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走在通往春天的路上 衡阳市南岳区推出原创抗“疫”歌曲

来源:红网 作者:胡邦建 编辑:施文 2020-02-21 14:59:06
时刻新闻
—分享—

微信图片_20200221102350.jpg

《通往春天的路上》曲谱。

红网时刻2月21日(记者 胡邦建)“在通往春天的路上,中国大地默默悲伤”“高举火把,烧穿黑夜,志不可挡”......近日,一首由衡阳市南岳区文艺工作者创作的原创歌曲《通往春天的路上》暖心上线,为全民战“疫”传递着来自春天的明媚与蓬勃。

2020年初,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寒流”中,涌现出了无数文艺工作者创作的“暖流”,为这个严冬带来了信心与力量。在衡阳市南岳区,这里的文艺工作者也不例外。

“每当有关于疫情的报道,我都会忍不住多看两眼,特别是看到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火速开建,甚感欣慰。”谈及创作背景,《通往春天的路上》词作者、湖南省音协会员徐仲衡表示,火神山医院的命名让他想到了火神祝融,想到了南岳衡山的最高峰——祝融峰,这正好关联了衡山的人文历史和火文化。

“在我看来,祝融之火既指传统意义的火神,也有代表国家意志和力量的寓意。”徐仲衡坦言,恰逢冬尽春来,时节交替之际,为此,他从“春回大地”和“祝融火神”两个意象入手,用了两天时间进行歌词创作。

在完成歌词创作后,徐仲衡第一时间联系了《通往春天的路上》的曲作者李剑,并邀请了热门网剧《鹤唳华亭》主题曲编曲者李建衡为歌曲编曲。“现在许多文艺工作者都在创作文艺作品,医护人员的工作画面和感人故事,这些题材用得太广泛、太多。”在歌曲创作中,如何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表现,避免内容风格同质化,是徐仲衡思考的重点问题。为此,他在歌曲中跳过了普通故事,加入了更多的诗意化元素,让作品画面感、文学性兼具。

徐仲衡介绍,《通往春天的路上》采用流行乐器与管弦乐相结合,使音乐呈现较好的传唱性和较高的艺术性。在内容上,前面以深沉的长线条旋律描写疫情之殇,人性之暖;中间以铿锵的旋律展开抗争的主题,最后则以一张一弛的旋律表达人们对战胜疫情、春回大地的展望。

2020年,大家都在期盼春天的到来。正如歌词中写道的,“让亲人重逢,让春风涤荡,山河无恙,洒遍春光。”徐仲衡表示,他相信,大家一定能共克时艰,融冰化雪,迎来春天。

相关附件:《通往春天的路上》歌词

词:徐仲衡

曲:李剑

在通往春天的路上,

中国大地默默悲伤。

恶魔的利爪,划出长长生死线,

天空和生命抹上了苍凉。

金戈铁马,生死出征,逆风飞翔。

高举火把,烧穿黑夜,志不可挡。

这是生死线的拔河,

这是生死情的交响。

推开春天的门,

让亲人重逢,让春风涤荡,

山河无恙,洒遍春光。

在迎接春天的路上,

漫天冰雪层层风霜。

人性的温暖,流淌绵绵生死情,

坚强和大爱把星空点亮。

祝融之火,驱雷策电,奇迹生长。

三山五岳,华夏儿女,真情守望。

这是生死线的拔河,

这是生死情的交响。

推开春天的门,

让亲人重逢,让春风涤荡,

山河无恙,洒遍春光。

来源:红网

作者:胡邦建

编辑:施文

本文为文化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h.rednet.cn/content/2020/02/21/674871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文化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