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云溪区云溪镇龙台村四屋组组长卢向军是一名基层文化人,同时还是带领全组村民共同致富的创业带头人。
四屋文化礼堂。
文化礼堂内的民俗文物展厅。
编者按:7月下旬,湖南省文化厅、省委网信办、新华网、湖南日报报业集团、红网初选的“最美基层文化人”50名候选人已经出炉,目前进入网民投票阶段,为更好地呈现每位候选人的精彩人生,让社会各界认识和了解他们的奋斗历程,省内多家媒体近期对50位湖南“最美基层文化人”候选人进行了实地采访。自7月28日起,按照采访时间,红网每天推出2位候选人进行宣传和报道。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郑涛 岳阳云溪报道
发动村民自筹480多万元经费,建设岳阳市首个组级文化礼堂,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岳阳市云溪区云溪镇龙台村四屋组组长卢向军是一名基层文化人,同时还是带领全组村民共同致富的创业带头人。
上个世纪80年代初,面对家庭的贫困,卢向军积极寻求出路,先到岳阳市云溪区云溪镇南街塑料厂做临时工,他勤奋钻研,很快就掌握了技术并担任厂长。有了一定工作经验后,在90年代初,他自己创办了塑料吹膜厂。同时,卢向军利用四屋组紧临巴陵石化大厂的地理优势,开始跑起了运输业务,随着与厂里联系日益频繁,双方建立了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合作关系。致富不忘乡亲,卢向军在四屋组建起了一家运输公司,组里大部分村民都在运输公司工作,卢向军成为了四屋组致富的带头人。
巴陵石化刚落户云溪的时候,四屋组部分村民想揩厂里的油,厂地纠纷不断发生。为融洽厂地关系,卢向军带头立下教子家规“勤快勤快有饭有菜,懒惰懒惰又饥又饿。日日种田不穷,夜夜做贼不富”,正是凭着家规树立的良好口碑,四屋组得到了巴陵石化的支持,在巴陵石化的帮助下,四屋组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村民们富了,建了楼房、买了小车,但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并没有得到丰富,找不到精神寄托,业余时间只能以打牌为消遣。”卢向军介绍说。于是,他号召村民自费筹建一个“文化礼堂”,村民可以在这里开展开会、唱歌、跳舞、放电影、打球等活动。
2014年4月,四屋组30余户村民共筹资480万元,筹备已久的文化礼堂建设终于破土动工。2015年2月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成为岳阳市首个组级文化礼堂。四屋文化礼堂总面积3040平方米,内设阅览室、群众活动室、民俗文物展厅、书画室、文化大礼堂、道德微讲堂、家规家训展厅,并建有室外健身场所、篮球场等。
四屋文化礼堂成为了群众文化生活的乐土,每个月组织两场以上的活动,有健康讲座、科技讲座、文艺演出和电影放映,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四屋文化礼堂成为了群众精神生活的家园,四屋组以遵道、尚义、守法、礼亲作为组训,在这八字组训的教育下,涌现了很多好人好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家规家训”,激励全体居民众心向善,建立自己的精神家园。
四屋文化礼堂建成后,云溪区出现了村民筹建文化礼堂的热潮,到目前为止,已经建成的文化礼堂有4家,正在筹建的有5家,群众在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基础后,逐步走向文化自觉,寻求精神文明建设的更高层次。
作为文化礼堂建设的发起人,卢向军在云溪区成为了文化名人。四屋文化礼堂是岳阳市首个组级文化礼堂,群众用自己的力量和智慧走出了一条文化众筹的新思路,先后得到了国家文化部和湖南省文化厅高度重视。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郑涛
编辑:盛学运
本文为文化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