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老司城迎接首个文化与自然遗产日 传统戏剧争相斗艳

来源:红网 作者:杨烊 孟春绒 向飞卿 彭善友 编辑:夏君香 2017-06-12 10:20:09
时刻新闻
—分享—

在湖南省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地老司城,一场传统戏剧大赛热闹上演。

盛装的民间艺人。

  红网永顺6月10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杨烊 通讯员 孟春绒 向飞卿 彭善友)上至80来岁的老者,下至8岁的孩童,个个精心妆扮着,一场别开生面的传统戏剧大宴,拉开帷幕。今日正值首个文化与自然遗产日,在湖南省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地老司城,一场传统戏剧大赛热闹上演。

  上午8时,来自永顺各乡镇的20支传统戏剧队伍便齐聚老司城周家湾摆手堂前,演员中有80多岁的老者,也有20多岁的青年,还有8岁多的小孩,个个精心乔装打扮,神采飞扬。还没等比赛正式开始,麻岔村阳戏剧团朱光久已在台下练起了嗓子。

  传统戏剧是一种歌、舞、剧综合的表演艺术,以演员扮演剧中人物,以对话和动作来表现故事情节,讲究“唱、念、做、打”。台上的传统戏剧“争相斗艳”,将传统戏剧的魅力展现的淋漓尽致,台下的欢呼声和掌声一阵高过一阵。

  石堤镇老年民族会馆表演的折子戏“买母行孝”讲述的是冉大绿中状元后,嫌弃母亲,买母行孝,违背天伦,做下不孝之事,受到世人的谴责。演员们真情投入,举手投足演绎喜怒哀乐,将戏剧里的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

  禁果庄灯戏团表演的灯戏《彩楼配》、砂坝镇剧团表演的傩戏《三赶》、老年大学汉戏传习所表演的汉戏《三女抢牌》、永顺县总工会阳戏团表演的阳戏《西湖泪》、芙蓉镇高腔剧团表演的高腔《棋盘山》等陆续登台献艺。

  “在这里欣赏了这么多种类的传统戏剧,感觉就像穿越了现实,进入到土家族的历史里,享受了传统戏剧的独特韵味,特别有意义!”来自长沙的游客向女士兴奋的说。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永顺县通过这一独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戏剧迎接文化与自然遗产日,旨在提高社会各界及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保护文化遗产的自觉性,促进永顺县民族文化事业健康、协调发展。

  永顺县历史文化悠久,底蕴深厚,神秘奇特,素有“摆手舞之乡”“毛古斯舞之乡”的美誉,县内有汉戏、灯戏、傩戏、阳戏和高腔五大剧种厚植于溪州大地沃土中,深受广大群众喜爱,23支建制完整的民间剧团如今仍然活跃在广大城乡。至2016年,永顺县有10个国家级、15个省级、100余个州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3个国家级艺术之乡、4个国家级传承人,曾被评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强县”和“全国文化遗产知识保护试点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毛古斯舞)”。

  >>>延伸阅读: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200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即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2016年9月,国务院批复住房城乡建设部,同意自2017年起,将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的“文化遗产日”,调整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来源:红网

作者:杨烊 孟春绒 向飞卿 彭善友

编辑:夏君香

本文为文化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h.rednet.cn/c/2017/06/12/4321154.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文化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