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琴键丝路”万捷旎钢琴独奏音乐会将在湖南音乐厅奏响。
红网时刻8月7日讯(记者 夏君香)当西方音乐家以中国音乐语言为主要素材进行创作,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当这些带有浓厚东方韵味的西方音乐作品再次由中国音乐家来演绎,又会带给观众怎样的文化体验?
8月24日,“琴键丝路”万捷旎钢琴独奏音乐会将在湖南音乐厅奏响,为你讲述中外作曲家笔下的中国。
万捷旎从小在德国长大,自幼学习钢琴,5岁起即在各类钢琴比赛中屡屡获奖。先后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师从著名钢琴教育家李民铎教授、邵丹教授;15岁时,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慕尼黑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先后师从吉蒂·皮尔纳教授、安蒂·西拉拉教授,于2017年获得硕士学位;师从沃尔夫冈·瓦根豪塞教授,于2019年获演奏家文凭;随后于耶鲁大学音乐学院继续深造,并师从耶鲁大学音乐学院院长、钢琴家罗伯特·布洛克教授。
从2013年开始,万捷旎作为钢琴独奏家多次与柏林音乐厅管弦乐团、皇家苏格兰国家管弦乐团等国内外一流乐团合作,演出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包括奥地利维也纳音乐厅、萨尔茨堡音乐厅、德国柏林音乐厅等。
本次“琴键丝路”音乐会除了上演200多年间西方音乐家运用“中国风格”进行创作的钢琴作品,如齐尔品的《五首音乐会练习曲》、蔡辛斯的《三首中国小品》等,中国作曲家运用西方作曲技法创作的钢琴作品,如谭盾的《八幅水彩画的回忆》等也将奏响。
这将是一场高水平的音乐盛宴,更将是一场中西文化的深情碰撞。你心动了吗?
附:演出曲目
弗朗索瓦·库普兰
Francois Couperin
《中国人》,选自《古钢琴曲集》(1730)
“Les Chinois”
安东·阿连斯基
Anton Arensky
《练习曲,作品25号之三》,选自《四首小品》(1890)
“Quatre Morceaux”, Op. 25 No. 3 “Etude”
亚历山大·齐尔品
Alexander Tcherepnin
《五首音乐会练习曲》(1934)
“5 Concert Etudes”, Op. 52 “Chinese”
1. 皮影戏 Shadow Play
2. 琉特琴 The lute
3. 中国的奉献 Homage to China
4. 木偶戏 Punch and Judy
5. 颂歌 Chant
阿布拉姆·蔡辛斯
Abram Chasins
《三首中国小品》(1925)
“3 Chinese Pieces”, Op. 5
1. 上海悲剧
A Shanghai Tragedy
2. 中式花园迷情
Flirtation in a Chinese Garden
3. 香港高峰时刻
Rush Hour in Hong Kong
谭盾
Tan Dun
《八幅水彩画的回忆》(1978-1979)
“Eight Memories in Watercolor”, Op. 1
1. 秋月 Missing Moon
2. 逗 Staccato Beans
3. 山歌 Herdboy’s Song
4. 听妈妈讲故事Blue Nun
5. 荒野 Red Wilderness
6. 古葬 Ancient Burial
7. 云 Floating Clouds
8. 欢 Sunrain
来源:红网
作者:夏君香
编辑:施文
本文为文化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