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共建“博物馆之城” 长沙博物馆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

来源:红网 作者:袁思蕾 韩珺 编辑:施文 2019-06-05 15:52:47
时刻新闻
—分享—

DSC_0171_副本.jpg

长沙博物馆“2016-2019文物捐赠仪式”现场展示的部分捐赠文物。

DSC_0184_副本.jpg

捐赠者接受捐赠证书。

DSC_0190_副本.jpg

长沙博物馆与湖南大学签署学术合作协议。

红网时刻6月5日讯(记者 袁思蕾 通讯员 韩珺)在第14个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今天,长沙博物馆举办“2016-2019文物捐赠仪式”,并与中山大学、湖南大学签署学术合作协议,向社会发出号召,欢迎社会各界参与博物馆事务、参与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共同促进文化遗产融入当代社会、融入生产生活,为长沙建设“博物馆之城”贡献力量。

捐赠者侃侃而谈 让文物入馆发挥社会价值

捐赠现场,由中国台湾省的文化学者洪侃,捐赠的36件民国长沙市地契、田契等契约文书,在离开故土70多年后,终于落叶归根;来自苏州昆山的竹艺家倪小舟,他捐赠的70多件木雕人物像,时间跨度从清康熙年间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填补了长沙博物馆湖湘木雕收藏的空白;博物馆志愿者易复刚捐赠的130多套实物,是新中国70多年社会发展的缩影;湖南民间收藏家欧阳富捐赠的6件唐宋瓷器,补充了长沙博物馆湖南地方民窑的馆藏数量;长沙市民薛氏兄弟,是新中国成立的见证者,也是新中国建设的参与者,他们的想法很朴实,就是将新长沙之初的历史见证物交给国家保存。

“文献资料的市场价值有限,但其文化价值是无限的。”今年初,陪同他人前来长沙博物馆进行学术交流的洪侃在馆内参观时,见到了让他觉得“似曾相识”的一个单柄绿釉壶。两岸一脉相承的文化渊源,让他产生了将自己收藏的36件民国长沙市地契、田契等契约文书捐赠出来的想法。

在洪侃看来,包括文献资料在内的一些文物的市场价值是有限的,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却可以透过这些物质文化累积起来,所以它们的文化价值是无限的,而通过博物馆进行展示研究可以让这种文化价值发挥最大效应。

“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没什么值得夸耀的。”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退休教师易复刚担任过省、市博物馆义务讲解员,16年来为观众义务讲解上千批次。在50年教学生涯中,他发现运用照片、实物等历史资料进行教学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在担任博物馆义务讲解员过程中,这样的感觉更加强烈。这让易复刚萌发了将自己保存下来带有历史印记的照片、地图、徽章等物品捐赠给博物馆的想法,他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更多人见证历史,铭记祖祖辈辈走过的路。

“这些东西如果只放在自己的箱子里,并没有发挥他的社会教育价值。博物馆中专业的处理和保存能力让人放心,文物只有放到博物馆中来,才能使它们的社会教育意义最大化。”易复刚说。

长博与高校合作 提炼文物之中文化密码

捐赠仪式结束后,长沙博物馆分别与湖南大学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中心、中山大学华南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与教学中心签署学术合作协议,三方将在长江中游流域青铜文明方面、人才培养与交流方面、文化遗产数字化等方面展开合作,搭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交流、合作的平台,深入地提炼文物身上的文化密码,将成果运用在展览、教育、旅游、文创等方方面面,实现文化惠民、益民。

长沙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长沙市博物馆是长沙市最大的历史艺术类博物馆,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展示宣传、教育服务等功能于一体。收藏各类文物 5 万件。此次与两所高校签署合作协议,目的是探索博物馆与高校的深度合作,也是发掘文物价值、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措施。

湖南大学与长沙博物馆过去在陈列展览、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方面有着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今后将在此基础上通过在专业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共同承担项目、合力培育精品展览、研发文创产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共同努力,进一步推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建设。

另外,中山大学与长沙博物馆未来将合作开展对长江中游流域青铜文明为背景的老虎崇拜、虎国历史文化以及相关主题的基础性研究,并在学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出版学术著作、举办展览和国际学术会议,扩大湖南地区青铜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和认知度,同时致力于培养相关领域的人才。

来源:红网

作者:袁思蕾 韩珺

编辑:施文

本文为文化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h.rednet.cn/content/2019/06/05/557510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文化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