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城风雷/摄
古意潇湘(组诗)
上堡古国
1
上一次,我喊了一声武烈王,无人吱声。
这一次,我喊了一声李天保,没人答应。
天高皇帝远。皇帝确实住得太远了,离天五百年,离地五百年。
其实,我是苗王旗下那名通风报信的传令兵。九级石阶梯的花纹认识我。
其实,我是苗王骑下那匹风雨兼程的千里马。这根拴马桩的伤痕记得我。
2
千年古树太多。
竖立的,躺倒的。完整的,肢解的。粗糙的,光滑的。
都是德高望重的老人。
村口的这一棵古树为什么长出了一片奇怪的坚硬?
像灵芝,像蘑菇,像珊瑚,像贝壳。
摸一摸,有不眠的涛声。
听一听,有凝固的幽香。
3
太阳出来了。
它一点一点推开了阴沉的云,从牛坡头升了起来,从金銮殿遗址升了起来。
有那么一点一点小雨,全下在了青石板上。让燥热的眼睛泛着湿润的光,仰望我。
如果上堡古国存活到如今,会不会有一位文官摇头晃脑,与我吟诗作赋?
4
冬天,也有一些谦虚的树。将丰盈让出,自己消瘦。
那些干硬的利爪,伸向天空,把握了过路的鸟鸣。
小桥流水。悬挂的大红灯笼,欣赏着火红的倒影。
5
侗歌唱起来,猕猴桃酒喝起来。一首歌,一杯酒。
迷,醉。迷醉。
我不知道山风是姓山,还是姓风。
我不知道白云是姓白,还是姓云。
高一脚,低一脚,我走在曲折的侗寨中。我相当押韵。
6
立春了。我站立,春天必须陪我。
别怪我。我要揪住春天的头发,一把拖过来。逼问它,盛一碗深绿给我喝。
别怪我。我还要武烈王走下金銮殿,搬一个根雕坐下,陪我聊天。
我躺在皇城根下,用巨大的鼾声呼朋唤友。
7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城市里的人,被雾霾,被拥挤,被无名的浮躁折磨。
上堡古国,很短暂,却像一根弹簧,伸缩自如。
我要申请成为古树的一个年轮,圈阅深刻的沧桑。
8
为什么芦笙上要插一根绿枝?是什么样的牵引,让歌声如此嘹亮?
如果我的掌心,播种了几枚音符,我的身心会不会摇曳一生?
夕阳西下,我拿起了一个苹果。
被星星点点灯火咬缺了的夜,更加生动。
9
上堡!这不是我的上堡,但也是我的营垒。
武烈王留下了传奇与废墟,我用诗歌支持他的美梦。
五百年前的邮差,正在途中。
那声喟叹,经过五百年的发酵,正在膨胀。
一份小小的邮件,从马背上卸下,转运成集装箱。
我迎迓在上堡,不分时令与日夜。
浦市古镇
1
茶峒、里耶、王村……
湘西四大古镇,不能独缺浦市。
如同湘资沅澧,吟诵着各自的歌谣。
可以收拢蓝天白云,可以弄一点烟雨蒙蒙。
最后的浦市,果然下了小雨。
青石板需要反光,我需要反响。
2
因水而兴,因水而衰。
沅水谱写了一本百科全书,哺育了百家姓。
那些舟楫,那些生铁、木材、朱砂、桐油,
那些商贾,那些浪子,
那些文人骚客,那些诗词歌赋,
漂流而下,浩浩荡荡,却悄无声息。
3
汉在哪里?伏波将军在哪里?
民国在哪里?贺龙将军在哪里?
小小的雨点,落在清澈的深井里。
好像轻描淡写的手指,抚摸消失的面容。
一柄伞,旋转着迷离的时空。
4
万家灯火,总有一盏盏百姓的灯。
灯红酒绿,总有一张张弯曲的背。
我想打更,敲打着木梆,小心火烛。
我想品茶,看看沉浮,慢慢地将散淡的日子过完。
是谁一声吆喝?该赶路了!
5
深宅大院,大门紧锁。
飞檐在飞,风火墙继续斑驳。
如果在明清,在民国,
我是不是也有一处窨子屋?
那些穿越了赶尸传说的友人,
会不会把我灌醉,
偷走我的口误与眼神?
6
我喜欢枝干,更喜欢根须。
大街两边的小巷,隐藏着古朴。
那座陆军监狱,只能拷打流浪的风。
不用审讯,我已经背叛了年龄。
空荡荡的荷塘,准备举起一万朵荷花。
7
站在沅水岸边。
一条小船像一首小令,唱向了对岸。
泸溪与辰溪隔江相望。
如果举办隆重的花宴,
不分彼此的花香,一定会汇集。
像波浪加入波浪。
8
此时此刻,天空有两种选择。
可以吐出太阳,也可以化云为雨。
浦市是一个躺倒的巨人,
我可以在它的指甲上,休息。
9
听好了!
茶峒、里耶、王村、浦市。
以诗歌的名义,我要举办一次诗会。
你们必须准备三首诗歌。
黛绿,灰白,漆黑。
就在秋天,就在那个越退越远
以退为进的季节。
陈惠芳,1963年1月生,湖南宁乡人。现供职于湖南日报社。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新乡土诗派“三驾马车”之一。1993年参加《诗刊》第11届“青春诗会”,1996年获第12届“湖南省青年文学奖”。2018年获第28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已出版诗集《重返家园》《两栖人》《长沙诗歌地图》。
来源:《湘江文艺》
作者:陈惠芳
编辑:施文