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记者 周和平
“浏阳河水水粼粼,千秋水府结同心;精英长照三生石,月照秋江菊石魂。”这是花鼓戏《菊石魂》中的唱词,讲述的是浏阳永和镇蝴蝶山下一对种花为生的有情人,被恶势力逼迫跳浏阳河自尽,最终化为河底美丽菊花石的爱情故事。
《菊石魂》的凄美爱情故事,只是市档案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浏阳菊花石雕档案中的“一页”。本期“档案里的长沙”,在市档案馆工作人员的开启下,穿越270多年的时空隧道,感受菊花石雕岁月长河里精彩的故事。
档案史志 270多年前农民砌河堤发现菊花石
昨日,在市档案馆,作为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档案,浏阳菊花石雕档案格外醒目。该档案图文并茂,内容详尽,浏阳菊花石的前世今生尽在其中。
据记载,菊花石最早发现于浏阳市永和镇境内的浏阳河支流大溪河石丛之中。其“花”孕育于两亿多年前,因地质运动而自然形成于岩石中。其色彩由黑、灰、白组成,在黑色为主体的基础上散落着白色晶莹的花朵,形态酷似菊花,故又名石菊花,再经过艺人的精雕细琢,将石块镂空,雕上茎叶,便成了永不凋谢的菊花。
素有“菊花石之乡”美誉的浏阳,其菊花石的发现则是270多年前的事。据《浏阳县志》记载,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前后,永和镇农民欧阳锡藩砌芙蓉河堤于河底采石时,偶然发现石头中有白花纹,形如菊花。好奇中,他将石带回家中琢成一方砚台,磨出的墨汁非常细腻,书写流畅,并且墨汁较其他石砚可久保不干,一时传为奇物,这便是菊花石雕琢的开始。
欧阳锡藩亲友众多,看到菊花石砚池高雅别致,纷纷向其索取。于是,欧阳锡藩继续雕刻一些砚池用于赠送友人,而且工艺越来越精细。后来,求赠者越来越多,欧阳锡藩应接不暇,便邀同乡木雕艺人程维达共同创作菊花石砚池。随后菊花石砚池走向市场,同时开始创作笔盂、笔架、笔筒、花屏、镜屏等。到清光绪年间,菊花石雕从业艺人增多,其品种也花样百出,不乏茶壶、茶杯、花碗、酒杯、假花山等,其中菊花石砚更是成为清廷贡品。
档案钩沉 103年前万国博览会上摘誉“全球一”
清末民初,浏阳菊花石雕进入“黄金期”。据记载,其时,戴清升、戴杭炎等一代菊花石艺师,潜心以菊花石雕为业,尤其是戴清升成当时菊花石雕行业技艺首屈一指的菊艺名师。
1915年前后,戴清升与秀才李佩秋、画师刘贤生等合手,根据天然菊花石料的形状、花形及分布进行构思,创作了《梅菊瓶》《梅兰竹菊横屏 》等一系列菊花石雕作品,梅兰竹菊富有层次的变化,运用横屏构成整体,其艺术水准首屈一指,作品很快被选送至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在该博览会上,《梅菊瓶》《梅兰竹菊横屏》征服世界目光,获得“稀世珍品金奖”,被誉为“全球一”工艺品,从此享誉全世界。此后多年,戴清升在浏阳自营引以为豪的“全球一”菊花石雕作坊。1928年,戴清升与戴洪源等合伙来到长沙,在药王街开设了“全球一菊花石”商号,自产自销菊花石雕作品。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上掀起的奇石热、观赏石热,一度几乎停顿的菊花石雕创作迎来全新的春天:菊花石新产地不断被发现,生产厂家由浏阳扩展到全国各地。在时代东风的吹拂下,浏阳菊花石雕得到长足发展,工艺日益精湛,科技含量不断提高,1999年,澳门回归,浏阳菊花石雕作品《龙球》由湖南省人民政府赠送给了澳门特区政府。如今,在一代又一代的菊花石雕艺人的接力下,浏阳的石菊花不断绽放,让非遗的文明熠熠生辉。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周和平
编辑:周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