楼中木雕艺术最为精湛的一栋,“六如”出自《金刚经·应化非真分》中的著名偈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以六种自然现象比喻世间万物的虚幻与短暂。从儒家跳跃到佛家,可思想根源是一致的:世间一切皆虚幻、短暂,包括时间,包括财富,借佛教“六如”观照人生与世事,传递出对永恒与虚幻的辩证思考。告诫后人惜之、敬之。“四玉腾飞”为何贤寿四子何昌智修建,比“六如第”和“二润庄”晚了近二十年,其取义自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何维朴题写。何维朴乃清代著名书法家、学者、诗人何绍基之孙,何维朴本人亦是书画家、鉴藏家,书法遒劲流畅,山水注重笔墨层次与四季意境。因了书法家的加持,“四玉腾辉”就多了墨香和书卷气,内容也比一般耕读风高远了些。

岁圆楼门柱上的“廉泉让水,义路礼门”的对联,更彰显了文化内涵。

“廉泉让水”出自《南史・胡谐之传》。宋明帝问梁州任职的范柏年梁州是否有类似广州“贪泉”的地方,范柏年回答梁州唯有文川、武乡、廉泉、让水,当明帝追问其住宅位置时,范柏年称自己居于廉、让之间。此回答既暗示梁州民风淳朴,又表明自己为政清廉。后来,“廉泉让水”比喻为官廉洁,也用以赞美一方风土习俗淳美,人才荟萃、节俭礼仪成风。

“义路礼门”出自《孟子・万章下》“夫义,路也;礼,门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义路”指正义之路,“礼门”指礼制的门径,意思是君子应该遵循义理,按照礼制行事,强调了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重要性。

“廉泉让水,义路礼门”凸显了族人崇尚礼义廉耻的道德思想,与“勤俭持家,耕读传家久孝悌立身,和善处世长”“宗功伟绩昭日月,祖德贤风润子孙”之类同属对家风传承的强调,对家族精神价值的倡导,同是期望家风淳朴、和美的愿景,但在耕读的基因和底色上,给人感觉更多的文以载道的厚重和文化涵育的追求,在烟火气的基座上显现了诗与远方。

传统的思想道德、宗教信仰等文化元素与农耕文化的完美结合,成就了岁圆楼的建筑地位,为静态的建筑注入了鲜活的灵魂,更培育了何氏宗族一代代人才,开山鼻祖何守琮为宋大理寺评事文林郎,何宗器为明永乐年间都察院监察御史,明嘉靖年间的进士何颐官至广东潮州府推官,累世从岁圆楼走出去的大小政府官员多达六十几人,宗族昌盛,文脉绵延。

岁月流转,再恢宏精美的建筑难抵光阴的侵蚀,历史不驻,深入血脉的精神文化才能经沧海历桑田,经由传承之路,通往久恒之门。

杨云萍,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来源:红网

作者:杨云萍

编辑:施文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