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栏|王宏:黄庭坚:笔下烟云任平生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王宏 编辑:袁思蕾 2017-05-16 16:04:19
时刻新闻
—分享—

黄庭坚《寄贺兰铣》

王宏临 《诸上座帖》

  宋朝只有一个人善写大草,那就是黄庭坚。

  黄庭坚和他的老师苏轼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才华横溢,人品如玉,正直清明,旷达乐观,在喜欢矫情的文人队伍中也是难得的真性情,还有一点几乎是一模一样,在官场上,他和苏轼一样倒霉。很少有站对了队的时候,所以一生也是从这里贬谪到那里,最后贫病交加地客死异乡。这是北宋的两大文豪,两个最天真可爱的传奇般的天才,老百姓眼里最好的官吏,都只落得生前身后名。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宋朝没有文字狱,对文人的政策相当宽松,这二位若是置于清朝或者文革,恐怕成名的机会都没有就化作清风去了。更何况他们似乎也不以放逐为苦,因为他们的乐趣实在太多了,诗词、书画、丝竹、养生……没有什么苦难可以困住热爱生活、精神丰富的人,而且还是那么豁达乐观的人。

  黄庭坚留下来的草书只有狂草,这让我很是惊喜,在精致内省的宋朝,文人习气过重,连苏轼都强调书法的书卷气和士气,满目优雅平和的书卷中,看见黄庭坚大开大合的草书,我的心头狂跳,一股不平之气在字里行间激荡冲击,线条桀骜不驯,简直带有杀气,这是典型的黄庭坚,倔强、沧桑,如果只论书法,黄庭坚绝对是大宋最有男人味的男人。他自己也好不客气地夸奖自己的草书:“如此草书,他日上天玉楼中,乃可再得耳!书尾小字,唯余与永州醉僧能之,若亚栖辈见,当羞死。”这可不是自吹自擂,苏东坡47岁时写的绝品《寒食帖》名震天下,18年后,黄谷山以大字行草为他的诗歌题跋,称为《东坡黄州寒食诗跋》,精彩绝伦,他苍古磅礴的题跋和东坡苍茫而不失秀润的诗作在一起,真是珠联璧合。至此,黄谷山已自知得草书三昧,已经大彻大悟了,他说现在的文人很少得到古代书法的真谛,以为用笔左缠右绕就叫做草书,不知道与篆隶的法则是一样的,数百年来,还只有张长史、永州狂僧怀素还有我自己三个人悟出这个道理。这不是目中无人、骄傲自大的说法,这是他带着天赋经历了几十年的苦练才有的自信。

  黄庭坚最酣畅淋漓的大草作品是《范滂传》现在已经不见真迹,但是传说,传说已经足够让人热血沸腾,刻本也可以让人情不自已,这个来历是黄庭坚的形象更是高大。那时他在宜州,广西的一座小城,他生命最后的时光就是在这座小城度过。在这里他收了一个弟子叫范寥,这个人也是个奇才,富家子弟,豪放不羁,喜欢行侠仗义,一月之内将其父给予的财产花光,投奔到一个知州府上,以其精妙的书法和高妙的文理得到信任,知州死后他却卷其珍贵瓷器失踪了,后来黄庭坚死后,他便卖了这些珍贵之物为黄办后事。就这么一个有侠气又诡谲的人却对黄庭坚心悦诚服。那年夏天,一个雨后的黄昏,范寥拿着一叠宣纸和《范滂传》来到老师的书房,请他书写这篇文章,以宣泄“党锢之祸”的苦闷,黄庭坚取笔便书,全然忘记了暑热,虽大汗淋漓亦觉痛快,当写到范母送子时,黄庭坚哽咽难书,紧紧握住笔,激动地对范寥说:“信中(范寥字),党锢之祸,以至于斯,天下忠义为之扼腕叹息,其忠烈之举,大义凛然,千载之下,犹觉生气逼人!”说罢,用力一折,笔端断之。范寥知道此时开口就是多余,默默地递过笔,让老师把这段悲愤一并写入了《范滂传》。这是后汉书中的一篇人物传记,范滂的殉道精神就是为他的人生信念做好的注释。人书俱老!丝毫没有逆境中的疲倦,苍劲昂扬,这是心手两畅的境界。

  他的大草流传的作品不少,还有《诸上座帖》、《李白忆旧诗卷》这样的珍宝,这样的草书在唐人面前是一点都不怯场的。他的草书和苏东坡的词一起构成了宋朝优雅中的豪放与浪漫。他一生都以苏轼为师,喜爱他,敬重他,但是他的诗文、书法都竭力保持自己的个性和风格,苏轼是才子型的,许多时候天才的锋芒毕露,幽默乐观,还有些散漫顽皮。黄庭坚则是苦学型的,他直来直去,踏实刻苦,其实黄庭坚更像个长者。他们两个在不对的时间遇到了对的人,苏轼生性豁达,心胸开阔,对于弟子向来宽容,鼓励弟子要畅所欲言,对于苏门四学士中的佼佼者黄庭坚更是喜爱重视,一直与他亦师亦友。师徒俩在争执与互补中为北宋的文坛一直闪耀着最澄亮的光辉。

  终其一生,似乎总在贬谪途中的黄庭坚虽然站错了队,但是跟对了师父,这也是人生一大幸事。他博大雄浑的诗词,独具魅力的书法,直率与深情都给了我们一笔精神财富。乱石穿空,惊涛拍岸,黄庭坚在宜州城头,铺天盖地的凄凉和思念卷来,40年前,东坡一门三苏都以文章名震天下,满腹经纶,壮志凌云,大家都以为他们的辉煌前程唾手可得,谁知命运如此捉弄于人,想当年“苏门四学士”个个青年才俊,和东坡一起流觞曲水,兰亭之乐犹在眼前。如今都天各一方,山长水远,东坡、子由、文潜、少游都在风雨中,凋零在海角天涯,好不悲伤。山谷抄写李白的忆旧诗,到“星离雨散不终朝,分飞楚关山水遥”一句,黄庭坚不由大哭,激扬的笔画、忽左忽右跌宕起伏,是他无尽的思念,黄庭坚用这些游离于实用范围之外的线条诉说着自己的真心,只有至情至性的人才会真正达到意在笔先,抒发了自己的深情,给后人留下了至善至美的情意,当时的风韵在宣纸上洒下隽永。(本文节选自《长空风月——草书之美漫谈》)

  作者介绍:

  王宏,湖南衡阳人。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协会员、湖南省书协副主席、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兼职教授。

  作品多次入展国展,著有《北京大学文化书法王宏卷》《长空风月--草书之美漫谈》《草书经典欣赏与临写系列》《三米格草书习字帖》系列等。

  《长空风月——草书之美漫谈》订购渠道: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王宏

编辑:袁思蕾

本文为文化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h.rednet.cn/c/2017/05/16/4295406.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文化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