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脊行(组诗)
◎古柏朝圣记
2024年9月9日,甘肃天水南郭寺
那株春秋古柏年轮里浮现两千场霜雪
我站在树影倾斜的支点
听时光在风中轮回生长
以为到达生命和世界的至高处
2025年5月27日,山西晋祠周柏垂下苍翠
三千年沧桑在枝桠间俯瞰人间
教我用裂痕丈量天地
领悟生命和世界的高低、长短、大小及因果
那些凹凸的掌纹里
蛰伏着时代兴衰与更迭的雷声
今天,2025年10月26日
我专程拜谒陕西延安轩辕庙
五千载岁月拨动星辰
黄帝手植柏将根系扎进史册源头
每一片新叶都续写着经文
站在树冠投下的光阴里
我初识林涛声中持续奔涌的血脉
天下之大,各行其道
日月有穷,天地可极
从一粒种子萌生,到一片森林成形
哪一棵树,不是时间在静默中吐纳、扎根
哪一座林,不是天地气脉的因缘际会
◎宝塔山的眺望
太阳升起与落日轨迹,自有定力
不舍昼夜,自行其道
韶山冲的草鞋吮吸千年晨露
文家市的小石头在马蹄下闪烁惊雷
井冈山的竹节燃起漫天霞光
延河水把寒霜练成剑影
当宝塔山接住如日中天的火焰
为何巡天的金车不再回辕
峁塬间漂浮未说完的箴言
那些被风沙吹干的泪水
在窑洞里发酿
怀揣半卷磨破的地图,一路追寻
在信天游缠绵的尾音里
我撞见黄土高原深埋的陈年浓酽
山丹丹的低吟刺破夜幕
魂牵梦绕的宝塔山眺望着那位湖南汉子
吐纳间,舆图的扩张位移和对故地的牵挂
以及后世棋局在时光流逝中化虚为实
直到黄土高坡长出新一代绿洲
每道沟壑都睁开明澈的眼睛
绿意奔涌的川塬之间
宝塔山带着黄土封缄的几代人的诺言
将每一道根系都变成通向明天的毛细血管
我们循着地脉的触须
俯身紧贴黄土斑驳的体肤
听到地层深处种子破壳与钢铁和鸣的心跳
◎南泥湾的泥土
捧一把南泥湾的泥土
指缝间漏下红色时光与人间烟火
沉睡的草木上站着秦汉的犁沟、隋唐的夜雨
每粒稷粟都刻着社稷
不起眼的种子,比兵书更懂人心
半夜醒来,与沉睡在黄土高坡下的灵魂对话
硝烟与稻浪,在同一个黎明翻滚
月光浸透谷垛,田畴堆满秋霜
黄土从掌心裂开,渗出古老的乳汁
我们俯身大地的姿势
在稻穗上找到支点
那些深埋的根须,从我们的血液里
长成新的山脉
◎龙脊行
一丛一丛的黄叶,连成山
罩住整个秋天
每一片叶子,都站在秦岭的风中微笑
久藏的心事,一层一层弹开
神秘如露珠,在睫毛上跳动
随之而来的是飞鸟、闪电、大河
以及俯瞰天下的神一样的目光
岁月如柳絮,一点一点飘散
黄昏看夕阳,晨起听秦腔
在杨家岭静坐、冥想、站桩
宝塔山下练太极
拾几片枣园的银杏叶夹在经曲里
与陕北汉子聊一聊柴米油盐
只见公仆不见官
很多事需要一代又一代的接力
当雁阵掠过旷世苍凉
栈道蜿蜒成龙的脊背
在龙脉上行走,或修行
理解这个时代
每一个脚印都会长出根须
游学者飘荡的魂灵
融入波澜起伏的地平线
◎大雁塔上与下
登塔,看见十三朝的大雁吗
看见飞驰而来的荔枝和蹒跚而坚毅的玄奘吗
看见庞大的地下军团和水银江河吗
看见丝绸之路和一念即逝的盛世吗
塔下,我多次到长安
看见一堆砖石,超然于时光
看见密密麻麻的眼睛望着塔
四面八方都是风声
看见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时光里
一个时代在塔上攀爬
一个时代在塔下做梦
看见日出的金箔与落日的彩虹
世界绕着塔身旋转
建造、颓废、轮回
困住塔的是自己
凌晨起来,头上落满星星
老之将至,天地之下还能做什么
对着风低吟、呐喊、练太极
或者在一缕烟火前跪拜
不上升,就下去
人们来来往往,见证着这一切
◎大唐一梦
穿越千年时光,来到大唐盛世
与李白在鎏金碗里共舀月亮
荔枝醉漫过宫墙,在水晶珠上泛起涟漪
看玉环的水袖卷起马嵬坡的刀光剑影
琵琶弦上迸溅出漫天虹霓
允许魂魄在琼浆里重塑形态
饮遍人间至味,揽尽红尘绝色
在禁忌的边缘踏浪
倦了,躺平在酒池肉林里
任啸歌凿开朱门,笑浪震松王冠
浑然不知惊雷劈入脊椎
轰隆一声,从霞光里坠落
化作一粒流着清泪的水珠
烟云袅袅,半醉半醒
浮沉时代炸裂微缩的山河
◎华清池的余烬
飞檐抖落星火
山河在琉璃的眼瞳里凝滞
时代烫出漫天缺口
剑影割裂九重宫阙
铜钱方孔迸溅出子弹的寒光
圣贤典籍在焦土里翻卷
青史踉跄踩响满地碎玉
宫灯集体暗哑
当时光在墨玉上打滑
惊涛起自裂缝弥漫四野八荒
骊山用两千年的晨雾穿针引线
终究难以缝补
那件被火舌舔破了的龙袍
余温尚存的火种
仍在煅烧即将破晓的钟声
◎梦游手记
在长安,我租下全城灯光
醉卧人间烟火
看着自己的影子登上永宁门城楼
八方来朝,天下臣服
数着胸膛里未熄灭的宫灯
大秦的地下军团依然枕戈待旦
教我辨认所有岔路
走进最繁华的不夜城
与有钱的粟特商人对饮
望着街头从不褪色的霓虹羽衣
我走进苍凉而辽阔的内心
一念起,繁华与灰烬
一念起,生或亡
◎终南以南
一个人的江湖
无山即有山,松影在脊背上长出新的山脉
有风即无风,寂静磨亮内心每一根松针
无论晴雨,山峰忘却负重悬浮于人世间外
翠色穿过时光的缝隙
忽见黄河竖抱琴身,在断崖处拨弦
长城顺指节游向脊骨深处
一粒微光,穿行于迷雾
漫游者用指纹测量岩土的张力
所有道路都隐逸在简单的自然深处
终南以南向更深的蓝缓缓推移

许百经,用诗和自己与世界对话。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南方周末》《湖南日报》《湘江文艺》《鸭绿江》《浙江诗人》《天津诗人》等报刊和大型网络平台,入选多种诗歌选本。有作品集《一个浏阳人的梦》等。偶有获奖。

来源:红网
作者:许百经
编辑:施文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