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从《小戏骨》成为“网红”说开去

来源:省委宣传部 作者:吴良琴 编辑:周蒙 2017-06-14 10:03:11
时刻新闻
—分享—

  湖南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17年春节期间,由一群“00后”小朋友们主演的《小戏骨·花木兰》在腾讯视频上线,迅速火遍朋友圈,爆红网络。这是《小戏骨》栏目继推出《白蛇传》《白毛女》《补锅》等剧目后的又一力作。和以往经典影视剧被翻拍遭观众吐槽不同,“小戏骨”系列小孩们“演经典、学经典”的模式得到广泛赞誉,被专家称赞为“传承经典的典范”。

  “小戏骨”系列的走红其实并不意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倡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国各地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有了新的提高。近年来,我省坚持文化强省战略,着力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先后出台《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全省各地掀起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热潮。

  繁荣文艺创作

  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

  “小戏骨”系列之所以能火起来,关键是将传统历史文化经典通过“萌娃演戏”的方式进行了创新传承。实践证明,只有善于从中华文化资源宝库中提炼题材、获取灵感、汲取养分,运用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进行当代表达,才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

  为此,我省充分利用湖湘文化资源,推动优秀文化作品和节目不断涌现。在整理研究出版方面,推出了《湖湘文库》《走向世界丛书(续编)》《中国古代历史图谱》等一批精品图书。在文学艺术方面,创作生产了一批优秀传统文化题材文艺作品,如小说《大清相国》《黄埔四期》、戏剧《桃花源记》《齐白石》、电影《湘江北去》《毛泽东与齐白石》、电视剧《毛泽东》《彭德怀元帅》等。在文艺节目制作方面,推出了《公共大戏台》《汉语桥》等一批传播传统文化的电视栏目。这些优秀文艺作品和栏目,如春风化雨,深深地滋养了三湘儿女。下一步,我省还将继续加大组织扶持力度,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湖湘大地上遍地开花。

  创新宣传教育

  让优秀传统文化“热”起来

  “小戏骨”系列之所以能够得到艺术前辈们的点赞,在于它既让小演员们通过表演经典受到道德教育,也让观众通过节目接触到更多的传统文化,感悟真善美。

  为了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热”起来,我省一方面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娃娃抓起”。深入开展戏曲进校园、非遗进校园等活动,将艺术精品进校园作为培育戏曲新观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手段来推进。比如,省木偶皮影艺术保护传承中心与地方素质教育基地签订合约,把“湖南皮影戏”送进小学、幼儿园,每年展示演出200多场,服务学生近5万人次。又如,长沙市组织开展青少年戏骨选拔大赛,在全省范围内网罗钟爱戏曲艺术和表演的青少年“小戏骨”同台竞技,吸引民众广泛关注。

  另一方面加大宣传普及力度,让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你我做起”。融合报纸、电台、网络等多媒体资源,综合运用举办讲座、开展活动等多种方式,大力彰显中华文化魅力。如举办“欢乐潇湘”群众文艺汇演、“雅韵三湘”高雅艺术普及计划等品牌活动,重点支持传统地方戏曲剧节目创作演出。又如,开展“送戏进万村”等演艺惠民活动,每年送戏曲到农村1万场以上。

  融入生产生活

  让优秀传统文化“用”起来

  我省坚持依托湖湘文化资源,积极推进传统文化创意转化和科技提升,致力于形成一批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文化项目、园区和品牌,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能够“用”起来。

  举措一:开发文化旅游演艺项目。比如,我省目前已开发的《张家界·魅力湘西》《边城》《烟雨张家界》等多个旅游地演艺项目市场反响不错,其规模效应、集聚效应和产业集中度已然形成。《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公演近3年来,已接待游客达140万人次,成为湖南红色旅游的新名片。

  举措二:建设特色产业基地园区。坚持加大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园区的政策扶持,推动形成一批特色文化区域。如长沙市望城区打造了新康戏乡、靖港古镇等一批特色文化乡镇,建成了欧阳询文化园、铜官窑遗址公园等一批特色文化项目。

  举措三:打造传统文化节会品牌。比如,通过举办吉首鼓文化节、通道大戊梁歌会、江华瑶族盘王节、城步六月六山歌节等传统节庆活动,培育和打造了一批具有国内外知名度的文化旅游节会品牌。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源头活水。只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将焕发新的魅力和勃勃生机。

来源:省委宣传部

作者:吴良琴

编辑:周蒙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文化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